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家族之星际指挥官 > 第236章 第一次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想法大胆而疯狂。但在这片不按常理出牌的星域,常规的航行方式已然失效,或许只有这种非常规的、充满风险的方法,才是唯一的出路。

王晨星听取了详细的汇报。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相信这种基于模糊解读的、指向危险区域的指引,还是继续在相对安全的空域徘徊,等待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清晰路径”?

他看着科学家们疲惫但充满探索热情的脸庞,看着导航官眼中对未知挑战的跃跃欲试,也感受到了全舰队停滞不前的焦虑。

“制定详细方案,进行最高级别的模拟推演。”王晨星最终下令,“如果模拟结果显示可行性超过阈值,我们就尝试沿着这条‘星图的指引’前进。”

他明白,从现在起,他们的航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再是简单的点对点移动,而是跟随一份古老而神秘的“乐谱”,在宇宙这个复杂的乐器上,弹奏出一曲充满风险的航行之歌。他们必须学会“倾听”星图的低语,“感受”空间的脉搏。

“寻萤号”在相对平静的空域短暂休整后,科学和导航团队基于对远古星图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一条大胆的航行建议:前往一个被标记为“可能路径”的区域,该区域在实时星图上对应着一个小型黑洞的引力影响区边缘。理论模型显示,这片区域的空间曲率可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褶皱”,如果能精确切入,或许可以利用其作为“引力跳板”,实现一次高效的短距离跃迁,从而快速脱离当前这片险恶的“宇宙疤痕区”。

这个方案风险极高,但也是目前唯一看似可行的前进方向。王晨星在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模拟推演和风险评估后,最终批准了这次行动。全舰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飞船小心翼翼地调整航向,如同一位潜行者,开始向目标区域靠近。随着距离的拉近,舷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诡异的变化。远处的星光出现了轻微的扭曲,如同透过晃动的水面观看。飞船的传感器捕捉到越来越强的引力辐射和空间曲率读数。一切都在预示着,他们正在接近一个拥有巨大质量的可怕天体。

“保持航向,速度降至临界值以下。护盾能量提升至百分之八十,重点防护舰首和腹部。”王晨星的声音在舰桥响起,平稳而清晰,但紧绷的下颌线透露着他内心的警惕。

飞船缓缓滑入预定的航道,一切都按照模拟的轨迹进行。然而,深空的险恶,往往就隐藏在最精密的计算之外。

就在“寻萤号”即将抵达预定切入点的前一刻,异变陡生!

“警报!检测到超高强度引力剪切力!来源……来源不明!不是来自黑洞本身!”传感器官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

主屏幕上,一个之前从未被探测到的、极其微小但密度极高的物体,如同幽灵般突然出现在飞船的侧舷极近处!它可能是一颗被黑洞引力撕裂后高速抛射出的中子星碎片,或者是一个原初黑洞的微型奇点,其引力场在近距离下变得异常恐怖和集中!

这个“引力暗礁”的出现,完全超出了传感器之前的探测范围和模型的预测能力!

刹那间,一股无形的、狂暴的力量猛地攫住了“寻萤号”!飞船厚重的合金装甲发出了令人牙酸的金属呻吟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捏住!整个舰体剧烈地颤抖、扭曲,偏离了预定轨道,被强行拖向那个致命的引力源!

“护盾过载!能量水平急剧下降!百分之六十……四十……二十!”工程官玛拉的声音从引擎舱传来,夹杂着警报的尖啸和能量导管爆裂的噼啪声!

“左舷推进器失效!姿态失控!”

“结构应力报警!舰体中部框架出现裂痕!”

“内部重力模拟器失效!非固定物品抛飞!”

刺耳的警报声瞬间响彻全舰!红色的应急灯疯狂闪烁,将舰桥映照得如同炼狱!巨大的过载力将没有系安全带的船员狠狠甩向舱壁,仪器台上火花四溅,部分屏幕瞬间黑屏!飞船内部传来了金属断裂和管道破裂的可怕声响!

