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曹操重生后摆烂了 > 第106章 攻打徐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城西的司空府内,烛火将《徐州舆图》的影子投在青石地上,曹操站在图前,指尖在彭城与下邳之间反复游走。案上的青铜酒樽还带着余温,那是傍晚与几位老臣小酌时留下的,此刻他鬓角的霜色在灯火下更显分明。

“吕布在徐州一日,洛阳便一日不得安稳。” 曹操转过身,目光扫过厅内众人。程昱、郭嘉、荀彧等谋士围站在左侧的矮榻边,曹昂、曹丕侍立在右侧的廊柱旁,曹植捧着卷兵法,在门边的胡床上听得入神。窗外传来巡夜武侯的梆子声,三下轻响,正是三更天。

程昱率先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泗水河道:“主公若东征,当以洛阳为枢纽,沿汴水直插彭城。吕布虽有勇名,却失尽人心,只需请天子赐一道诏书,晓谕徐州各郡县,必能让其外围势力不战自溃。” 他特意停顿片刻,“如今主公在洛阳,与天子近在咫尺,颁诏行事远比如昔方便。”

郭嘉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芦,酒液撞击葫芦壁发出轻响:“仲德公说得在理,可洛阳到徐州千里之遥,粮草转运是个难题。依我看,不如先让天子赐吕布个‘平东将军’的虚职,哄他放松警惕,再派些细作混入下邳,散播些‘吕布要献城降曹’的闲话,保管能让陈宫和他窝里反。”

荀彧轻叩手中的玉麈尾,沉吟道:“奉孝此计虽妙,却不宜轻动天子仪仗。洛阳刚安定些时日,百姓盼的是安稳,还是应以仁德为先。” 他望向曹操,“可先派使者持节去小沛,劝降陈宫的旧部,再让曹昂将军带一部禁军为先锋,既显了朝廷的威仪,也不失军事上的威慑。”

曹操的目光落在儿子们身上,烛火的光晕在他们脸上明明灭灭:“你们也说说看法。”

曹昂按了按腰间的佩剑 —— 那是前日皇帝亲赐的 “辟邪” 剑,剑鞘上的鎏金纹饰在灯火下闪着微光:“儿臣愿率虎贲军为先锋。洛阳的禁军训练有素,趁吕布不备,突袭小沛当有胜算。只是还需请陛下赐一柄‘讨逆’节钺,如此行事才名正言顺。” 他深知如今在洛阳,凡事沾着朝廷的名分总是更便利些。

曹丕捧着一本账簿,声音平稳:“儿臣核算过,洛阳府库的粮草足够支撑三月战事。若走汴水漕运,二十天便能运到彭城。沿途的驿站需协调司隶校尉部和兖州刺史打点好,如今主公在洛阳,各郡县不敢怠慢,这是咱们的便利之处。”

曹植忽然从兵法卷中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儿臣听说吕布那匹赤兔马,原是董卓府里的。当年董卓烧了洛阳,这马说不定也踏过宫里的砖瓦呢。要是在阵前把这事儿嚷嚷出去,保管能气疯吕布,让他乱了方寸。”

曹操闻言朗声大笑,伸手拍了拍曹植的肩膀:“子建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洛阳宫墙上的焦痕还没褪尽,提这事儿比什么计谋都管用。” 他转向众人,“就按诸位说的办:明日一早,我便进宫请天子赐曹昂节钺,封他为‘东征先锋’;荀彧留在洛阳,打理府中事务,协调各方;郭嘉、程昱随我亲征,兵分三路 —— 一路从孟津走水路,二路沿汴水取彭城,三路持节去招安泰山诸将。”

厅外的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曹昂摩挲着剑鞘,想起临行前李蓉为他缝制的箭囊,上面绣着洛阳城的轮廓,针脚细密得很。曹丕正低头在舆图上标注漕运的节点,笔尖划过 “洛阳” 二字时,力道不自觉加重了些。

曹操走到厅门口,望着远处宫城的方向,那里灯火点点,像是缀在夜幕上的星辰。他来洛阳这半年,虽没住进宫里,却觉得这座城已渐渐成了根基。“明日卯时,在开阳门阅兵。” 他的声音在夜风中传开,“让天下人看看,洛阳的兵戈,照样能安定四方。”

天刚破晓,洛阳司空府的门吏还在擦拭铜环,两匹快马已踏着晨露冲到阶前。关羽翻身下马时,绿袍下摆扫过门前的石狮子,青龙偃月刀的刀穗上还沾着未干的草叶;张飞紧随其后,丈八蛇矛往地上一顿,震得青砖缝里的露水都溅了起来。

曹操刚换上朝服,听闻二人到访,忙推开案上的奏疏迎出去。“两位贤弟来得正好,我正打算进宫请旨呢。” 他看着关羽胸前新佩的 “偏将军” 印绶 —— 那是上月朝廷新封的官职,又拍了拍张飞腰间的 “中郎将” 令牌,“看这架势,是听说东征的事了?”

