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202章 新式高炉终建成,炉火纯青耀夜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新式高炉终建成,炉火纯青耀夜空

《劳动积分与赎身条例》的颁布,如同在炎黄城这潭原本死水微澜的池子里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到了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这座新生城池的面貌和内在驱动力。

奴隶营的变化最为显着。以往那种弥漫着的、令人窒息的麻木与绝望,被一种复杂而活跃的氛围所取代。恐惧依旧存在——那根悬挂着磐石头颅的木杆依旧矗立,卫队战士巡逻时皮靴踏地的声音和冰冷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违背规矩的下场。但在这恐惧之上,一种名为“希望”的藤蔓,正顽强地沿着名为“积分”的支架,向上攀爬生长。

工地上,监工们发现鞭子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了。不再需要声嘶力竭地呵斥驱赶,奴隶们自发地加快了搬运石料、夯筑地基的速度。甚至有人开始主动琢磨如何更省力、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比如,几个原本分属不同小队的奴隶,私下商量后,胆怯地向监工提出,是否可以两人一组,用粗木杠抬运更大的石块,这样算下来,全队完成定额的时间能缩短近三分之一。监工将此事上报,石臼与烈山商议后,认为此法确实有效,不仅批准试行,还当场给提出建议的几人以及他们所在的小队,记上了一笔“献策有功”的奖励工分!

消息传开,奴隶们沸腾了!原来,动脑子,想办法,真的能换工分!

从此,各种奇思妙想,哪怕有些显得幼稚可笑,也开始在奴隶中间涌现。有人改进了藤筐的编织方法,使其更耐用;有人在挖掘排水沟时,自发地将其挖成一定的弧度,声称这样水流更畅,不易淤塞(虽然其原理他们自己也不甚明了);甚至有人尝试用不同的泥土混合,想看看能不能做出更结实的砖坯……尽管大部分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但那种被动等待命令、机械劳作的死气沉沉,确实被一种主动寻求改变、渴望被认可的活力所取代。

负责记录工分的几个识字民兵(这是从表现最好的公民和附民中选拔出来,由汪子贤亲自进行“文化扫盲”的成果),顿时成了奴隶营里最受欢迎也最受敬畏的人。他们手中那块刻画着神秘符号(数字和简单姓名代号)的木板,在奴隶们眼中,简直比巫师的骨牌还要神圣。每天收工后,总有奴隶围在公示的木牌前,尽管大多不识字,也要焦急地拉着识字的同伴或凑近听得懂的监工,询问自己今天得了多少分,距离晋升“常奴”还差多少。

那个名叫草根的老奴隶,因为连续多日“安分守己,劳作勤勉”,加上一次主动报告了棚屋一处不稳固的隐患,竟然真的在月末审核中,第一批被批准晋升为“常奴”!当他从烈山手中接过那标志着“常奴”身份的、一块用不同颜色绳索系着的木牌,以及足额甚至略有多余的口粮时,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头,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嘴里反复念叨着:“谢王上!谢首领!小老儿一定更加卖力!一定!”

这一幕,极大地刺激了其他还在“苦奴”等级挣扎的奴隶。晋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真切切发生在身边的现实!而像石爪、夜莺这样有一技之长,或者敢于冒险立功的奴隶,工分积累的速度更是远超常人,俨然成了奴隶中的“明星”和羡慕的对象。

当然,条例的“连坐”和惩罚条款也并非虚设。期间有几个奴隶企图偷藏工具换取食物,被同队之人举报(举报者获得了大量工分奖励),结果不仅本人被重重处罚,扣除所有累积工分,降为最低等的“苦奴”并加重劳役,其所在小队全体成员也被连带扣罚了五日工分。这种“一人犯错,全队遭殃”的机制,迫使奴隶们不得不互相监督,形成了某种内部的约束力,大大减少了偷奸耍滑和破坏行为。

整个炎黄城,就像一架被上了新发条的机器,在各个层面上都开始加速运转。而这一切变化产生的额外“能量”,很大一部分,被集中导向了一个核心项目——位于城池西北角,依托一个小型露天赤铁矿和那条潺潺小溪而建的,新式高温高炉!

