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65章 解全宾天(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灵驾未发,京畿内外已呈缟素之象。各部衙署暂停寻常政务,设案焚香遥祭;五军都督府调兵严守九门,确保国丧期间京畿安稳。礼部依《大明会典》定丧仪,奏请以“天子之礼”葬真祖女帝,诏告天下辍朝二十七日,凡官吏军民人等,皆素服举哀,禁止婚嫁、宴乐及一切喜庆之事。

扶灵宗亲陆续抵京,于乾清宫灵前哭拜。纯曦王朝女帝明家瑶携景灵王朝嘉慧女帝明家彤并肩而立,姐妹二人素冠白裳,泪落沾襟,代表后世帝脉向大行女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秦王明家齐、晋王明家满身为太宗子嗣,率宗室子弟排班入殿,殿内哭声响彻宫闱。安王明鼎年事已高,扶杖倚柱,望着灵前梓宫老泪纵横;王叔代王明博、商王明魁、归王明崇及滇西王叶无痕,皆以宗长之责主持丧仪细节,调度宗亲排班、宾客接待诸事;舅父武安王蒲城领禁军护灵,立于殿外阶前,神情肃穆如临战阵;大行女帝嫡子唐王明家轩,则守于灵侧,昼夜不离,亲奉香烛。

四方藩属闻讣,亦遣使臣星夜入贡祭礼。景灵、纯曦等国使臣身着素服,于午门跪拜,愿以属国之礼悼唁真祖女帝——盖因真祖在位时灭桑瀛、固边疆,使大明声威远播海外,藩属诸国皆感其护佑之恩。京中百姓自发聚于长安街两侧,待扶灵队伍出行之日,手持白幡跪送,哭声震地。有白发老叟泣言:“昔年桑瀛犯境,吾家儿郎死于战乱,是女帝领兵复土,让吾等重归故里。今女帝去矣,吾等当送她最后一程!”

内阁首辅率领着满朝文武百官,齐聚在文华殿,共同商议给皇帝上谥号的事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后,最终确定以“真”作为皇帝的庙号,这个字代表着皇帝一生守正不阿,其功过都非常明显。

紧接着,众人又开始拟定谥号。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将“高明天圣章武孝庄女帝”作为皇帝的谥号。这个谥号全面地概括了皇帝一生的功绩:平定内乱、开拓疆土、安定民生等等。

一切都商议妥当之后,钦天监便开始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以便在丧期结束后,能够顺利地将皇帝的灵柩安葬在天寿山的皇陵之中,让皇帝与大明的列祖列宗一同安息。

真祖女帝虽然已经驾崩逝世,但她留下的恩泽依然存在。在她在位期间,颁布了“劝农桑、兴水利”的政策,这一举措使得天下的粮仓都充满了粮食,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她还设立了“经筵讲官”,通过整顿吏治,让朝堂上的风气焕然一新。

此时此刻,灵驾已经准备好踏上归葬之路,大明宗室和万民们纷纷前来送行。这不仅仅是简单地送别一位帝王的葬礼,更是在告别一段波澜壮阔、开疆拓土的传奇历史,以及那段国泰民安的美好时光。

当国丧结束后,新的一代将会肩负起先辈们的志向,继续前行。宗亲们和百官们都立下誓言,决心坚守大明的江山,传承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美德。他们将以真祖的余威为指引,守护大明的万里河山,以此告慰大行女帝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