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468章 谊结天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盛宁女帝的御驾离开朝阳王朝后,一路向北行进,历经二十余日的跋涉,终于踏入了天圣王朝的疆域。天圣王朝位于四国最北端,境内多平原,气候温和,是传统的农耕王朝,以礼乐文化与粮食产量闻名于世。

天圣王朝的都城又名为礼乐城,距离边境尚有三日路程。女帝的御驾行至一处麦田时,恰逢天圣女帝明家嫣率百官前来迎接。明家嫣身着绣着五谷纹样的常服,面色温润,见到女帝后,依礼行五拜三叩大礼:“臣妹天圣女帝明家嫣,恭迎大明陛下圣驾!”

女帝扶起他,目光扫过周围的麦田——正值麦苗返青之际,一望无际的麦田如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妹妹不必多礼,”女帝笑道,“朕一路北上,见天圣农田连片,百姓耕作有序,果然不负‘粮仓’之名。”

明家嫣闻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陛下过奖了。天圣能有今日的收成,全赖上天眷顾,以及百姓勤劳。只是近年气候时有异常,旱涝交替,粮食产量波动颇大。”女帝颔首道:“朕此次带来了大明的水车与曲辕犁图样,还有几名经验丰富的农官,可教天圣百姓改良农具,兴修水利。”

礼乐城果然名不虚传,街道两旁的建筑皆透着古朴雅致的气息,每隔数十步便设有一个礼乐台,台上有乐师演奏雅乐。王宫更是宏伟,正殿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青铜鼎,殿内陈列着数十种乐器,墙角悬挂着描绘农耕场景的壁画。

宴席设于礼乐殿,席间不仅有丰盛的菜肴,还有乐师演奏《韶乐》,舞者表演《农桑舞》。女帝看得津津有味,对明家嫣道:“天圣的礼乐果然名满天下,朕听闻天圣设有‘礼乐院’,专门整理古籍,传授礼乐之道?”

明家嫣答道:“陛下所言极是。礼乐院现有学者百余人,收藏古籍数千卷,只是部分古籍年久失修,已难以辨认。”女帝道:“大明的文渊阁收藏了大量珍本古籍,朕可命人抄录部分礼乐典籍赠予天圣,同时派遣文渊阁学士前来协助修复古籍。”

明家嫣大喜过望,立刻起身叩拜:“陛下此恩,如同再造!天圣的礼乐文化若能得大明相助,必能发扬光大。”女帝扶起他,继续说道:“朕听闻天圣的粮食产量虽高,却因储存技术不佳,每年损耗甚多?”

明家嫣叹了口气:“确是如此。每逢雨季,粮仓便容易潮湿,粮食发霉变质;冬季又因寒冷,粮食冻裂。臣虽多次命人改良粮仓,却收效甚微。”女帝道:“大明的粮仓采用架空地基,铺设防潮层,屋顶设有通风口,可有效防潮防冻。朕已命农官绘制图纸,你们可依此改造粮仓。”

次日,女帝在明家嫣的陪同下视察了天圣的礼乐院。礼乐院内古柏参天,藏书楼内排列着密密麻麻的书架,学者们正埋头整理古籍。女帝走到一个书架前,拿起一本泛黄的古籍,只见书页已有些破损,字迹模糊不清。“此乃《周礼注疏》的孤本吧?”女帝问道。礼乐院院长连忙答道:“陛下好眼力!此确是孤本,只是已破损严重,若再不修复,恐将失传。”

女帝命随行的文渊阁学士上前查看:“李学士,你精通古籍修复之术,可与院长一同商议修复之法。”李学士应诺,当即与院长展开讨论,提出了修补、托裱、装帧等一系列修复步骤,院长听得频频点头,连声道:“此法精妙!我等此前从未想过如此修复。”

在礼乐城的第四日,女帝视察了天圣的粮仓。只见旧粮仓果然如明家嫣所言,地基低洼,屋顶简陋,墙角已有些潮湿发霉。农官当场画出大明粮仓的图纸,向粮仓管事讲解道:“地基需抬高三尺,铺设三层防潮草席,屋顶设四个通风口,如此便可防潮防冻。”管事仔细记录,随即命人准备改造。

当日午后,明家嫣在王宫举行了盛大的礼乐表演,以感谢女帝的相助。乐师们演奏着改良后的《韶乐》,舞者们表演着融合了大明与天圣风格的舞蹈。女帝看得兴致盎然,对明家嫣道:“礼乐本是相通之物,大明与天圣可互派乐师交流,共同传承礼乐文化。”

离别的前一日,女帝收到了皇太女的第三封密报:京中一切安好,内阁辅臣齐心协力处理政务,百姓安居乐业。女帝阅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身旁的内侍道:“传旨太女,朕不日便将返程,命她做好迎接准备。”

启程当日,礼乐城的百姓自发地捧着自家种植的粮食与布匹,站在街道两旁送行。宇文轩率百官送至城外,手中捧着一本修复好的《周礼注疏》:“此乃臣等依照陛下所授之法修复的古籍,愿献与陛下,聊表谢意。”

女帝接过古籍,笑道:“妹妹有心了。朕已命人将水车、曲辕犁的打造方法传授给百姓,相信不久后,天圣的粮食产量必能再创新高。”明家嫣跪地叩拜:“臣代天圣百姓谢陛下恩典!愿大明与天圣永世修好,礼乐承平!”

车驾缓缓驶离礼乐城,女帝掀开车帘,回望这座充满礼乐气息的都城,心中感慨万千。此次四国之行,不仅巩固了大明与四国的盟约,更促进了文化、技术与商业的交流。她相信,在自己与皇太女的努力下,大明天朝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