这座高炉,倾注了汪子贤大量的“超前知识”(主要来源于他碎片化的现代记忆和胖墩数据库里一些基础的冶金原理图示),以及石臼、巧手带领下的所有工匠、奴隶们数月的心血。

与之前那个简陋的、只能烧制低温陶器和偶尔尝试熔炼一些低熔点金属的地穴式土炉完全不同,这座新式高炉,堪称炎黄城目前的“超级工程”。

它高达近三米,外壳用夯土混合草筋层层夯实,内部则用巧手带着徒弟们反复试验、筛选出来的最耐高温的粘土,掺入磨碎的砂岩粉末,精心塑形并烧制成了坚固的耐火炉衬。炉体呈一个底小肚大、上部略收的粗胖圆柱形,底部设有专门的进风口,连接着由四名奴隶同时踩动的大型皮革风箱——这是汪子贤根据记忆中“水排”或“马排”的原理,因地制宜搞出来的“人排”。虽然效率比不上鼓风机,但提供的风量和风压,已经远超以往用人力的简单皮囊鼓风。

高炉顶部是开放的投料口,一侧开有出铁口和出渣口,结构虽然原始,但已初具后世高炉的雏形。旁边还搭建了配套的、用来预热空气的“蓄热室”(一个用砖石砌筑的复杂迷宫式结构,原理是让炉内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加热其内的碎石堆,然后再将冷空气通过被加热的碎石堆,形成热风鼓入炉中),这是汪子贤为了进一步提升炉温而提出的“黑科技”设想,虽然实际效果有待验证,但至少思路是超前的。

为了建造这座高炉,几乎动员了联盟所有能动员的力量。石臼负责总体协调和石料、粘土供应;巧手带着木工组和陶工组日夜赶工,制作风箱、塑造耐火砖;烈山则调动了大量奴隶和民兵,负责土方工程和材料运输。就连玄巫,也带着人在高炉奠基时,举行了一场颇为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火神”与“金神”的庇佑,保佑此次开炉顺利。

汪子贤几乎是泡在了工地上。他穿着和普通工匠无异的、沾满泥污的麻布衣服,顶着日头,围着那巨大的炉体转悠,时而蹲下身子,用手指抠抠炉壁的硬度,时而凑到风箱连接处,听听有没有漏气的声音,时而又拉着石臼和巧手,对着地上用木炭画的草图争论不休。

“这里!这里的弧度还得再调整一下,要让它更‘流线型’,对,流线型!这样热气才能更顺畅地往上走!”汪子贤指着炉膛内部的曲线,嘴里蹦出些让人半懂不懂的词汇。

石臼皱着眉头,用粗糙的手掌比划着:“王上,这‘流线’……具体是多弯?我们试了好几种,都觉得差不多啊。”

“感觉!要靠感觉!”汪子贤比划着,“就像……就像胖墩的肚子,圆润顺滑,懂吗?”他说着,一把捞起正在旁边试图用爪子扒拉一块亮晶晶石英石的胖墩,把它圆滚滚的肚皮对着炉壁比划。

“哔哔哔!!!”胖墩四爪乱蹬,发出抗议的电子音,头上的华为Logo蓝光急促闪烁,似乎在强烈谴责宿主这种不经过它同意就把它当教学模具的行为。“宿主大大!本系统的仿生外形设计遵循最优空气动力学和美学原则,不是用来给你比划炉子弧线的!这是对高级人工智能生命体的不尊重!能量补偿!必须能量补偿!”

