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61章 鸭救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漕船上的鸭子还在一批批往江南运,女帝派来的农技官也跟着到了。他们带着新的稻种,挨村挨户教农户们补种晚稻——这种稻子耐涝,长得也快,赶在霜降前收,总能救回些收成。

李阿爹跟着农技官学浸种时,总忍不住往河边望。那里停着艘官船,船头立着个穿青布袍的年轻人,听说就是替女帝来督查灾情的御史。起初农户们见了官都怯,后来见他天天跟着农技官踩泥田,裤脚沾得全是泥,还蹲在田埂上数鸭子吃了多少蝗虫,倒渐渐敢跟他搭话了。

“御史大人,”有农户递过去个刚摘的嫩菱角,“您说这鸭子吃完蝗虫,往后咋办?总不能一直养着吧?”

御史接过来,擦了擦就咬,脆生生的汁水顺着嘴角流:“陛下早想到了。等蝗灾彻底灭了,肥壮的鸭子就分给百姓,或是杀了腌成腊鸭过冬,或是拿到市集上换些油盐钱。雏鸭留着,往后田里虫少了,就让它们跟着放鸭人去河荡里找食,也算给百姓添笔营生。”

这话传到李阿爹耳朵里时,他正给自家的鸭子喂食。那些刚来时还怯生生的小鸭,如今已经长肥了一圈,见他撒谷子,呼啦啦围过来,黄澄澄的一片。小孙子蹲在旁边数:“一、二、三……爷爷,咱们的鸭子能换两斤糖吗?”

李阿爹笑着拍他后脑勺:“不止呢。等卖了鸭子,给你扯块新布做棉袄,再买两穗黏玉米,煮得糯糯的给你吃。”

过了月余,江南的田里终于少见蝗虫的影子了。原本被啃得光秃秃的稻茬间,新补种的晚稻已经长到半尺高,风一吹,漾起层浅绿的浪。农户们开始忙着薅草、追肥,田埂上又响起了熟悉的号子声,比先前更亮堂——毕竟心里有了盼头。

常州府的粮仓外早没了哭喊声,如今成了晒谷场。官仓里的存粮还在按户发放,但已有农户把家里攒下的杂粮拿出来晾晒,说是等晚稻熟了,要还一部分给官仓。府尹看着晒谷场上金灿灿的玉米粒,抹了把汗跟御史叹:“还是陛下的法子周全,既解了燃眉,又安了民心。”

御史没接话,只望着远处的稻田。那里有鸭子在河湾里游,有农户在田里忙,连空气里都飘着稻禾的清香,再不是先前那股子腥气了。他想起离京前女帝说的话:“江南是粮仓,更是千万百姓的家。救灾不是只给一碗饭,是要让他们知道,日子能接着过,还能过得好。”

入秋时,江南下了场透雨。李阿爹站在自家新补种的稻田边,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秆,忽然朝着北方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远处传来鸭子的嘎嘎声,混着农户们的笑,竟比往年的荷香还要让人心里踏实。谁都知道,这场灾是熬过去了,而女帝派来的那些鸭子,不单啄没了蝗虫,更把活下去的底气,一点点啄回了这江南的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