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金屋辞:凤弈未央 > 第66章 异域来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长安暗流涌动之际,一艘来自遥远西方的商船,历经风浪,抵达了繁华的番禺港。船上载着的并非寻常的香料与宝石,而是一群高鼻深目、发色各异的异邦人,他们自称来自一个名为“大秦”(古罗马)的国度。

番禺市舶使不敢怠慢,立即六百里加急,将消息连同几位“大秦”使节,一并送往长安。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未央宫前殿,阿娇与刘荣并坐,接见了这几位异域来客。通译官紧张地传达着双方的话语。

为首的大秦使节名为“马克西穆斯”,身形高大,身着洁白的托加长袍,举止间带着一种与中原士人迥异的从容与自信。他献上了镶嵌着华丽宝石的玻璃器皿、织工细密的羊毛挂毯,以及几卷用羊皮制成的、写满奇异文字的书籍。

“尊贵的大汉皇帝陛下,长公主殿下,”马克西穆斯通过通译说道,他的目光锐利而充满探究,“我们跨越了无尽的沙漠与海洋,只为追寻东方的智慧与富庶,渴望与伟大的汉帝国建立友谊与贸易的桥梁。”

他的言辞得体,但阿娇敏锐地捕捉到他打量未央宫建筑、侍卫甲胄以及她与刘荣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属于强盛文明对另一强盛文明的审视与比较。

刘荣对此颇感新奇,询问了许多关于大秦风土人情、物产军力的问题。马克西穆斯一一作答,描述了一个疆域辽阔、法律严明、拥有强大军团与奇特攻城器械的国度。

朝臣们议论纷纷,有对异域珍宝啧啧称奇的,有对其描述将信将疑的,也有警惕其来意不明的。

阿娇始终沉默地观察着。她注意到马克西穆斯在谈及大秦与北方“蛮族”(可能指日耳曼人或帕提亚人)的战事时,眼中闪过的精光,以及在展示其随身佩带的、形制奇特的短剑时,那份不经意流露出的自豪。

“贵使远来辛苦,”待刘荣问询告一段落,阿娇方缓缓开口,声音清越,“大汉海纳百川,愿与天下友邦互通有无。贵国诚意,朕与陛下已见。然,贸易之道,贵在互利持久。不知贵使此番,除友谊之外,于我大汉有何具体所求,又可为我大汉带来何等所需之物?”

她的问题直接切入核心,跳出了虚礼,直指利益交换。

马克西穆斯显然对这位地位尊崇、思维敏锐的女性执政者更加重视起来,他微微躬身:“尊贵的长公主殿下,我国渴望获得大汉精美的丝绸、光洁的瓷器,以及……据说能提升战士勇气与力量的药材(可能指人参等)。作为回报,我们愿提供上等的玻璃、金银器皿、优质的骏马,以及我们博学的学者所掌握的,关于天文、数学、乃至……建筑与军事的知识。”

军事知识。这个词让阿娇眸光微动。

“贵使所言,颇具诚意。”阿娇不动声色,“具体事宜,可由大鸿胪与贵使详细磋商。大汉欢迎朋友,也期待看到贵国的‘知识’。”

接见结束后,阿娇立即命兰台社调集所有关于西方“黎轩”、“大秦”的零星记载,同时密令番禺市舶使,仔细查探那艘大秦商船的细节,尤其是其船体结构、导航工具以及随行人员的构成。

“殿下,您认为这大秦使节,所言有几分真?”退朝后,刘荣忍不住问道。

“半真半假。”阿娇沉吟道,“其国富庶强盛应是不虚,否则难以支撑如此远航。但其主动提及军事知识,恐非单纯贸易那么简单。或是想展示肌肉,或是……有所求。”

她望向西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世界之大,远超你我想象。东海未平,西海又起。这大秦的出现,是机遇,也可能是我大汉未来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强大的‘蓬莱’。”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片天地,正变得越来越广阔,也越来越复杂。张沐在东海应对蓬莱的技术优势,如今长安又来了展示不同文明体系的大秦。未来的较量,将不仅仅是刀兵战舰,更可能是制度、技术、乃至文明影响力的竞争。

“传令大鸿胪,好生接待,摸清其底细。同时,着令将作监,仔细研究他们带来的那些器物,尤其是那玻璃与羊皮卷的制法。”阿娇吩咐道,“或许,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就在阿娇布局应对西方来客时,一封来自夷洲的密信,由兰台社以特殊渠道送入她手中。张沐在信中写道,他已初步应下徐巿之约,会晤地点定在一处纳瓦霍部落的中立岛屿。同时,他提及在勘探更东方海域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似乎指向另一条古老的航线,或许与这些突然出现的“大秦”人有关……

阿娇握着密信,站在巨大的寰宇图前,图中大汉的疆域之外,是茫茫的未知。东有蓬莱,西有大秦,海洋不再是屏障,而成了连接未知世界的通道。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受到一种开拓的兴奋。这个由她亲手推动走向强盛的帝国,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关口。

而她,绝不能行差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