“好好好,补偿补偿,晚上给你加餐,多烤一块肉,行了吧?”汪子贤敷衍地拍了拍胖墩的脑袋,把它放回地上。

胖墩落地,不满地用屁股对着汪子贤,小尾巴甩得啪啪响,但电子眼却偷偷瞟向炊烟方向,似乎在计算那块“补偿肉”的大小。

巧手在一旁忍着笑,仔细看了看胖墩的体型,又看了看炉壁,若有所思:“王上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果这里做得更圆滑一些,可能……会更舒服?”

汪子贤一拍大腿:“对嘛!就是这个意思!炉子舒服了,火才烧得旺!赶紧的,趁还没完全干透,再修整一下!”

就在这种忙碌、嘈杂、时而有些鸡飞狗跳的氛围中,高炉的建设进入了最后阶段。奴隶们为了争取“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奖励工分,干活格外卖力。砌筑炉体的奴隶小心翼翼,确保每一块耐火砖都严丝合缝;踩动风箱的奴隶喊着号子,节奏整齐划一;运送矿石和木炭的奴隶更是络绎不绝,在高炉旁堆起了小山。

终于,在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所有准备工作就绪。

高炉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矗立在渐渐暗淡的天光下。炉体已经彻底干燥,投料口堆满了精心挑选、砸成合适大小的赤铁矿石和作为燃料、同样敲成块状的硬木炭。巨大的皮革风箱由八名最强壮的奴隶负责(四人一组,轮换操作),蓄热室的碎石堆也已经用小火烘烤了整整一天,确保其充分预热。出铁口和出渣口用湿泥暂时封住。

炉台周围,围满了人。核心层的烈山、石臼、巧手、玄巫自然在场,他们的脸上混合着紧张、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负责操作的工匠和奴隶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最后的命令。更外围,则是一些被允许前来观摩的公民、附民,以及少数因为表现优异而被特许前来“感受荣耀”的工奴代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高大的炉体,以及站在炉前,那个穿着脏兮兮麻布衣、却仿佛自带光圈的年轻人身上。

汪子贤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炭火和一种莫名的焦灼气息。他感觉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这座高炉,不仅仅是一座冶炼设施,更是他将脑海中的“文明蓝图”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成功了,炎黄城将真正步入金属时代,生产力将迎来质的飞跃;失败了,不仅数月心血白费,更会严重打击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甚至可能动摇他“启明王”那带着神秘色彩的光环。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脚边的胖墩。胖墩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没有像往常一样搞怪,而是安静地蹲坐着,抬着圆圆的脑袋,电子眼闪烁着微光,额头的华为Logo散发着稳定而柔和的蓝色光晕,仿佛在无声地给予支持。

“胖墩,”汪子贤低声问道,“系统模拟的成功率有多少?”

“哔——正在根据现有材料参数、炉体结构数据、操作流程规范性进行综合演算……”胖墩的电子音也压低了一些,“排除不可控人为因素及未知材料变异,理论成功率为……67.4%。温馨提示:蓄热室效率为最大不确定变量,首次运行可能存在效能折扣。”

百分之六十七点四……不到七成。汪子贤舔了有些发干的嘴唇。这个概率,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足够赌一把了!

他转过身,面向众人,脸上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慵懒和无限自信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一丝紧张从未存在过。

“各位!”他的声音在暮色中传开,“忙活了这么久,喂饱了这么多蚊子,就看今天这一哆嗦了!咱们炎黄城能不能从此告别啃石头棍子的原始生活,就看这大块头争不争气了!”

他这略带调侃的语气,让原本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人群中甚至响起几声低低的窃笑。

“现在,我宣布,”汪子贤神色一正,朗声道,“炎黄城一号高温高炉,首次点火——开始!”

命令下达!

