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家族之星际指挥官 > 第227章 尘封的星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私人通讯器,就在这片喧嚣与内心的寂静形成尖锐对比时,发出了一阵极其轻微、却设定为最高优先级的震动。屏幕上显示的名字,让他微微一怔——陈远山教授。

陈远山,联盟远古文明研究所的泰斗,也是已故首席科学家李琟博士的挚友。一位年近古稀、脾气有些古怪,却对失落文明的知识有着近乎痴迷执着的老学者。自从星萤沉睡后,陈老偶尔会送来一些关于意识领域或古代医疗技术的晦涩论文摘要,虽大多不适用,但王晨星始终感念这份心意。然而,如此紧急的最高优先级联络,还是第一次。

王晨星按下接听键,全息投影中立刻出现了陈远山教授那张布满皱纹、却因激动而泛着红光的脸庞。他的银发有些凌乱,眼神中闪烁着一种王晨星许久未见的、近乎狂热的火焰。

“指挥官!王指挥官!请您务必、立刻来研究所一趟!地下三号档案库!单独来!”老人的声音因急促而有些沙哑,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是关于……是关于星萤女士可能性的重大发现!是‘织星者’!我们找到了‘织星者’的线索!”

“织星者”三个字,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穿透了王晨星麻木的神经。这是一个在考古学界如雷贯耳、却又虚无缥缈的名字,一个早已湮灭在时间长河中的、传说级的超远古文明。它们留下的遗迹少之又少,每一处都蕴含着超越现代科学理解的技术和哲学思想。

没有任何犹豫,王晨星立刻改变了方向,乘坐专属的高速穿梭艇,悄无声息地驶向了位于城市边缘、被重重安保措施保护的远古文明研究所。

研究所的地下三层,是最高保密级别的核心档案区。这里的空气带着纸张、尘埃和某种特殊防腐剂混合的冰冷气味。巨大的书架直抵穹顶,存放着无数以各种介质(从石刻到量子晶体)记录的、来自不同灭绝文明的遗产。光线昏暗,只有感应灯随着人的脚步次第亮起,又在身后悄然熄灭,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隧道里。

陈远山教授早已在档案库最深处的一间独立分析室内等候。他穿着白色的研究服,站在一张巨大的、布满复杂纹路的合金分析台前。分析台上方,悬浮着一块巴掌大小、颜色暗沉、边缘不规则的石板碎片。它看起来毫不起眼,像是从某块更大的石碑上剥落下来的,表面覆盖着极其细微、肉眼难以分辨的螺旋状纹路和无法理解的符号。

分析台周围,数台高精度的激光扫描仪和能量场探测器正对着石板工作,将捕捉到的数据实时投射到四周的光屏上,形成不断流动、变幻的立体模型和瀑布流般的解码信息。

“指挥官,您看!”陈远山看到王晨星进来,立刻激动地迎上前,指着那块悬浮的石板,“这是三年前,一支探险队在‘遗忘星域’边缘,一个即将崩溃的微型黑洞引力阱附近发现的!差点就永远消失了!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动用了最新的量子语义破译矩阵,才勉强解读出表层信息的冰山一角!”

王晨星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那块古朴的石板上。他走近几步,能感受到从石板上散发出的、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古老的能量波动,仿佛跨越了亿万年时空的低语。

“这是什么?”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压低,仿佛怕惊扰了这份沉睡的古老。

“这是一份星图碎片!‘织星者’文明留下的星图!”陈远山的声音带着颤抖,“但不是我们理解的坐标图!它更像是一种……一种概念性的指引,一种需要用‘心’去感应的地图!”