这是“寻萤号”启航以来,遭遇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一线的危机!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王晨星的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的身体被安全带牢牢固定在指挥席上,尽管巨大的力量将他死死压在座位上,但他的眼神却锐利如鹰,大脑在瞬间分析着潮水般涌来的混乱信息。

“所有人员系紧安全带!非关键岗位人员进入紧急避险状态!”他首先下达了保护人员的命令,声音穿透了警报的喧嚣。

“玛拉!放弃均衡护盾,将所有能量集中到左舷受冲击面!硬抗!”他对着通讯器吼道,做出了一个反直觉但正确的决断——在护盾全面崩溃前,集中力量保护最脆弱的部位。

“凯德!手动操控!右舷推进器全功率反向喷射!抵消旋转力矩!姿态控制喷口,序列点火,稳定船身!”他转向导航席,下达了极其精细的操控指令。

“鹰眼”凯德脸色苍白,但双手如同焊在了控制杆上,凭借超凡的驾驶技术和直觉,执行着王晨星的命令。飞船在失控的边缘疯狂挣扎,每一次剧烈的晃动都可能导致解体的连锁反应。

“科学官!分析那个引力源的衰减周期!它不可能持续这种强度!”王晨星没有忘记危机的根源。

科学团队在颠簸中死死抓住控制台,拼命分析着传感器传来的、被严重干扰的数据碎片。“指挥官!目标……目标似乎处于周期性脉动状态!引力峰值……可能在十秒后开始衰减!”

“十秒……”王晨星的目光扫过结构应力读数,那代表船体承受极限的红线正在被逼近。“玛拉!准备将引擎动力短暂过载,注入结构强化场!我们撑过这十秒!”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物理法则的残酷角力。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十秒后,正如科学官所预测,那个微型引力源的强度果然开始出现衰减的迹象。

“就是现在!凯德,全力挣脱!玛拉,动力输出!”

王晨星看准时机,发出了决断的命令。

“寻萤号”的引擎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近乎撕裂的咆哮,巨大的推力终于抵消了残余的引力束缚,将飞船从死亡的边缘硬生生地拽了回来!飞船如同受伤的巨兽,踉跄地冲出了那片引力陷阱区域,重新回到了相对稳定的空间。

警报声逐渐平息,但舰桥内一片狼藉,弥漫着焦糊味和压抑的喘息声。

“报告损伤情况。”王晨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初步统计很快出来:左舷护盾发生器严重受损,需要长时间修复;部分外部传感器阵列被毁;舰体结构出现多处轻微裂痕,需要加固;三名船员在撞击中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部分非关键系统暂时失灵。

代价是沉重的,但幸运的是,他们活了下来。

危机暂时解除,但一种更深沉的凝重气氛笼罩了全舰。所有人都亲身体验了深空的冷酷和不可预测性。一次看似周密的计划,却差点因为一个完全未知的、微小的因素而导致全军覆没。

王晨星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向全体船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没有庆祝脱险,也没有指责任何失误,而是冷静地总结了教训:

“刚才的经历,是我们为轻信‘可控风险’付出的代价。它告诉我们,在这片深空,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模型和预测都可能失效。我们必须将警惕性提升到最高级别,对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保持怀疑和准备。这次我们侥幸生还,但好运不会永远伴随。记住这次教训,它比任何模拟训练都更深刻。”

他的话语,如同冰水,浇灭了劫后余生的些许庆幸,让每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前路的艰难。这不是一场浪漫的冒险,而是一场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的生存考验。

“寻萤号”带着伤痕,再次开始了缓慢的航行。

“寻萤号”在经历了第一次危机的洗礼后,如同一位负伤的战士,在深邃的宇宙中缓慢航行,寻找着下一个相对安全的休整点。飞船内部,修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工程师们忙碌的身影和工具敲击金属的声音,构成了航行中不变的背景音。白日的紧张与忙碌过后,当飞船按照预设航线进入惯性巡航状态,大部分船员轮换休息时,一种不同于危机时刻的、更加深沉而持久的压力,开始悄然弥漫。

夜深人静——在深空中,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舷窗外是永恒的黑夜,只有遥远的星辰提供着微弱的光源。舰桥的灯光被调至最低,只剩下必要的仪表盘散发着幽幽的光芒,如同黑暗中沉睡巨兽的呼吸。王晨星没有回到自己的休息舱,而是独自一人留在了指挥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