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匠,用长长的火把,从炉顶的投料口,点燃了炉膛内铺垫的引火物。干燥的茅草和细柴瞬间被引燃,发出噼啪的脆响,橘红色的火苗开始跳跃。

“鼓风!”石臼大声吼道。

负责风箱的八名奴隶齐声呐喊,肌肉贲张,奋力踩下踏板!巨大的皮革风箱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呼——嗬——”声,通过泥塑的管道,将气流猛烈地送入炉底进风口。

起初,炉内只是冒出滚滚浓烟,夹杂着火星。但随着风力的持续注入,浓烟逐渐变淡,火光越来越亮,从投料口看下去,炉膛深处已经变成了一片炽热的橘红!

“加炭!少量多次!”巧手紧盯着炉火,指挥着投料的奴隶。

一筐筐木炭被小心地投入炉中。炭块落入高温区域,迅速被点燃,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和更高的热量。炉体的温度开始明显升高,站在数米之外,都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热浪。

“加大风量!蓄热室切换热风!”汪子贤紧握拳头,下达关键指令。

风箱旁的奴隶们更加卖力,号子声震天响。另一组工匠则操作着简单的阀门,将鼓入的风从直接吹入炉底,改为先通过那已经被预热许久的蓄热室碎石堆。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投料口内部的火焰颜色。

起初,火焰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几秒钟后,一些眼尖的工匠发出了惊呼!

“变了!颜色变了!”

“更亮了!有点发白了!”

果然,投料口下方的火焰,原本是橘红色为主,此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能量,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更明亮的黄白色转变!火舌的形态也变得更加凝聚、更加狂暴,发出一种低沉的、如同野兽咆哮般的“嗡嗡”声!

炉体周围的热辐射骤然增强,逼得围观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那高大的夯土炉壁,甚至开始隐隐透出暗红色的光芒!

“成功了!热风起作用了!”巧手激动地胡子都在颤抖。他毕生与火打交道,从未见过如此猛烈、如此高温的炉火!

石臼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这火……这火怕是能融化石头了吧……”

烈山虽然对技术细节不甚了解,但也能从那惊人的热力和刺目的光芒中,感受到这股力量的非同小可,他看向汪子贤的背影,眼中敬畏更深。

玄巫更是直接跪倒在地,向着高炉叩拜,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与沟通天地神灵,感谢神恩降临。

汪子贤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兴奋地一挥拳头:“漂亮!胖墩,实时温度估算!”

“哔哔!根据可见光光谱分析及热辐射强度测算,炉膛核心区域温度已稳定超过一千一百摄氏度,并仍在缓慢上升!已达到熔化赤铁矿理论所需温度下限!蓄热室效能发挥预计为设计值的78.5%,超出预期!”胖墩的电子音也带着一丝雀跃。

“好!保持风量!准备投料!”汪子贤意气风发。

早已准备好的、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铁矿石和石灰石(作为助熔剂,这是汪子贤另一个“知识点”的应用),被奴隶们用特制的长柄铁锹(这还是用之前偶尔炼出的少量劣质生铁打造的),小心而均匀地从投料口投入那咆哮的火焰之中。

矿石一进入高温区,立刻被炽热的火焰和炭块包裹。在超过一千一百摄氏度的高温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气氛下,赤铁矿开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人们可以隐约听到炉内传来细微的“滋滋”声,那是矿石被还原、杂质被熔化的声音。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夜色彻底笼罩了大地,但高炉所在的区域,却亮如白昼!那从投料口和炉壁缝隙中透出的、炽白中带着金黄的烈焰,将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流动的光晕。工匠和奴隶们淌着汗水、被映照得通红的脸庞,地面上拖长的、不断晃动的影子,以及那座仿佛在呼吸、在咆哮的火焰巨兽本身,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壮丽、充满力量感的画卷。

这冲天的火光,甚至映红了炎黄城西北角的夜空,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城内尚未休息的居民,无论是公民、附民还是奴隶,都纷纷走出屋棚,望向那奇异而耀眼的光芒,脸上充满了惊奇、敬畏与种种猜测。

“那就是王上造的新炉子?天啊,这火……也太吓人了!”

“听说能把石头化成水!”

