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438章 收复河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伐大军行至鹏门关时,秋意已浓。关外风卷黄沙,将帅旗上的“蒲”字吹得猎猎作响,武安王勒住缰绳,抬手示意大军暂歇。他翻身下马,走到关墙之上,指尖抚过城砖上深浅不一的箭痕——这些都是阴革狼帝国历年侵扰留下的印记,指尖触到的凉意,仿佛还带着当年守城将士的热血温度。

“元帅,鹏门关守将已在关内等候,还请移步议事。”副将低声禀报。武安王颔首,转身时恰好撞见匆匆赶来的晋王。晋王手持一份文书,眉头微蹙:“蒲元帅,方才探马来报,阴革狼帝国已在云中山布下防线,还掳走了附近三县百姓充作人质,扬言若我军进攻,便屠戮百姓。”

此言一出,身后几位主将皆面露怒色。天圣王朝都督魏长风按捺不住,高声道:“这群蛮夷,竟用百姓性命要挟!末将愿带一队精兵,连夜突袭云中山,定能救出百姓!”武安王却抬手按住他的肩,目光沉凝:“魏都督稍安勿躁。阴革狼此举,正是想激怒我军。若贸然进攻,不仅救不出百姓,反而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他转身召来四位亲王与四王朝主将,围在临时绘制的舆图旁,指尖指向云中山南侧的峡谷:“此处名为‘落雁谷’,两侧山势陡峭,唯有一条窄路可通。阴革狼若要转移百姓,必走此路。秦王,你率二十万兵马,于谷中设伏,多备滚石与火油,待敌军进入谷中,便封锁两端,断其退路。”

秦王拱手领命:“末将领旨!”武安王又看向燕王与拓王:“燕王,你带十五万骑兵,绕至云中山北侧,佯攻敌军大营,吸引其主力注意;拓王,你与纯曦王朝苏元帅一同,率三十万步兵,从西侧山道悄悄接近,待伏兵发动,便趁势夺取敌军粮草营。”

“臣遵旨!”两人齐声应下。武安王最后看向晋王与朝阳王朝主将林靖策:“晋王,你与林将军留守鹏门关,安抚关内百姓,同时调度粮草,确保前线供给。切记,若遇敌军偷袭,只需坚守,不可追击。”

部署完毕,各路人马即刻动身。燕王率领的骑兵如离弦之箭,朝着云中山北侧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黄沙在暮色中连成一片;拓王与苏慕言则带着步兵,借着夜色掩护,沿着西侧山道缓缓前行,连马蹄都裹上了棉布,生怕发出半点声响。

次日拂晓,燕王的兵马已抵达云中山北侧大营外。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火把,朝着大营内射箭,喊杀声震天动地。阴革狼的守将果然中计,以为明军主力前来进攻,急忙调遣大部分兵力迎战,只留下少量士兵看守百姓与粮草。

而此时,秦王率领的伏兵已在落雁谷等候多时。辰时过半,远处传来马蹄声,只见一队阴革狼士兵押着百姓,缓缓走进谷中。待全部敌军进入谷中,秦王一声令下,两侧山上的滚石与火油倾泻而下,瞬间将谷口封锁。明军士兵手持长刀,从山上冲下,与敌军展开厮杀。

阴革狼士兵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要反抗,却被明军士兵斩杀;有的想要逃跑,却被滚石堵住去路。押解百姓的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弃械投降。秦王一面指挥士兵收拾残敌,一面派人安抚百姓,将他们护送至雁门关内。

与此同时,拓王与苏慕言率领的步兵也已抵达敌军粮草营外。守营的士兵毫无防备,很快便被明军制服。拓王下令将粮草悉数装车,同时放火烧毁了敌军的营帐。待阴革狼的主力部队察觉上当,赶回大营时,只看到一片火海,粮草早已不见踪影。

首战告捷的消息传回鹏门关时,关内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晋王与林靖策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凯旋的将士,百姓们提着茶水与食物,争相递到士兵手中。武安王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便是他誓死守护的山河与百姓,只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然而,武安王深知,这只是北伐的第一步。阴革狼帝国虽首战失利,但实力仍不容小觑,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艰难。当晚,他在帅帐中查阅舆图,思考下一步的进军路线。此时,内侍送来一封密信,竟是盛宁女帝亲笔所写。

信中写道:“元帅首战告捷,朕心甚慰。然阴革狼帝国根基深厚,不可轻敌。北境寒冬将至,需提前为将士们准备御寒衣物。朕已令户部加急调拨棉衣与粮草,不日便会送至前线。另,听闻元帅解救百姓,甚合朕意。伐罪吊民,方是王者之师。望元帅继续秉持此心,早日收复失地。”

读罢信,武安王心中暖意融融。他将信仔细收好,转身对副将道:“传朕将令,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向阴革狼帝国的都城——黑狼城进发!”副将高声应下,转身走出帅帐,将命令传达下去。

三日后,鹏门关外再次响起号角声。三百万大军重整旗鼓,朝着黑狼城的方向进发。此时的北境已下起小雪,雪花落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很快便融化成水,但他们的脚步却丝毫未停。帅旗在前引路,士兵们高唱着战歌,声音穿透风雪,在天地间回荡。

而在遥远的京城,盛宁女帝正站在紫宸殿的窗前,望着北境的方向。内侍轻声道:“陛下,户部奏报,棉衣与粮草已启程送往鹏门关。”女帝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告诉户部,务必确保粮草与衣物准时送达,不可有误。朕等着武安王收复黑狼城的消息。”

风雪中,北伐大军的身影渐行渐远,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是失地的方向,是百姓期盼的方向,更是大明王朝扞卫尊严、收复河山的方向。盛宁十四年的冬天,因这支大军的前行,而充满了希望。所有人都坚信,六年之内,武安王定能不负重托,将阴革狼帝国的国土尽数收复,还北境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