他操作着控制台,光屏上的图像迅速放大、重组。那些细微的纹路在超高分辨率下,显现出令人惊叹的复杂性,它们并非刻痕,而更像是某种能量回路自然形成的结晶结构。符号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兼具几何美感与生物形态的文字。

“根据破译,”陈远山指着光屏上跳动的译文,“这份星图指向一个被称为‘生命织锦’的领域。传说那里并非一个具体的星球或星系,而是一个……一个由纯粹意识能量和宇宙本源法则交织成的‘维度’或‘状态’。”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近乎神圣的光芒:“古老的记载描述,‘织星者’并非建造者,而是‘编织者’。他们能理解并操纵生命意识的‘经纬线’,能够‘修复’因创伤或疾病而断裂、混乱的意识结构,甚至传闻能触及意识的‘本源’,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重构’或‘唤醒’。”

王晨星的心脏,在那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停止了跳动。修复意识?唤醒?这些词语,像重锤一样敲击着他沉寂已久的心房。但他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传说,神话这太虚无缥缈了。

“陈老,”王晨星的声音依旧沉稳,但仔细听,能察觉到一丝极力压抑的波动,“这终究是传说。‘织星者’是否存在尚且存疑,更何况是这种近乎神迹的能力。有更具体的坐标或者技术原理吗?”

陈远山摇了摇头,花白的头发随之晃动:“没有具体的坐标。星图的指引方式很抽象,它更像是一把‘钥匙’的概念,需要持有者具备特定的‘共鸣’才能感应到路径。至于原理记载语焉不详,只提到了‘以情为线,以念为梭,织补魂灵之残缺’。”他苦笑一下,“听起来像诗歌,远非科学描述。”

分析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声。希望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

王晨星久久地凝视着那块星图碎片,目光仿佛要穿透石板的表面,看到其背后隐藏的真相。数年来的绝望等待,无数次的希望燃起又破灭,让他本能地对这种“可能性”产生怀疑和抗拒。这会不会又是一次镜花水月?一次将巨大精力投入虚无的徒劳?

然而,当他想到维生舱中星萤那苍白而平静的面容,想到那无数个夜晚无声的倾诉,想到那份深埋心底、从未熄灭的渴望……他明白,自己无法忽视这丝微光,无论它多么微弱,多么不确定。

“可能性有多大?”他最终问道,声音低沉。

陈远山教授坦诚地看着他:“指挥官,恕我直言,基于现有信息,成功率无法估算,甚至可能无限接近于零。‘生命织锦’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的形式远超我们想象,充满未知的危险。这更像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指引,而非技术路线图。”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但是,这是数年来,我们找到的唯一一个,在理论上与‘意识修复’直接相关的、并且其描述与星萤女士状况可能存在关联的线索。是唯一一个,跳出了我们现有科学框架的‘可能性’。”

唯一。

这个词,重重地落在了王晨星的心上。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块古老的星图碎片。在昏暗的光线下,那些细微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如同星辰般缓缓流转,散发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息。

理性在警告他风险,但内心深处某种沉寂已久的东西,却被彻底点燃了。那是一种超越理智的冲动,一种宁愿追逐渺茫的希望,也不愿在绝望的等待中沉沦的决绝。

他伸出手,指尖并未接触石板,而是悬停在它上方几厘米处。他闭上眼,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全部的精神去感受。恍惚间,他似乎真的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温暖的牵引力,如同风中残烛,却顽强不息。

他睁开眼,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已被一种近乎燃烧的坚定所取代。

“把所有破译资料和星图碎片的扫描数据,传送到我的私人加密数据库。”他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权威,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截然不同,“这件事,列为最高机密。陈老,感谢您……和您的团队。”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分析室。步伐依旧沉稳,但背影却透出一种一往无前的决绝。

那块尘封的星图,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虽然微小,却已在王晨星的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一个疯狂而遥远的计划,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悄然成形。通往“生命织锦”的旅程,无论多么艰险,无论希望多么渺茫,他都必须去尝试。

联盟总部的顶层,指挥官私人官邸的书房,此刻像一座悬浮在繁华都市上空的孤岛。夜已深,人造月亮的光芒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滑的地板上投下清冷的光斑。窗外,“新希望”城的万家灯火如同倒悬的星河,流淌着不眠的喧嚣与活力。然而,这间书房内部,却被一种近乎凝固的沉寂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