“要是真成了,我们是不是就能有更好的斧头、更锋利的矛头了?”

“启明王……果然是有天神相助啊!”

高炉旁,没有人说话,只有风箱沉重的喘息声、炉火狂暴的咆哮声、以及人们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所有人的心都悬着,等待着最终的成果。

不知过了多久,负责观察出铁口的工匠突然大喊:“王上!首领!出铁口有变化!封泥在变红发软!”

汪子贤精神一振:“好!准备出铁!”

几名工匠立刻手持长长的、前端包裹着湿泥的铁钎,严阵以待。另有奴隶抬来了用耐火粘土预先塑好的“砂模”——那是准备用来浇铸条状生铁锭的模具。

汪子贤走到出铁口前,感受着那几乎要将眉毛烤焦的热浪,深吸一口灼热的空气,猛地一挥手:“开炉!”

工匠们用铁钎猛地捅开出铁口被烧得通红的封泥!

一瞬间,仿佛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入口!

一道炽热、粘稠、散发着难以形容的刺目光芒和极致高温的金红色洪流,如同被囚禁已久的火龙,轰然从出铁口中奔涌而出!它沿着预先挖好的、用耐火泥抹平的引流槽,带着一种沉重而威严的气势,哗啦啦地流淌而下,精准地注入到下方的砂模之中!

金红色的液流所过之处,空气都被灼烧得扭曲变形,发出滋滋的异响。飞溅起的细小液滴落在地上,立刻凝固成暗红色的珠粒,散发着余热。那液流本身的光芒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无法直视其核心,只能看到一片流动的、液态的光明,将周围所有人的脸庞、眼眸,都映照得一片金黄!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铁水!是铁水!”

“天神在上!我们真的把石头变成水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匠们、奴隶们、所有的围观者,都激动得跳了起来,相互拥抱,捶打着彼此的胸膛,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石臼和巧手紧紧抓住对方的胳膊,老泪纵横。烈山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嘴角咧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玄巫更是再次跪拜,高呼着无人能懂的神谕。

汪子贤看着那在模具中缓缓凝固、由耀眼夺目逐渐转变为暗红色的生铁锭,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他弯腰,一把将同样在兴奋地转着圈、发出“哔哔哔哔”急促欢快声响的胖墩抱了起来,用力揉了揉它的脑袋。

“看到了吗?胖墩!这就是文明的力量!这就是知识改变世界!”

“哔!检测到高纯度生铁溶液成功产出!冶金科技树分支【高炉炼铁】已点亮!宿主大大推动文明进程,获得文明点数500点!【智慧】属性隐性提升!建议命名此高炉为‘炎黄一号’,以资纪念!”

“炎黄一号?好名字!”汪子贤哈哈大笑,抱着胖墩,看着那依旧在熊熊燃烧、映红夜空的巨大高炉,看着周围欢呼雀跃的人群,看着模具中那象征着力量与未来的暗红色铁锭,豪情顿生。

“从今天起,我炎黄城,正式迈入铁器时代!今夜,炉火纯青,照耀我炎黄前路!所有人,参与此次建炉、点火者,无论身份,统统记录大功,重奖工分!今晚,伙食加倍,有肉!有酒(某种发酵的野果饮料)!”

“启明王万岁!”

“炎黄城万岁!”

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与高炉的咆哮融为一体,直冲被火光映红的云霄。

这一夜,炎黄城无人入眠。那映红夜空的炉火,不仅熔化了的矿石,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野心。而汪子贤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手中,还有一块来自天外的、蕴含着更强大力量的金属,正等待着在这新生的炉火中,绽放出真正属于“神兵”的光芒。

