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技术总监周明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手指在桌面上不停的敲打着。

突然,他开口问道。

“叶副市长,您刚才提到园区新能源材料项目的技术壁垒,我注意到你有提到与高校联合研发的,请问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后续量产阶段如何保障技术稳定性?”

“会不会出现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这个问题尖锐而专业。

会客室内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叶凡身上。

陈明董端起茶杯,却没有喝。

眼神里带着几分暧昧的审视。

“这正是他特意交代周明抛出的问题,既要考察项目硬实力,更要试探这位年轻副市长的专业素养。”

叶凡没有丝毫慌乱。

嘴角反而勾起一抹从容的弧度。

抬手切换到ppt的下一页。

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份详细的合作协议框架图。

“周总监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也是我们前期重点攻克的核心环节。”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各位领导请看,这是我们与黔州大学材料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说到这里,他短暂的停顿一下,目光快速的扫视了一圈。

接着继续说道。

“实验室常驻5名教授、12名博士研究生,专门负责量产阶段的技术迭代与问题排查,目前已完成3轮中试,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2%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他顿了顿,指尖指向框架图中的核心条款。

“其次,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在合作初期就签订了《共同所有权协议》,明确专利成果由园区与高校共同持有,且约定高校仅保留科研使用权,不得单独授权第三方使用。同时,我们已为核心技术申请了国际pct专利,覆盖欧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从法律层面杜绝了纠纷风险。”

周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那生产成本呢?

新能源材料行业对上游原材料依赖度极高,园区如何控制成本波动,确保项目盈利能力?”

“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叶凡切换到供应链分析页面,图表上清晰标注着原材料产地与运输路线。

“就在我们邻省川渝市就有两家国内顶尖的稀土原料生产企业,我们通过签订长期战略采购协议,将原材料采购成本压低了15%;同时,园区自建了物流仓储中心,依托黔渝铁路货运枢纽,运输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8%。更重要的是,我们引入了智能化生产设备,将单位能耗控制在国家标准的70%以下,综合成本优势显着。”

他抬手示意,屏幕上随即跳出一组动态数据。

“这是上个月的中试成本核算报告,即便按照当前原材料市场最高价测算,项目毛利率仍能保持在40%以上,完全具备市场竞争力。”

陈明眼中的审视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认可。

他放下茶杯,轻声对身旁的投资总监低语了几句,后者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

赵宇书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动声色地朝叶凡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没想到叶凡不仅对项目全局了如指掌,连种种专业细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全,这份能力,远超同龄干部。”

他心里默默的为自己这个不能公开的儿子感到欣慰。

叶凡没有沉浸在暂时的认可中。

继续讲解智能农业装备项目。

“相较于新能源材料的技术密集型属性,智能农业装备项目更侧重市场落地与社会效益。目前我们已研发出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播种机、无人机植保系统等6款产品,通过与周边区县农业合作社合作,完成了2000亩示范田种植,粮食亩产平均提升18%,每亩节省人工成本300元以上。”

他切换到农户反馈视频。

屏幕上出现了几位农民淳朴的笑脸,对着镜头讲述着智能装备带来的改变。

“项目落地后,我们计划建设年产5000台(套)的生产基地,除了满足本地需求,还将辐射西南地区山地农业市场。更重要的是,生产基地将优先招聘周边贫困村劳动力,目前已有1200余人报名,其中脱贫户占比达78%。”

说到这里。

叶凡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动容。

“在座的各位领导可能不知道,黔东山区曾是省级贫困县集中区域,我刚到园区时,看到不少老人孩子守着贫瘠的土地艰难度日,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也是我们坚持发展智能农业装备的初衷——不仅要做赚钱的项目,更要做惠及民生的项目,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落到老百姓手里。”

陈明董事长放下了手中的笔,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他走过无数个园区。

听过无数次项目汇报。

大多是堆砌数据、吹嘘前景,像叶凡这样既懂专业、又有情怀的干部,实属罕见。

“叶副市长,”

陈明忽然开口。

“我再问一个题外话,据我了解,黔东园区成立时间不长,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还在完善阶段,华宇如果入驻,如何保障项目快速落地?

会不会出现‘签约即停工’的情况?”

这个问题直击园区发展的痛点,连赵宇书记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毕竟园区成立仅一年,部分配套设施确实还在建设中。”

叶凡一点没有紧张,他随即点开另一个文件夹。

“陈董的顾虑我能理解,不过请陈董放心。”

此时屏幕上展现出一张园区规划动态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已建成、在建和待建区域。

他的鼠标在图上熟悉的移动着。

“目前园区核心区域的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七通一平’设施已全部竣工,完全满足项目落地需求;

职工宿舍、食堂、商业配套等生活设施,将在三个月内交付使用;

至于物流、研发等增值配套,我们已与顺丰等多家物流、黔州科创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可随时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