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 > 第430章 她连告别都懒得说,那我们就当她还在打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0章 她连告别都懒得说,那我们就当她还在打盹

清晨的光斜斜地洒进窗台,林小满睁开眼,习惯性地望向那面墙。

藤椅浮雕静静嵌在水泥里,像一段凝固的时间。

她没动,只是等着——果然,一滴露水悄然凝聚在石纹凹陷处,晶莹剔透,像是从梦境深处渗出的呼吸。

它缓缓滑落,不偏不倚,坠在她的唇边。

她轻轻舔掉,舌尖微凉,心却暖了。

这已经不是第几天了?

她记不清。

自从那天广播里响起那声慵懒的翻身,自从全世界的枕头开始发热、被角自动上卷,她的生活就多了一个仪式:接住那一滴“早安”。

起初她还会愣住,会盯着那片本该枯死在课本里的藤叶发呆——它是怎么活过来的?

又是怎样一夜之间钻进墙体,长成这张空荡荡的小椅子?

但现在她不再问。

有些存在,不需要解释。

就像风拂过草尖,就像梦里有人轻拍你的肩说“辛苦了”,你不会去查证它是否真实,你只记得那种被温柔托住的感觉。

而今天,露水没来。

林小满眨了眨眼,伸手摸向浮雕。指尖触到的那一瞬,她笑了。

温的。

不是阳光晒的温,是内里渗出来的、像刚被人躺过留下的余热。

她把掌心贴上去,仿佛能听见一声极轻的哼唱,混着遥远记忆里的空调嗡鸣和薯片包装袋窸窣声。

“你终于学会打招呼了?”她小声说,“不用再藏在露水后面了。”

窗外,晨雾未散,整座城市还在缓慢苏醒。

但在这栋老居民楼的阳台上,一片新抽的藤蔓正悄悄沿着墙壁攀爬,每节茎秆的弯曲弧度,都像极了一张微型躺椅的轮廓。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梦屋”内,小瞳赤脚走在柔软的地衣上。

这里是休憩文明的核心庇护所,没有警报,没有训练场,只有无数张高低错落的藤椅、吊床与软榻,供疲惫的灵魂随意栖息。

墙上投影着全球睡眠质量实时图谱,波纹平稳如呼吸。

她忽然停下。

角落那张婴儿专用藤椅上,一个刚满月的孩子正挥舞着小手,嘴里咿咿呀呀。

然后,清清楚楚地,吐出第一个音节:

“签。”

小瞳怔了一下。

不是“妈”,不是“啊”,也不是基地里最常见的“饿”。

是一个字——完整、清晰、带着某种宿命般的笃定。

她没掏出记录仪,也没启动文明存档程序。

只是拿出私人终端,默默录下三秒视频,上传至内部网,配文仅一行字:“语言的起点,是安心。”

三小时后,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统计报告:昨日全球新生儿首次发音中,“签”字出现率高达87%。

其余为零散元音或无意义呢喃。

她看了一眼,删了。

数据不该定义奇迹。

更何况,这根本不算意外——自从第七日全球集体签到之后,人类潜意识里就埋下了一种新的本能:信任休息,胜过挣扎;相信沉默,胜过呐喊。

当晚,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在梦中见到了那个身影。

模糊,纤细,穿着宽松的居家服,头发乱糟糟扎成一团,一边打哈欠一边走近摇篮。

她们听不清她说什么,但能感觉到她手掌落下时的温度,像晒透的棉被盖在身上。

她哼着一首不成调的歌,断断续续,旋律懒得出奇,却是《别在意》的副歌片段。

醒来时,婴儿睡得格外安稳,尿布都没换一次。

而在北方寒城最深的地堡厨房里,陆星辞正搅动着一锅翻滚的火锅汤底。

红油翻涌,辣香四溢,但他嘴角却没有笑意。

他故意放多了苦瓜,又误加了盐块,半锅汤苦涩难咽,另一半咸得发齁。

这是惩罚,也是试探。

“你以前总嫌弃我不会吃。”他夹起一片发黑的牛肉,对着对面那张空藤椅说话,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说什么‘食材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折磨的’……现在我不听了,让我自己糟蹋完。”

话音落下,锅面忽地一颤。

一朵由红油凝成的花悄然浮现,旋转半周,随即融化。

整锅汤的颜色、气味、温度,在一瞬间回归平衡——正是她最爱的那种风味:微麻不呛,鲜香回甘,入口顺滑如春水。

陆星辞没抬头,也没惊讶。

他只是夹起那片肉,吹了吹,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最后望着空椅笑了笑:“你连纠正都懒得动手,是信我迟早会懂?”

