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409章 四王西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旨意颁下后,京畿与边境各州府即刻动了起来。吏部尚书亲赴各地,选调清廉干练的官员赶赴军前,负责粮草转运与军民协调;户部则打开各地粮仓,将粮食、布匹、药材装车,由镖局与军兵共同护送,向四路大军集结地运送;工部的工匠们则日夜赶工,打造甲胄、箭矢与神机营所需的火器,铁匠铺的火光映红了半个京城。

北路军集结地设在大同府,晋王抵达时,袁始仁已率先锋营等候。大同府的校场上,七十万兵马列成方阵,甲胄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银海,长枪如林,剑戟如芒。晋王身披亮银锁子甲,手持“晋锋剑”,站在高台上检阅军队。袁始仁则立于其身侧,他脱去了朝服,换上了劲装,双拳紧握,目光扫过士兵们手中的兵器——这些士兵中,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刚从民间征召的壮士,不少人还带着江湖武艺,有的擅长刀法,有的精于拳脚,甚至有几位曾是江湖中有名的镖师,因感念大明恩德,主动投军。

“王爷,”袁始仁低声道,“昨日属下查营时,发现有十余名士兵曾是‘太行山义士’,他们擅长山地作战,且熟悉西陲的地形,可任向导。”

晋王点头:“好,让他们来见我。西征路途艰险,多一个熟悉地形的人,便少一分风险。”

与此同时,南路军集结地汉中府,宁王正与龙亚仁演练枪法。宁王的长枪名为“逐浪枪”,枪杆由千年紫檀木制成,枪头淬了剧毒,传闻其枪法能“一枪破三敌”。龙亚仁则手持“追风剑”,与宁王对练时,剑招轻灵,每一次出剑都直指宁王枪招的破绽。二人你来我往,枪剑碰撞的声响在演武场上回荡,周围的士兵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喝彩声。

“龙将军,”宁王收枪而立,额角见汗,“你的剑法果然名不虚传。南路军要过祁连山,山中路险,多有添逐的探子埋伏,届时还需你率轻骑先行,扫清障碍。”

龙亚仁收剑入鞘,躬身道:“王爷放心,属下麾下有‘清风卫’五十人,皆是轻功高手,可昼伏夜出,探得添逐虚实,绝不让探子惊扰大军。”

东路军集结地甘州府,燕王正与傅鑫瀚商议破敌之策。燕王擅长暗器,腰间的“落星囊”中藏着百枚淬毒银针,可在十步之内取人首级。傅鑫瀚则手持双戟,戟尖闪着寒光,他与弟弟傅鑫仁自幼同练“双戟锁喉枪”的合击之术,此刻正与燕王讨论如何用江湖武艺配合军阵破敌。

“燕王殿下,”傅鑫瀚道,“添逐的中军‘赤风城’城墙高厚,守军皆是精锐,若硬攻恐伤亡惨重。属下与弟弟商议,可率五百死士,趁夜用‘壁虎游墙功’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届时大军再一拥而入。”

燕王抚掌笑道:“此计甚妙!傅将军兄弟的武艺,朕早有耳闻,此事便交予你二人。切记,若事不可为,不可勉强,保全自身方能为大军效力。”

西路军集结地嘉峪关,秦王正与傅鑫仁查看神机营的火器。傅鑫仁手持长枪,枪杆上刻着“镇西”二字,他曾在西北与匈奴作战,熟悉骑兵战术。神机营的士兵们正演示“轰天雷”的威力,一声巨响后,地面被炸出一个大坑,碎石飞溅。

“傅将军,”秦王指着“轰天雷”道,“西路军要断添逐的粮草要道,其粮草囤积地‘黑石谷’有重兵把守,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神机营的火器可先轰开谷口,你再率骑兵冲锋,一举夺下粮草。”

傅鑫仁拱手道:“王爷英明。属下麾下的‘破虏骑’皆是擅长冲锋的勇士,届时定能配合神机营,拿下黑石谷,断了添逐的后路。”

四路大军整军一月有余,至盛宁十三年暮春,粮草、兵器皆已齐备。四王各自率领大军,从集结地出发,向西挺进。晋王的北路军在大同府誓师,七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出居庸关,旌旗蔽日,剑戟如林;宁王的南路军则从汉中府出发,翻越大巴山,向祁连山进发,队伍中不时传来长枪与剑器碰撞的声响;燕王的东路军沿河西走廊西进,沿途收拢边地流民,不少流民见大明大军出征,纷纷加入队伍,愿为家乡复仇;秦王的西路军则从嘉峪关出发,穿过沙漠,向添逐后方的黑石谷挺进,神机营的火器车在沙漠中留下长长的车辙。

紫宸殿内,盛宁女帝凭栏远眺,目光似乎穿透了万里云层,望向了西陲的疆场。她手中紧握着“定业剑”,轻声道:“四王与诸将,望你们早日平定添逐,还大明一个太平天下。”殿外,春风拂过,吹动了阶前的柳丝,也仿佛将女帝的期盼,吹向了那片即将燃起战火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