关羽拱手作揖,丹凤眼亮得惊人:“正是。昨夜听闻大哥要讨吕布,弟与翼德彻夜难眠。那三姓家奴当年假道兖州,却趁兄长驰援之机夺了徐州,此等卑劣行径,弟早想亲手清算。”

张飞在一旁猛点头,豹眼瞪得滚圆:“去年兄长受封兖州牧时,还念叨着要让徐州百姓重见天日!如今正好借朝廷大军,把那厮揪出来碎尸万段!” 他说着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咯咯作响。

“玄德贤弟怎么说?” 曹操故意问道。他知道刘备向来谨慎,但若有这两位义弟力劝,想必不会反对。

果然,关羽答道:“兄长已在兖州点兵,说待二哥旨意一到,便率军南下呼应。他还说,我与翼德留在洛阳这些时日,蒙二哥照拂良多,此次东征理当冲锋在前。”

“好!” 曹操朗声大笑,挽住二人的胳膊往府里走,“云长熟悉徐州地形,就与昂儿同任先锋,带五千精骑奔袭小沛;翼德勇猛,随我亲率主力直扑彭城。咱们兄弟同心,定要让吕布知道,背叛道义者,终究没有好下场!”

正说着,曹昂、曹丕迎面走来。曹昂见三位长辈并肩而行,忙拱手行礼:“见过父亲,见过二位叔父。” 他如今见关羽张飞,早已没了初见时的拘谨 —— 毕竟这两位叔父常来府中,有时还会指点他几招枪法。

张飞拍着曹昂的后背笑道:“大侄子放心,有你张叔父在,保管让你第一个踏上小沛城头!” 关羽则温言道:“先锋行军,需得谨慎。待出发前,我教你一套骑兵阵列,对付吕布的铁骑正管用。”

说话间,郭嘉、程昱闻讯赶来。见此情景,郭嘉打趣道:“主公与二位将军这阵仗,倒像是要去赴宴,哪里像是去打仗?” 程昱也笑道:“有三位义兄弟同心协力,吕布此次怕是插翅难飞了。”

曹操心情大好,当即命人设宴。席间,关羽细述徐州防务,张飞嚷着要与吕布单挑,曹昂在一旁认真记录行军要点,倒让这战前的宴席多了几分家宴的暖意。

午后,洛阳开阳门竖起了 “东征讨逆” 的大旗。关羽与曹昂并辔立于阵前,绿袍与银甲交相辉映;张飞立马横矛,黑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曹操站在高台上,望着这支由兄弟、父子、君臣组成的大军,忽然觉得洛阳的春风都带着股豪气。

“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涌向东方。关羽回头望了眼洛阳城头的青龙旗,那是曹操特意为他备下的先锋大旗;张飞则扯开嗓子唱起了家乡小调,引得士兵们纷纷附和。

曹操勒马立于门楼下,看着义弟与儿子的身影渐渐融入尘烟,忽然想起刘备昨日派人送来的信。信中说 “愿与孟德兄共清寰宇,复我汉室”,字迹虽淡,却透着股真诚。

“或许,这天下真能在咱们兄弟手中安定下来。” 曹操望着东方的天际,轻声自语。春风拂过他的须发,带着远处漕运码头的水汽,也带着一丝久违的期许。

大军出了洛阳城,沿着汴水一路向东。春风吹过原野,将 “东征讨逆” 的大旗吹得猎猎作响,马蹄踏在新绿的草地上,溅起细碎的泥点。

关羽与曹昂率领的先锋部队走在最前面。关羽勒马立于一处高坡上,青龙偃月刀斜倚在肩头,目光远眺着前方的道路。“曹昂贤侄,”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曹昂,“前面便是陈留地界,过了陈留,就快到小沛了。吕布在小沛布有重兵,咱们得小心行事。”

曹昂点头应道:“叔父说的是。昨日叔父教我的骑兵阵列,我已让士兵们演练了几遍,想来应对吕布的铁骑应当不成问题。” 他拍了拍马颈,胯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轻轻嘶鸣了一声。

张飞跟在曹操的主力部队中,性子急躁的他早已按捺不住,时不时催马跑到队伍前面,又被曹操叫了回来。“大哥,咱们这速度也太慢了,再这么走下去,等咱们到了彭城,吕布早就跑了!” 张飞不满地嚷道。

曹操勒住马,笑道:“翼德稍安勿躁。吕布勇猛,但多疑。咱们越是不急不躁,他心里越慌。再说,云长和昂儿的先锋部队已经出发,咱们只需按计划行进,等他们的消息便是。”

正说着,一名探马从前方疾驰而来,翻身下马跪在曹操面前:“主公,先锋部队已过陈留,沿途郡县望风而降,并未遇到抵抗。只是小沛守将高顺拒不投降,已紧闭城门,准备死守。”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高顺乃吕布麾下猛将,其统领的陷阵营更是精锐,他不投降也在情理之中。传我命令,让云长和昂儿不要急于攻城,先围住小沛,等待主力部队会合。”

探马领命而去,曹操对身旁的郭嘉道:“奉孝,你看高顺死守小沛,咱们该如何应对?”

