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505章 九龙玉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宁女帝入葬明陵半月后,凤启女帝在紫宸殿开启了圣祖女帝遗留的金匮。金匮由玄铁铸就,上嵌二十八宿纹,唯有历任女帝的贴身玉印方能启封。当凤启女帝将刻着“凤启之宝”的玉印按在印槽上时,金匮发出轻微的嗡鸣,铜锁应声而开。

锦缎包裹的遗诏静静躺在金匮中央,泛黄的宣纸上,圣祖女帝的字迹力透纸背。凤启女帝逐字细读,指尖在“月丫”二字上轻轻摩挲——那是她尚在襁褓时,盛宁女帝为她取的小字,除至亲外鲜有人知。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她眼中满是震惊,方才明白母皇临终前反复提及“传承”二字的深意。

三日后,凤启女帝于太极殿召集宗室亲王与文武百官。明家轩、明家策手持朝笏立于前排,明和弦与刚从越鼎赶回的明和琼并肩而立,殿内鸦雀无声。当内侍展开圣祖遗诏,朗声念出传位于“和玥”的字句时,百官皆俯身叩首,山呼“吾皇圣明”。

念至“九龙玺”与“一统真天下”时,殿内的寂静骤然被打破。拓王明和义忍不住出列:“陛下,五朝六域分立已久,‘亿万疆土’更是闻所未闻,圣祖遗诏莫非另有隐情?”新唐王明和谦亦附和:“九龙玺踪迹不明,关尔氏后人无从查证,此事恐需从长计议。”

凤启女帝抬手示意众人静声,目光扫过殿内:“圣祖圣训岂容置疑?传位之事既定,尔等当同心辅佐。至于九龙玺与关尔氏后人,乃天命所系,非人力可强求。朕已命人重修《宗室玉牒》,细查关尔氏渊源,另遣秘使寻访天下,探寻九龙玺踪迹。”她顿了顿,声音愈发坚定,“若天命降临,朕必率大明子民,承圣祖遗志,护亿万疆土。”

散朝后,明和琼随凤启女帝回到长乐宫。望着窗外抽芽的银杏枝,明和琼轻声道:“长姐,母皇想必早已知晓遗诏内容,她一生守护大明,原是在等这一天。”凤启女帝抚过案上盛宁女帝遗留的绣绷,点头道:“母皇常说‘大明不止于盛京’,如今我才懂这话的分量。”

消息传回越鼎,明万耀将遗诏中“护好家人”的嘱托与“一统天下”的宏愿一同刻进剑穗;明万玲则在给盛京的书信中附上了越鼎古籍中关于“九龙神器”的零星记载。宗室之中,明家轩将江南新茶小心收好,自语道:“皇姐,等大明一统那日,臣弟再陪您喝这茶。”明家策则翻出当年盛宁女帝所赐的狐裘,默默擦拭——他知道,守护这片疆土,便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凤启十一年春,盛京的积雪彻底消融。长乐宫的银杏树下,凤启女帝亲手种下一株新苗。内侍来报,秘使已在西域发现疑似九龙玺的传说,《宗室玉牒》中亦查到太祖时期确有关尔氏外戚的记载。凤启女帝望着远方天际,指尖轻抚腰间玉印,仿佛看到真祖与盛宁女帝的身影在晨光中浮现。

她轻声道:“母皇,真祖,大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风吹过银杏新枝,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这跨越世代的承诺。而那道藏着惊天秘密的遗诏,已被妥善封存于金匮之中,等待着九龙玺现世的那一天,揭开属于大明的终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