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511章 南美高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欧域的铁器作坊传出第一声锻打声,北美域的马市迎来第一批追风马时,明和玥派出了前往南美域的使团。这支队伍由礼部尚书温庭彦率领,他精通礼仪、通晓农术,随身携带着大明的稻种、农具与祭祀礼器——女帝特意嘱咐,南美域多高原,需以礼为先,以技为桥,切不可因文化差异引发冲突。

使团沿亚域南部的“澜沧古道”南下,翻越数座终年积雪的山脉后,终于踏上了南美域的土地。与亚域的平原不同,这里的土地越往南越高,直到一片开阔的高原出现在眼前——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湛蓝的湖泊中,湖边的梯田层层叠叠,金黄的谷物随风摇曳,一座用巨石搭建的城池矗立在高原中央,城池顶端的太阳神庙,在日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那便是太阳王国的都城‘金顶城’。”当地向导指着城池,声音带着敬畏,“太阳王国的人信奉太阳神,认为高原上的一切都由太阳神赐予,外来者若不敬太阳神,会被视为异端。”温庭彦点点头,让人整理好携带的礼物,带着使团缓缓走向金顶城。

城门口的守卫身着镶金铠甲,手持石矛,见到使团便举起武器阻拦。温庭彦上前,恭敬地递上一支雕刻着凤凰纹样的玉簪——这是大明祭祀时用的礼器,他希望以此表达敬意。可守卫看到玉簪上的凤凰,却突然脸色大变,厉声喝道:“你们竟敢携带‘异神’器物!太阳神才是唯一的神,速速扔掉这污秽之物!”

原来,太阳王国信奉的太阳神以金乌为象征,而凤凰在他们的文化中,被视为“吞噬光明的黑暗之鸟”。温庭彦一时语塞,还未及解释,太阳王国的大祭司便带着祭司们赶来。大祭司头戴金冠,身披羽毛长袍,目光锐利地盯着玉簪,高声道:“外来者,你们若想进入金顶城,需先在太阳神庙前跪拜三日,祈求太阳神的原谅,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使团的士兵顿时握紧了腰间的兵器,温庭彦却挥手制止——他知道,此时冲突只会加剧误解。“大祭司,凤凰在我大明是吉祥之鸟,象征着重生与光明,并非黑暗之鸟。”他耐心解释,还取出一幅大明的《百鸟朝凤图》展开,“您看,这图中的凤凰,被百鸟环绕,代表着万物敬仰,与贵国的太阳神一样,都是守护光明的存在。”

可大祭司根本不信,他下令将使团围在城门外,断绝他们的水源与食物,逼他们屈服。温庭彦无奈,只得让士兵在城外搭建营地,同时暗中观察太阳王国的生活——他发现,虽然太阳王国的梯田规划得十分整齐,但灌溉方式却十分落后,许多谷物因缺水而长势不佳;而且,他们的农具多为石制或木制,开垦土地时费时费力。

三日后,当大祭司以为使团会屈服时,却看到温庭彦带着士兵在营地旁开垦土地,还从行囊中取出一袋稻种。“你们在做什么?”大祭司疑惑地问道。温庭彦笑着回答:“我们带来了大明的稻种,这种稻种耐旱、高产,若用我们的灌溉方法种植,定能让贵国的谷物增产。我愿以此作为礼物,献给太阳神,也献给太阳王国的百姓。”

大祭司将信将疑,却还是允许温庭彦尝试。温庭彦亲自示范:他让士兵挖掘出一条条细密的水渠,将湖泊中的水引入田中,再将稻种均匀地播撒下去。同时,他还拿出大明的铁制农具,递给太阳王国的农夫——铁犁比木犁更锋利,不到半个时辰,便开垦出一大片土地。

太阳王国的国王“阳启”得知消息后,亲自来到田间查看。当他看到水渠中的水顺畅地流入梯田,铁犁轻松地翻耕土地时,眼中满是惊叹。温庭彦趁机说道:“国王陛下,我大明的文化与贵国不同,但我们都希望百姓能吃饱穿暖,都敬畏自然与光明。凤凰与太阳神,虽形象不同,却都代表着美好愿景,为何不能共存?”

阳启沉默良久,看向田埂上忙碌的大明士兵与太阳王国农夫——他们虽语言不通,却在共同劳作,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你说得对,”阳启终于开口,“光明并非只有一种形态,文化也并非只有一种模样。之前是我们太过固执,误解了你们。”

他当即邀请使团进入金顶城,在太阳神庙前举行和解仪式。大祭司亲自为温庭彦戴上用麦穗编织的花冠,象征着丰收与友谊;温庭彦则将一袋稻种与一套铁制农具献给阳启,作为双方友好的见证。阳启还向温庭彦展示了太阳王国的“梯田耕作法”——这种方法能有效防止高原水土流失,对大明的山地农业极有借鉴意义。

仪式结束后,阳启与温庭彦签订盟约:太阳王国将向大明传授梯田耕作法,提供高原特有的作物种子;大明则向太阳王国提供铁制农具、稻种,并派遣农匠指导灌溉技术。双方还约定,每年举办一次“高原交流会”,让两国的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

当温庭彦的使团带着南美域的梯田图纸、作物种子返回大明时,明和玥正在紫宸殿内整理六大域的资料——亚域平定、非域结盟、大洋域建交、欧域共享冶炼术、北美域开展马匹贸易、南美域达成农业合作,地星六大域的轮廓,终于在她手中变得清晰而完整。

“陛下,南美域的太阳王国已同意与我大明长期合作,他们的梯田技术若推广到我朝西南山地,定能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温庭彦躬身禀报,将梯田图纸呈给明和玥。

明和玥接过图纸,目光扫过上面细密的线条,嘴角扬起笑容:“圣祖女帝当年写下遗书时,或许从未想过,地星上的不同文明,能以这样的方式共处。传朕旨意,在全国推广梯田技术与新稻种,同时在紫宸殿旁修建‘地星阁’,将六大域的地图、文化、技术都收藏其中,让后世子孙都知晓,地星是一个整体,文明因交流而璀璨。”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六大域的舆图上,将每一片土地都映照得温暖而明亮。明和玥知道,探索六大域只是开始,未来,大明还将与更多的文明相遇、相知、相融,共同书写地星的新篇章。而凤启十五年的南美高原之行,也终将成为这段历史中,最温暖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