就在这一刻,全球所有正在做饭的人,灶火齐齐跳动了一下。

像是谁轻轻吹了口气,又像是一双无形的手,在万千厨房间游走,抚平了焦糊的边缘,唤醒了沉睡的香气。

没有人看见她。

但她从未离开。

夜深时,林小满坐在窗前写日记。笔尖顿了顿,她在最后一行写下:

“她说她要躺平到底,可我们都知道,她其实一直醒着。”无需修改

林小满合上日记,手指在封皮上轻轻摩挲。

窗外的藤蔓又长了一寸,晨光透过叶缝,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就像某人翻身时压出的褶皱。

她突然站起身,走到阳台中央,深吸一口气,对着空荡荡的风说了一句:“苏凉月,我替你躺会儿。”

声音不大,但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起初没人当真。

孩子们笑她着了魔,老人们说这小姑娘太累了,想偶像想疯了。

但林小满不在乎。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有没有人听见,她每天清晨都会重复这句话。

她甚至在社区公告栏贴了一张手绘海报,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她说她要休息,那我们替她歇着。”

第七天,怪事发生了。

南方边境的七座城市——从废墟中重建的滨海城到高原孤岛上的雪脊堡——几乎在同一时刻,监测系统捕捉到异常数据:所有入睡者进入深度睡眠的脑电波时间平均缩短了47%,快速眼动周期延长,梦境清晰度提高了300%以上。

更诡异的是,那些在睡前轻声说出那句话的人,醒来后精神焕发,连旧伤都在慢慢愈合。

而最离谱的,是北线战区的老兵王铮。

他曾是守夜军团的尖刀战士,在末世来临前就听说过“休息文明”的传说。

他不信神,只信枪。

但那天晚上,他在哨塔执勤时,战友拉着他的耳朵灌了一句:“试试嘛,反正不费事儿。”他翻了个白眼,嘟囔了一句“苏凉月,我替你躺会儿”,就倒头睡了。

第一晚,梦里有风吹过。

第二晚,听到薯片袋沙沙作响。

第三晚,闻到了久违的火锅香味。

第七晚,他见到她了。

她穿着褪色的家居服,翘着脚坐在一把悬浮在半空的藤椅上,头发乱得像鸟窝,手里抛着一包辣条。

她冲他眨眨眼:“谢了,兄弟,辛苦你多撑几天。”

王铮猛地惊醒,心跳如鼓。但当他伸手去摸枕边——

一包红梅辣条静静地躺在那里。

包装完好,生产日期是:末世前三年五月十七日。

他颤抖着撕开,尝了一口。

辣味混合着陈年油脂的味道在舌尖炸开,又咸又呛,但却让人热泪盈眶。

他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像个迷路多年终于找到家的孩子。

消息传开,全网炸开了锅。

有人质疑是伪造的,有人申请查验物资链,结果层层追溯,这包辣条根本不在任何数据库里。

它就像凭空出现的,只为完成一场迟到的交接。

小瞳得知后,没说话。

她走进尘封已久的档案馆,在原本供奉“文明火种碑”的地方,挂上了一块粗糙的木牌。

字迹潦草,但却斩钉截铁:

“此处不存神,只存信任。”

那天晚上,全球广播突然自动开启。

没有警报,没有通知,只有一段断断续续、带着鼻音的呼噜声,轻得就像谁在梦里翻了个身。

陆星辞正靠在藤椅上看星星,听到广播愣了一下,随即轻声笑了起来:“你连睡相都懒得掩饰了?”

话音刚落,风穿过花园,藤蔓轻轻摆动。

所有的藤椅——从地下基地到高空浮岛,从沙漠绿洲到极地冰原——同时轻轻晃动了一下。

仿佛千万人同时打了个哈欠,又被某种无形的温柔托住。

那一刻,地球上每一个刚闭上眼睛的人,枕头都微微发热。

这不是错觉。

那是有人正从梦中起身,把位置让给了他们。

——那张藤椅,空了。

但每个人的呼吸,都压出了一片——

属于她的,暖乎乎的凹陷。

签到提示无声地响起,像风拂过耳畔,像笑声藏进月光,像一句从未说出口的低语,悄然滑入了亿万灵魂的深处:

“早安,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