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470章 紫宸归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定叶竼之乱后,京城秩序迅速恢复。皇太女明和玥经此一役,褪去了最后一丝稚气,处理政务愈发得心应手,连内阁辅臣都对其赞不绝口。盛宁女帝则将精力放在整合四国盟约与推动内外交流上,每日召见各部官员,批阅奏章至深夜。

这日朝会,吏部尚书周延上奏:“陛下,纯曦、景灵、朝阳、天圣四国使臣联袂入京,皆携厚礼,欲贺陛下平定内乱,且求进一步深化盟约。”女帝颔首:“传朕旨意,于太极殿设宴款待四国使臣,朕亲往赴宴。”

宴席当日,太极殿内灯火通明。纯曦女帝明家瑶献上最新织成的“明曦锦”——融合了蜀锦的厚重与云锦的灵动,色泽瑰丽非凡;景灵女帝明家彤带来了培育成功的新种紫芝,产量较此前翻了数倍;朝阳女帝明家念呈上通商账本,泉州港专口设立后,两国贸易额月增三成,海寇亦因联合围剿几近绝迹;天圣女帝明家嫣则捧来修复完整的《周礼注疏》孤本,还有改良粮仓后的粮食增产奏报。

四国使臣依次上前叩拜,明家瑶率先道:“陛下圣明,不仅为四国解困,更护得天下安宁。纯曦愿永世为大明藩属,岁岁朝贡。”其余三国使臣纷纷附和,恳请与大明订立永久盟约。

女帝笑道:“朕与四国本是唇齿相依,尔等安居乐业,大明方能边境无忧。”她命内侍取出早已拟定的《四海盟约》,“此盟约规定,大明与四国互通有无,共享技艺;若遇外患,大明将出兵相助;若遇天灾,四国可向大明借调粮草。但朕有一约——四国之间不得相互攻伐,需守望相助。”

四国使臣接过盟约,见条款公允,皆喜出望外,当场签字用印。宴席间,乐师演奏起融合了大明与天圣风格的《韶乐》,舞者身着绣着蜀锦纹样的舞衣,所用香料皆是南洋贡品,一派四海升平之景。

几日后,女帝带皇太女前往京郊的劝农台。台下田地里,天圣的曲辕犁与大明的水车配合使用,农户们劳作得事半功倍;不远处的工坊内,纯曦的织工与大明织匠正共同改良织机;太医院中,景灵的太医与大明医官合力编撰新的医书。皇太女望着这繁荣景象,对女帝道:“母皇,儿臣如今才明白,您亲往四国,并非只为定盟约,更是为了让天下的技艺与民心真正相连。”

女帝轻抚女儿的发髻,目光望向远方:“昔日秦元皇巡狩天下,只为彰显威权,终难长久。朕所盼的,是大明与藩属同心同德,以文化通民心,以技艺促民生,如此方能海晏河清,长治久安。”

盛宁二十二年秋,皇太女明和玥正式册封为监国皇太女,赐居东宫。次年春,《四海盟约》的成效愈发显着:东南沿海商船往来不绝,北方粮仓堆满新粮,丝绸与药材成为四国最畅销的商品,礼乐文化在大明与天圣的交流中愈发兴盛。

紫宸殿的铜鹤香炉前,第四柱檀香袅袅升起。盛宁女帝明家希端坐于九龙宝座上,听着百官奏报各地的丰收与安宁,玄色冕旒下,眼底是前所未有的平和。她知道,自己用一场远征换来了四海升平,更为大明的未来,铺就了一条通途。而皇太女明和玥站在阶下,正以沉稳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准备接过母亲手中的重担,续写大明天朝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