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华头往前探去,凑到了话筒前。
【one Night in 北京!】
就这一句,全场像被一道闪电劈开,积蓄已久的情绪轰然引爆。而陈如华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叙述里。
陆洪渊也眼珠子要掉在地上了。
“我去!这什么歌?第一句就这么高?这后面怎么唱?”
这时舞台背后的大屏幕,适时地亮起。不是现代的霓虹,而是水墨晕染开的紫禁城角楼、白雪覆盖的胡同、在风中摇曳的宫灯。影像沉默地流动,与他沧桑的吟唱交织,将那个藏在摩天大楼缝隙里的、古老的京都,瞬间拉到了每个人眼前。
北京是京都的别称,反而有种既视的沧桑和厚重,所有人一听都懂这首歌在唱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百花深处这名字太美,美得像一个容不下现实触碰的幻梦,却又想起小时候的胡同巷子,透着一股子亲切。陈如华高亢的歌声里,也正充满了这种寻梦不得的彷徨与温柔。
就在这时,音乐悄然变了。激烈的电吉他、贝斯和鼓点如潮水般涌入,民乐老师的板鼓和小锣打的飞起。而更震撼的,是那高亢入云的京剧花旦唱腔,毫无预兆地撕裂了现代的旋律。
【人说百花地深处,
住着老情人, 缝着绣花鞋。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这段副歌,就这么四句话。】
一面是摇滚的激越,一面是戏曲的婉转,一面是男人的沧桑诉说,一面是女声的幽怨泣诉。
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两种极致的情感,在同一个舞台上猛烈地碰撞、交融。
台下的观众疯了,他们感觉到头皮发麻,身如电击,一股电流从两副腰子产生,然后直冲脑门,一瞬间感觉泥丸宫都特么打通了,就差一本《他化自在法》,就可以筑基了。现场观众不自觉地挥舞着手臂,形成一片沸腾的海洋。整个一号演播厅,仿佛在进行一场集体的、盛大的宣泄。
间奏时,陈如华终于抬起头,看着台下那片欢腾和舞动的双臂,嘴角有了一丝浅浅的笑意。这是他这辈子梦寐以求的演出效果,是他作为一名歌手的最重要的意义。
【one Night in 北京!
你可别喝太多酒,
走在地安门外,
没有人不动真情。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把酒高歌的男儿,
是北方的狼族!】
再一次的花旦的唱腔,唱响着高潮。全场的气氛再一次热烈起来,连同嘉宾和评委在内,几乎已经没有人是坐着的了。
陆洪渊四十来岁的人了,也激动地站了起来:“我说这首歌主歌就起这么高的调,副歌和高潮怎么唱?原来是用京剧!天才!真是天才的想法。”
赵嫣然今天穿着典雅带着些小性感的修身长裙,此刻却是踩着高跟鞋,举着双手欢呼着。
五十多岁的王大艺,两只手高高举起,做出了摇滚的手势。
就连这次比赛一直摆出高冷人设的阚丈星,此刻都在挥舞着手臂。
【人说北方的狼族,
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
穿着腐锈的铁衣,
呼唤城门开, 眼中含着泪。
喔! 我已等待了千年
为何城门还不开?
哇! 我已等待了千年,
为何良人不回来?】
当最后一段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人跟唱起来了。这跟唱如同一种强大暴力的丧尸病毒一般,快速地传染开来。现在的观众已不再是满足于聆听,而是一种宣告,一种共鸣。每个人都在歌声里,填入了自己的故事,那些在一个巨大城市里经历的爱与别离,渴望与失落,坚守与流浪。
在座的各位,大多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他们对于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有着别样的情怀,也有些深刻的认识。这座城市让他们经历困苦,经历迷茫,经历彷徨,经历悲欢离合,也经历友情和爱情。
在这首歌里,他们仿佛找到了所有人对这座城市的共同认知。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触动了伤心的魂。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地安门。
不想再问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归来嘛。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脸,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此刻的全场变成了巨大的合唱。两千个声音,用不同的音准和情感,齐声嘶吼着!
【one Night in 北京!
one Night in 北京!
one Night in 北京!】
歌曲在最后一句反复吟唱中逐渐加强,又缓缓消散。当所有乐声戛然而止,陈如华放下吉他,站起身,向着沸腾的全场深深鞠躬。
现场的所有人:主唱陈如华,伴奏的苏晚鱼和束茂青等人,民乐老师们,评委们,嘉宾们,主持人和观众,还有节目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此刻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脸上还带着兴奋的潮红。
陈如华咬着下嘴唇,举起右臂,握紧着拳头。朝着鱼舟的方向,轻轻挥舞了一下。仿佛在说:“鱼老师!我没有辜负你的这首歌!”
鱼舟微笑着朝他点点头,表示对他的认可。
过了好一会儿,全场才响起了第一声掌声,随之而来的是如雷的掌声,还有欢呼声和口哨声!
经久不息,仿佛众人还想延续这份痛快舒畅的感觉。
但比赛终究是比赛,两位主持人也是面色激动地上台,而苏晚鱼他们这些伴奏无声无息地退入了幕后,这是陈如华的舞台,这是陈如华的比赛,他们能全力支持,但不能去抢陈如华的风头,尤其是苏晚鱼。
直到主持人都站在陈如华身边半分钟了,掌声和欢呼声还是此起彼伏。
陈如华双手合十以示感谢,也代表着演出已经结束,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