新式高炉“炎黄一号”的成功,如同给整个炎黄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连续数日,高炉都保持着稳定的运行,一炉接一炉质地相对均匀的生铁被生产出来。虽然这些生铁还比较脆,需要经过进一步的锻打、渗碳等复杂工序才能成为实用的工具和武器,但源源不断的金属来源,已经让石臼领导的武器工坊和巧手领导的各种工具制作部门充满了干劲。城内的生产力肉眼可见地提升着,锄头、斧头、凿子等工具的更新换代开始提上日程,民兵们也开始憧憬着换上更锋利、更坚固的铁质矛头和箭头。

劳动积分制在高炉成功的鼓舞下,运行得更加顺畅。奴隶们为了争取参与后续铁器加工、获取更高奖励工分的机会,表现越发积极。整个城池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局面。

然而,汪子贤的心思,早已飞到了下一项挑战上。

在他的“王帐”(一个比其他棚屋稍大、用原木和厚泥搭建的屋子)里,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块一直被他视若珍宝、用柔软兽皮包裹着的暗沉色金属——陨铁。

这块来自星空的馈赠,比寻常铁块更重,表面有着燃烧过的熔壳和气印,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一种幽冷而神秘的光泽。

“胖墩,数据分析这块陨铁的成分,以及以‘炎黄一号’目前的极限温度,熔炼它的成功概率。”汪子贤将陨铁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对蹲在旁边、电子眼好奇地扫描着陨铁的胖墩说道。

“哔——开始进行非接触式光谱扫描……扫描完成。成分分析:主要成分为铁,约占85.7%;镍,约占9.3%;钴、铱等稀有金属微量;内部含有未知晶体结构,能量反应微弱……综合判定,为铁镍陨石,品质上佳。”胖墩的电子眼闪烁着蓝光,“以‘炎黄一号’目前实测最高温度约1250摄氏度计算,铁镍合金的完全熔点在1300-1500摄氏度之间,取决于镍含量波动。理论熔炼成功率……41.2%。风险较高,宿主大大。”

“百分之四十一……”汪子贤摩挲着下巴,眉头微蹙。这个概率比熔炼赤铁矿低了不少。“如果,我们不计成本,使用最优质的木炭,甚至尝试掺入少量我们之前收集到的、那种看起来能烧得更旺的‘石炭’(劣质煤),同时让鼓风奴隶拼尽全力,最大程度激发蓄热室潜能呢?”

“哔哔——优化操作及燃料方案后,理论峰值温度有望接近1350摄氏度。成功率可提升至……58.8%。但仍存在失败风险,可能导致陨铁部分熔化但无法顺利流出,或炉衬受损。”

“接近六成……赌了!”汪子贤眼神一凛,“这块陨铁,必须尽快用掉。放在手里是块宝贝,也是块心病。只有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收获。”

他深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原始世界,一件超越时代的强力武器或工具,对于他个人威望的提升,对于炎黄城安全的保障,意义重大。那块蕴含微光的未知晶体,更是让他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胖墩,准备进行熔炼方案模拟。我们需要确定最佳的投料时机、燃料配比、鼓风节奏,还有……模具。”汪子贤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想要的,不是铁锭,而是一件兵器的雏形——一把剑,或者一柄战斧的坯子。”

“哔!接受指令。开始构建熔炼优化模型……模具设计模块启动。推荐使用高岭土混合细砂制作一次性剑坯模具,以确保金属液流动性和坯体强度。模型运算中……请宿主大大提供具体兵器形制偏好。”

汪子贤走到用木炭画满各种草图的墙壁前,目光落在了一幅相对简洁、但线条流畅、带有一定弧度的单刃剑(或者说更像加长加厚的环首刀)的设计图上。

“就这个吧。单刃,利于劈砍,铸造和后续打磨也相对容易些。就叫它……‘炎黄第一剑’好了!”他指着那幅图,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哔!名称已记录。模具设计进行中……预计需要消耗文明点数50点进行结构优化,是否确认?”

“确认!”

