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 > 第105章 访书馆,古籍藏线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访书馆,古籍藏线索

天刚亮,王皓就坐在床沿上把烟斗塞进兜里。他没点烟,只是摸了摸锁孔——皮箱的锁头还开着,是他昨夜故意留的。

李治良蹲在门口刷锅,手抖得厉害,锅底刮出刺耳的响声。雷淞然靠墙打哈欠,看见王皓出来,立马凑上去:“咋,真要去图书馆?”

“不去查书,难道等书自己长腿跑来?”王皓把夹层里的金凤钗摹本收进怀里,“史策已经在东门等了。”

“那我能干啥?”雷淞然扒着门框,“总不能让我也装学生吧?我连‘图书馆’仨字咋写都不知道。”

“你就在这儿站着。”王皓拍他肩膀,“看看有没有人盯着咱们这院子,顺道问问路过的,知不知道燕大最近有没有怪事。”

“问这个干啥?”雷淞然撇嘴。

“你管它干啥,照做就行。”王皓拎起皮箱,“记住,别进图书馆,别跟人吵架,更别提匣子一个字。”

雷淞然翻白眼:“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王皓没理他,转身出门。风一吹,院角那片湿泥上的手掌印已经干了,裂成几道细缝。

燕京大学东门口,几个穿长衫的学生正低头快走。王皓扫了一圈,在梧桐树下看见个戴墨镜、穿中山装的女人。她手里捏着张纸条,脚边放着个旧布包。

“来了?”史策没抬头。

“嗯。”王皓站到她旁边,“证弄到了?”

“教务处老周欠我一顿饭。”她把纸条递过去,“旁听生登记表复印件,盖了章。你叫‘王志远’,我是‘陈小梅’,上午九点前必须进去。”

王皓接过纸条塞进衣兜:“你这名字取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总比你强。”史策冷笑,“王志远?一听就是来骗考勤的。”

两人并肩往里走。门口守卫拦了一下,看了看纸条,又瞅了瞅史策的墨镜,挥挥手放行。

古籍阅览室在二楼西头,走廊铺着旧地毯,踩上去没声音。屋里摆着七八张木桌,靠墙是两排高柜,写着“楚汉文献”“方舆志略”之类的标签。

管理员是个老头,鼻梁上架着圆眼镜,正在登记簿上写字。王皓上前递上纸条,低声说:“查《楚地志略》,还有《荆州图记》。”

老头抬眼打量他们:“身份牌呢?”

“还没发。”王皓笑,“老师说先来看资料,下午去领。”

老头哼了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铁牌挂绳:“限时两个钟头,不准拍照,不准带出,不准说话。”

王皓接过牌子戴上。史策一句话没说,跟着他走到最里面一张桌子坐下。

书很快取来。一本灰皮线装,封面字迹模糊;另一本厚册子,边角都磨黑了。王皓翻开第一页,手指顺着目录滑下去。

“栖凤台……祭水坛……涢水支流改道记录……”他低声念,“这些地方都在藏宝图附近。”

史策摘下墨镜,放在袖口压住。她没看书,而是盯着门口方向。每隔几分钟就有学生进来,翻几页书又走。没人多看他们一眼。

“你盯门,我看书。”王皓推了她一下。

“我都看了。”史策低声道,“刚才那个穿蓝布衫的,进来三次了。第一次在你身后站了两分钟,第二次绕到侧面,第三次直接停在柜子前翻《江汉考古录》。”

“哦?”王皓不动声色,“那本书我们还没要。”

“所以他是在等我们查什么。”史策重新戴上墨镜,“要么是冲你来的,要么就是冲书来的。”

王皓合上《楚地志略》,起身去借《江汉考古录》。管理员抬头看他一眼,慢悠悠打开柜门取书。

等他回来时,史策已经在纸上抄了几行字:“你说的‘栖’字标记,对应的是‘凤凰落水’的传说。楚人认为那是神鸟归墟之地,常设祭坛镇压阴气。”

“阴气?”王皓挑眉。

“你不是说那边杀伐重吗?”史策冷笑,“风水上讲,死过很多人的地方,容易聚怨。他们建祭坛,就是为了压住地下的东西。”

王皓盯着那行字看了会儿:“所以藏宝图上的‘栖’,不只是位置,还是警告?”

“也可能是指机关。”史策用笔尖点了点,“如果真是宗庙陪葬区,肯定有防盗设计。你爸当年挖过的墓,哪个没机关?”

王皓没接话。他翻开《江汉考古录》,快速翻页。突然停住。

一页插图上画着一座石台,四角立着铜鸟,中间凹陷如碗。图注写着:“云梦泽西,纪山南麓,传为楚王祭天之所,名曰‘承露台’。”

“承露台?”王皓念出声。

“怎么?”史策凑过来。

“藏宝图上那个朱砂点,形状和这个台子一样。”王皓掏出笔记本,对照着描了一遍,“而且你看这里——台子中间有个缺口,像是放什么东西的槽。”

史策眯眼:“金凤钗?”

“说不定。”王皓笔尖一顿,“如果真是这样,那地图不是指引埋宝路线,而是说明怎么打开某个东西。”

屋里安静了几秒。窗外传来钟声,敲了九下。

“你发现啥了?”史策问。

“还没完。”王皓继续翻书,“我要找‘承露’这两个字的所有记载。”

史策点点头,从袖子里摸出算盘,轻轻拨动珠子。她没算账,而是在记关键词出现的次数。

王皓一页页看过去。每找到一个相关词,就在本子上划一道。

“祭雨……引泉……通幽……”他低声念,“这些词都和水有关。但承露台在山顶,哪来的水?”

“地下水脉。”史策突然说,“我父亲说过,楚人建祭坛喜欢选在地气交汇处。上面接天光,下面连暗河。那种地方,最容易出机关。”

王皓猛地抬头:“你说暗河?”

“怎么?”

“藏宝图边缘有一串小点,我一直以为是星象。”王皓翻开笔记,“但现在看,更像是水流走向。”

他俩同时沉默。王皓迅速把几本书摊开拼在一起,用铅笔连起几个地名。

一条曲线浮现出来——从涢水分支,经溠口,绕纪山南麓,最后汇入一片标注为“死泽”的沼地。

“这条线穿过承露台。”王皓指给史策看,“如果地下有河,那祭坛就是开关。”

“谁关?”史策问。

“谁都能开。”王皓眼神亮了,“只要把金凤钗放进槽里。”

门外脚步声响起。那个穿蓝布衫的学生又出现了,这次他手里拿着本《古代机关考》,径直走向他们这张桌子。

王皓不动声色合上笔记。史策悄悄把算盘推回袖中。

那人站在桌边,低头看他们摊开的书,嘴角微微翘起。

“你们也对楚国机关感兴趣?”他开口,天津口音。

王皓抬头,笑了笑:“随便看看。”

“巧了。”那人拉过椅子坐下,“我研究这个好几年了。你们知道吗,楚墓里有种‘水激弩’,靠地下水推动,千年不坏。”

他说着,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里鼓起一块,像是藏着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