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68章 龙凤顺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宁五年,春和景明。京城长安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秦王府内却早已是暖意融融,红绸绕梁,连廊下悬挂的鎏金宫灯都似比往日亮了三分——这日,是秦王明家齐与秦王妃花氏大喜之日,府中传出两声清亮啼哭,竟是一对龙凤胎呱呱坠地。

消息传出时,明家齐正守在产房外的廊下,玄色锦袍上绣着的暗纹麒麟被晨露打湿了边角,他却浑然不觉。自昨夜王妃发动,他便未敢挪动半步,指尖攥着的玉扳指都被汗湿得滑腻。直到稳婆抱着襁褓喜笑颜开地奔出来,连声道“王爷大喜!是小王爷和小郡主!”,他才踉跄着上前,小心翼翼地掀开襁褓一角——男孩眉眼如墨,闭着眼还在咂着小嘴;女孩肤白如瓷,睫毛纤长似蝶翼,小小的手攥着他的指尖,力道竟不含糊。

“好,好……”明家齐声音发颤,伸手想抱,又怕碰坏了这对宝贝,最后只是笨拙地替女儿拢了拢襁褓,转头对身后的管家道,“快,备厚礼去宫中奏报陛下!就说秦王府添了龙凤,求陛下赐名!”

此时的紫宸殿内,盛宁女帝正握着奏折,听着殿外的春光鸟鸣。自她登基五年,大明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唯有这皇兄明家齐的婚事与子嗣,是她挂心之事。四年前,她为明家齐指婚花将军之女花氏,二人琴瑟和鸣,如今喜得龙凤,女帝手中的朱笔“啪”地落在御案上,脸上露出少见的笑意:“好!不愧是朕的皇兄,竟给朕添了一对龙凤侄!”

当即,女帝传旨,命内务府备好赏赐——给小王爷的是嵌宝金项圈、和田玉长命锁,给小郡主的是累丝嵌红宝凤钗、云锦百子衣,连秦王妃的赏赐都堆了满满三大箱。最要紧的是赐名,女帝沉吟片刻,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名字:“男孩便叫明和顺,取‘顺遂平安,和乐康健’之意;女孩叫明和莉,‘莉’乃茉莉,喻其清雅温婉,亦盼她一生无忧。”

旨意传到秦王府时,府中早已张灯结彩。明家齐领着王妃花氏,抱着一双儿女跪在府门前接旨。花氏刚生产完,脸色还有些苍白,却执意要亲自接旨,她抱着女儿明和莉,听着传旨太监念出“和顺”“和莉”二字,眼眶一热,低声对怀中的女儿道:“我的莉儿,陛下赐了这么好的名字,你可要好好长大。”

那几日的秦王府,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文武百官纷纷登门道贺,连邻国朝鲜派来的使臣都备了厚礼,说这龙凤胎是“大明祥瑞之兆”。府中后厨忙得脚不沾地,蒸糕的香气飘出半条街,丫鬟们捧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尿布往来穿梭,连平日里严肃的侍卫,见了抱着襁褓的奶娘,都忍不住放缓脚步,想多看一眼小王爷和小郡主。

明家齐更是成了“女儿奴”。每日下朝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先去看明和莉,用指腹轻轻碰她的小脸蛋,怕惊着她,连说话都放轻了声音。有次和顺哭闹不止,奶娘怎么哄都没用,明家齐试着把他抱在怀里,哼起了王妃平日里唱的摇篮曲,小家伙竟真的渐渐安静下来,小脑袋靠在他的胸口,呼吸均匀。花氏坐在一旁看着,笑着说:“王爷以前连兵书都能拿倒,如今倒成了哄孩子的能手。”

盛宁女帝也常驾临秦王府,每次来都要把两个孩子抱在膝头。她看着明和顺虎头虎脑的模样,笑着对明家齐说:“这孩子眉眼像你,将来定是个有担当的;莉儿像王妃,这般娇俏,朕可要多疼疼她。”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对小巧的玉如意,分别塞在两个孩子手中,“这是朕给侄儿侄女的见面礼,愿他们一生如意。”

时光荏苒,转眼间明和顺与明和莉已满月。秦王府摆下满月宴,受邀的宾客挤满了前院。宴会上,明家齐抱着明和顺,苏氏抱着明和莉,接受众人的道贺。和顺似乎听懂了什么,小手挥舞着,发出“咿呀”的声音;和莉则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灯火,偶尔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惹得宾客们纷纷称赞“小郡主真是个美人胚子”。

夜宴过半,烟火在夜空绽放,绚烂的光芒映照着秦王府的红墙绿瓦,也映照着明家齐与苏氏眼中的温柔。明家齐低头看着怀中的一双儿女,又看了看身旁的王妃,心中满是安定——这盛宁盛世,有陛下护佑,有妻儿在侧,便是他此生最大的圆满。

而那夜的烟火,仿佛也成了大明盛世的注脚。龙凤呈祥,骨肉团圆,这对名为“和顺”“和莉”的孩子,不仅是秦王府的喜事,更是盛宁女帝治下,大明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的最好见证。此后许多年,长安城里的百姓仍会说起,盛宁五年那对被女帝赐名的龙凤胎,是老天赐给大明的珍宝,也是那段黄金岁月里,最温暖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