随着文明点数的扣除,一股关于模具制作要点、泥范收缩率控制、浇注口和排气孔设置的知识流涌入汪子贤的脑海。他立刻找来巧手,将这份“灵感”传授下去,让他挑选最细心的陶工,立刻开始秘密制作陨铁剑的铸模。

与此同时,汪子贤亲自来到高炉工坊,找到了石臼和负责炉况的工匠首领,开始部署下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开炉熔炼。

“下一次开炉,目标不同。”汪子贤神色严肃,“我们要熔的,是这个。”他展示了那块陨铁。

石臼和工匠首领看到陨铁,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虽然不认识这是什么,但其迥异于普通铁矿石的质感和重量,以及王上如此郑重的态度,都让他们明白此物非同小可。

“王上,这……此物看上去极难熔化啊。”工匠首领担忧地说道。

“我知道。”汪子贤点头,“所以,这次我们要全力以赴。使用储备的最好的硬木炭,把我之前让你们试验收集的那种‘石炭’也按小比例掺入。鼓风组增加到十二人,分三班轮换,不惜力气!蓄热室提前一天开始预热,我要看到石头被烤得发红!”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凝:“此次熔炼,关乎我炎黄城能否获得镇城之神兵!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参与此次熔炼者,无论成败,皆记大功!若能成功,所有直接参与者,奖励工分翻倍,并特许额外肉食配给三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石臼和工匠首领眼中燃起斗志,用力点头:“遵命!王上!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而又秘密地进行着。最好的燃料被挑选出来,鼓风奴隶中最强壮的一批被选出并进行演练,高炉在完成上一炉生铁冶炼后,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和维护,耐火炉衬一些磨损处被精心修补。巧手带着徒弟,在远离人群的工棚里,按照汪子贤提供的“灵感”,制作着那个承载着希望的剑坯模具。

整个炎黄城,依旧沉浸在铁器时代到来的喜悦和劳动积分制带来的活力中,但核心层的几人,却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压力和期待。烈山加强了高炉区域的守卫,玄巫则再次举行了小范围的祭祀,这一次,他祈祷的对象,除了火神金神,似乎还加上了闪烁的星辰。

汪子贤更是几乎寸步不离高炉工坊,反复检查每一个细节,与胖墩进行着最后的模拟推演。

“胖墩,所有参数都优化到极限了吗?”

“哔哔!已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最大化优化。理论成功率稳定在59.1%。最后变量取决于炉衬实际耐受度及陨铁内部未知晶体在高温下的反应。”

“未知晶体……”汪子贤看着那块静静躺在兽皮上的陨铁,目光深邃,“希望你能带来惊喜,而不是麻烦。”

终于,在一个黎明将至、天色最为黑暗的时刻,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高炉再次被燃料填满,炉膛深处,闪烁着不祥(或者说充满希望)的暗红光芒。蓄热室散发着滚滚热浪,旁边的鼓风奴隶们赤裸着上身,肌肉紧绷,如同即将发起冲锋的战士。

那块黝黑的陨铁,被小心地放置在一批优质铁矿石的顶部,它将在最佳的炉温时刻被投入炉中。

汪子贤站在炉前,感受着那熟悉的、几乎令人窒息的热浪,怀中抱着似乎也有些紧张的胖墩(它头上的华为Logo蓝光闪烁频率比平时略快)。他的身后,是石臼、巧手、烈山等核心成员,以及所有参与此次秘密熔炼的工匠和奴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决然。

天色渐亮,东方泛起鱼肚白,但高炉的光芒,依旧霸道地统治着这片区域。

汪子贤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如铁,声音穿透了鼓风的轰鸣和火焰的咆哮:

“点火!投料!目标——陨铁!让我们看看,这来自星辰的力量,究竟能绽放出何等光华!”

炽白的烈焰,再次吞没了投料口,也吞没了那块承载着无限可能的陨铁。这一次,炉火的咆哮声,似乎格外不同,带着一种仿佛要撕裂苍穹的锐利与激昂。

(第20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