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过白山黑水,冻土消融,江河开冻。帝国北疆,严冬的肃杀被一股更加炽热的气氛取代。这不是零星的摩擦,而是一场酝酿已久的雷霆即将炸响。
乌尔莫夫卡,这个昔日的边境哨站,如今已变成一座钢铁堡垒。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深达三米,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星罗棋布,密布的铁丝网在春日下闪着寒光。更重要的是,驻守在此的已不再是单纯的边防部队。帝国陆军第7集团军最精锐的第21师全体官兵,以及从第2、第3、第6集团军轮战而来的三个精锐步兵团,已全部部署到位。
阵地上,士兵们仔细擦拭着手中崭新的启明三式半自动步枪。这种采用导气式原理的新式步枪,射速是旧式步枪的三倍,每个步兵班还配属了震天雷轻型迫击炮和式轻机枪。来自河南的新兵王二狗一边往弹匣里压着子弹,一边对身旁的老兵说:班长,听说对面都是些白俄残兵?
老兵眯着眼调试着迫击炮的标尺,淡淡道:管他什么兵,在咱们的枪炮面前,都是纸糊的。
前沿观察所内,第21师师长傅作义举着望远镜,久久凝视着对面阵地。他能明显感觉到,那股由白俄残军、日本顾问和浪人混杂的部队,在帝国大军压境的威慑下,士气明显低落。
司令到!
傅作义回头,只见第7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上将在一众参谋簇拥下大步走来。张自忠径直走到观测口前,沉声问道:部队情况如何?
报告司令!全体官兵求战心切,士气高昂!弹药充足,工事完备!只等总参一声令下!傅作义立正回答,语气斩钉截铁。
张自忠满意地点头,目光锐利如鹰:很好!告诉弟兄们,这一次,咱们不是来守的,是来攻的!要用雷霆之势,把对面那些魑魅魍魉彻底扫清!让帝国龙旗,插遍北海之滨!
观察所内所有军官齐声怒吼。
与此同时,后方的野战机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一架架涂装着帝国龙徽的烈风改战斗机整齐排列,地勤人员正在为它们加注燃油、挂载弹药。不远处,体型更大的轰炸机群正在进行最后的检修。
检查完毕!所有战机状态良好!地勤组长向空军特遣队指挥官报告。
指挥官看着整装待发的机群,对飞行员们做最后动员:记住,我们的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要让敌人还没看见我们的步兵,就先尝到我们的炸弹!
在沈阳兵工厂,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不仅仅是启明三式步枪和各类弹药,第一批小批量生产的式中型坦克也已完成最后检测。这些重达十八吨的钢铁巨兽,装备着47毫米主炮和两挺机枪,正在秘密装车,准备运往前线。
这是帝国第一批自产坦克,总工程师对运输队负责人再三叮嘱,务必安全送达前线!
紫禁城武英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巨大的北疆沙盘上,数个粗壮的蓝色箭头直指额尔古纳河上游、满洲里以北、外兴安岭西麓等关键区域。
总参谋长蒋百里手持最终审定版的作战计划,向御座上的皇帝做最后汇报:
陛下,行动一切准备就绪!陆军方面,以张自忠第7集团军为主攻,吴佩孚第2集团军为东路策应,傅作义部为先锋;聂宪藩第3集团军一部为西路策应;薛岳第1集团军精锐作为总预备队。总投入兵力达二十个师!
空军方面,五个烈风改战斗机大队、三个轰炸机大队已前移至前沿机场,将全力保障制空权并对敌纵深目标进行打击。
后勤方面,通过新建成的铁路网和松花江内河航道,弹药、油料、食品等物资已囤积充足,可保障大军持续作战三月之需!
蒋百里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此战,我军在兵力、装备、士气、后勤上均对敌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臣等坚信,帝国雄师必能以泰山压顶之势,犁庭扫穴,一举光复北疆失地!
陆军部长蔡锷补充道:根据最新情报,敌军在赤塔方向的集结仍在继续,但士气低落,装备陈旧。我军的新型装备将在战场上形成代差优势。
海军部长萨镇冰表示:虽然海军主力尚在建设,但新建的扬威级护卫舰已开始在近海巡逻,确保后勤航线安全。
内政总理孙文最后发言:内政部已做好接收收复地区的准备,行政人员、救济物资都已到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溥仪皇帝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他的目光扫过那片即将被战火覆盖的土地,声音沉稳而有力:
百年屈辱,终将洗刷。故土新归,就在今朝!
他转身面对众臣,一字一句地说道:
传朕旨意!行动,按计划执行!朕在紫禁城,静候诸君捷报!朕要亲眼看着帝国的龙旗,飘扬在北海的上空!
旨意传出,帝国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无数的士兵开始最后的战前准备,坦克发动机开始轰鸣,战机的螺旋桨开始旋转。在乌尔莫夫卡前线,傅作义看着怀表,等待着总攻时刻的到来。
全体注意!他通过电话向各部队下达命令,按照预定计划,炮兵准备进行火力准备!
阵地上,炮兵们调整着射击诸元,装填手将沉重的炮弹推进炮膛。步兵们检查着装备,刺刀在夕阳下闪着寒光。
这场决定北疆命运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帝国的利剑已经出鞘,直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