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96章 青云山伏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王锐骑破敌胆

七月二十,青云山。

宁王明家策勒住马缰,望着山下蜿蜒而行的叛军粮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后的五千轻骑,早已下马隐蔽在山林中,只待一声令下。

“将军,叛军粮队足有三千人,护送的都是吴望的精锐。”副将低声说道。

宁王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精锐又如何?他们长途跋涉,早已疲惫;我们以逸待劳,出其不意,定能一举得手。”

他抬手看了看天色,见日头已过正午,大喝一声:“兄弟们,抄家伙!先断了叛军的粮,看他们还怎么围上京!”

话音未落,五千轻骑如同猛虎下山,从山林中呼啸而出。叛军粮队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宁王一马当先,佩刀劈下,叛军士兵的头颅应声落地。轻骑们默契配合,或砍杀护卫,或点燃粮草,不过半个时辰,三千叛军便死伤大半,剩余的纷纷跪地投降,粮车上的粮草也燃起熊熊大火。

消息传到叛军大营,吴望顿时慌了神。没了粮草,围城的五万叛军撑不了几日。他急忙派人向林氏求援,可林氏此时正忙着在皇宫中搜刮财宝,根本无暇顾及前线。

而宁王在烧了叛军粮队后,并未停歇,而是率军绕到上京西侧,趁着叛军军心大乱,突然发起进攻。城楼上的瑶光女帝见西南方向扬起大明的龙旗,喜极而泣,当即下令打开城门,率领禁军出城夹击。

叛军腹背受敌,瞬间崩溃。吴望见大势已去,带着残部仓皇西逃,上京之围,解了!

秦王妙计定乾坤

上京解围的消息传到秦王中军,已是七月二十五。秦王与李东阳商议后,决定乘胜追击,直捣叛军老巢——西州。

八月初一,大明大军与纯曦禁军在西州城外会师。此时的林氏已集齐剩余的八万叛军,凭借西州坚固的城墙,负隅顽抗。

西州城墙高达三丈,墙外还有护城河环绕,叛军在城墙上布满了弓弩手和滚石,强攻难度极大。连续三日,大明大军发起数次进攻,都损失惨重。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秦王站在军帐中,看着西州城的地图,眉头紧锁,“叛军粮草虽少,但西州城中有百姓囤积的粮食,撑个个把月不成问题。我们长途奔袭,耗不起。”

李东阳在一旁说道:“大将军,臣听闻西州城北有一条暗河,直通城内。或许我们可以从暗河入手,派一支奇兵潜入城中,内外夹击。”

秦王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眉头:“暗河入口在哪?叛军会不会有防备?”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说瑶光女帝派来一位熟悉西州地形的老将军。老将军进帐后,当即跪地说道:“大将军,老臣曾任西州守将,知晓那暗河入口。叛军虽知暗河存在,但以为入口隐蔽,且水流湍急,不会有人从那进攻,所以防备甚松。”

秦王大喜,当即决定:由宁王率领五千精锐,跟随老将军从暗河潜入城中,半夜子时在西州东门放火为号;自己则率领主力,在东门外接应,待宁王得手后,一举攻破城门。

八月初五半夜,子时已到。西州东门突然燃起大火,城门被宁王率领的精锐打开。秦王见状,下令擂鼓进攻,三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叛军本就人心惶惶,见城门被破,顿时溃不成军。林氏试图带着财宝逃跑,却被宁王截住,当场擒获。吴望见主帅被擒,也只得率军投降。

至此,纯曦王朝的叛乱,彻底平定。

班师回朝

八月十五,中秋。

纯曦上京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走上街头,欢庆叛乱平定。瑶光女帝在皇宫设宴,宴请秦王、宁王和李东阳等人。

宴席上,瑶光女帝举起酒杯,对秦王说道:“大将军,此次多亏大明出兵相助,纯曦才得以保全。朕代表纯曦上下,敬您一杯!”

秦王起身回敬:“女帝陛下客气了,我大明与纯曦乃是姐妹之邦,相助乃是分内之事。”

瑶光女帝放下酒杯,神色郑重地说道:“朕之前承诺,乱平后岁增贡赋三倍。今日当着诸位的面,朕再次立誓,纯曦必守此诺,永为大明屏藩。”

李东阳在一旁说道:“女帝陛下有此心意,我大明君臣定然知晓。此次平叛,两国将士同心协力,这份情谊,比贡赋更显珍贵。”

宴席过后,秦王便向瑶光女帝辞行,决定率军班师回朝。瑶光女帝亲自率领百官送至城外,百姓们夹道相送,哭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九月初十,大明大军抵达京城。盛宁女帝早已率领百官在午门等候,见秦王、宁王率军归来,当即上前,扶起二人:“二位皇兄辛苦了,此番平叛,你们为大明立下了大功!”

随后,盛宁女帝下旨,论功行赏:秦王晋封秦王世子为郡王,宁王加食邑三千户,李东阳升任礼部尚书,其余将士也各有封赏。

而纯曦王朝,也如约每年增贡三倍,两国之间的往来愈发密切。盛宁十一年的这场援曦之战,不仅平定了纯曦的叛乱,更巩固了大明与西南藩属的关系,让大明天朝的威名,在西南大地上传颂得愈发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