郭嘉笑道:“主公不必担心。高顺虽勇,但小沛城小粮少,难以久守。咱们只需围住小沛,断其粮道,不出半月,城中必乱。到那时,再攻城便易如反掌。”

程昱也附和道:“奉孝所言极是。况且,吕布得知小沛被围,定会派兵来救。咱们可以在半路设下埋伏,一举击溃吕布的援军。”

曹操抚掌大笑:“好!就依二位之计。传我命令,大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三日内赶到小沛,与先锋部队会合。”

大军加快了行进的速度,沿途的百姓见是朝廷大军,纷纷夹道欢迎,有的还拿出家中的粮食犒劳士兵。曹操见状,心中甚慰,他知道,民心向背才是取胜的关键。

这日傍晚,大军抵达小沛城外,与关羽、曹昂的先锋部队会合。曹操登上一处高坡,望着小沛城的城墙,只见城头上旌旗林立,士兵们严阵以待。

“高顺倒是有几分骨气。” 曹操轻声道。

关羽上前一步:“大哥,要不要今夜就攻城?”

曹操摇了摇头:“不必。今夜让士兵们好好休息,明日再做打算。”

夜幕降临,小沛城外的军营里燃起了熊熊篝火,士兵们围着篝火吃着晚饭,聊着天。关羽和曹昂正在商议明日的攻城计策,张飞则在一旁擦拭着他的丈八蛇矛,跃跃欲试。

天刚蒙蒙亮,小沛城外的曹军大营便响起了号角声。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走出营帐,见张飞早已披挂整齐,正对着城头发狠。“大哥说了今日攻城,翼德弟可别莽撞。” 关羽拍了拍张飞的肩膀,声音沉稳如旧。

张飞咧开嘴笑,丈八蛇矛在手中转了个圈:“放心!明公的军令我记下了,先让弓箭手压制,再用云梯强攻。” 他如今喊曹操 “明公” 时,比当年在徐州喊 “曹公” 多了几分亲近 —— 毕竟是歃血为盟的兄弟,又是朝廷倚重的司空,这声称呼恰如其分。

曹操踏着晨露登上高坡,身后跟着郭嘉、程昱。他望着城头上高顺的旗号,对身旁的曹昂道:“陷阵营虽精锐,但高顺性子太刚,不懂变通。你与云长从东门佯攻,吸引他的主力,我让翼德从西门突袭。”

“是,父亲。” 曹昂拱手领命,转身去传令。关羽已在东门列阵,见曹操看来,抬手抱拳道:“请大哥放心,东门交由我等,定能拖住高顺。”

鼓声擂动时,东门率先响起箭雨破空的呼啸。关羽勒马立于阵前,绿袍在风中舒展,青龙偃月刀偶尔挥出一道寒光,将城上射来的箭支劈成两半。曹昂率领的骑兵按昨日演练的阵法展开,如同一道银蛇,在城下不断游走,引得城上守军频频调动。

“果然是冲着东门来的!” 高顺在城楼上调兵遣将,额头却渗出细汗。他总觉得不对劲,曹军的攻势虽猛,却少了几分决绝,倒像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就在此时,西门突然传来震天呐喊。张飞提着丈八蛇矛,第一个登上云梯,黑袍上溅满了矢石划出的火星。“高顺匹夫!你张爷爷在此!” 他的吼声穿透厮杀声,在城墙上下回荡。

城上守军猝不及防,被张飞撕开一道口子。后续的曹军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很快在城头站稳了脚跟。高顺闻讯大惊,刚要分兵救援,东门的攻势却骤然变猛 —— 关羽亲率亲兵冲上云梯,青龙偃月刀横扫之处,无人能挡。

“不好!中了明公的计!” 高顺心头一凉,这才明白曹军的意图。他想率军回援,却被曹昂缠住,少年将军的枪法虽不及关羽老练,却枪法精准,招招不离要害,让他难以脱身。

曹操在高坡上看得清楚,对程昱笑道:“高顺算是个将才,可惜选错了主公。” 程昱点头道:“明公仁德,若能收服此人,亦是美事。”

午时刚过,西门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张飞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跑下城墙,远远便喊:“明公!高顺的副将被我斩了!西门已破!”

东门的高顺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掷剑于地:“我不降曹,但求善待城中百姓。” 关羽翻身下马,扶起高顺道:“将军放心,明公向来言而有信。”

曹操走进小沛城时,街道上的百姓已打开门扉,捧着茶水迎接。他看着井然有序的队伍,对身旁的关羽、张飞道:“二位贤弟今日辛苦了。”

张飞咧嘴大笑:“这点活儿算啥!等拿下下邳,活捉吕布,那才叫痛快!” 关羽也点头道:“吕布得知小沛失守,定会亲来救援,大哥可要早做准备。”

暮色降临时,小沛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曹操在县衙设宴,席间曹昂向关羽请教今日的枪法,张飞则缠着郭嘉问下邳的防务,一派融融暖意。曹操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这东征之路,因有这些兄弟相伴,竟少了许多艰险。

“明日休整一日,后日兵发下邳。” 曹操举杯道,“为了汉室,也为了咱们兄弟的誓言,干了这杯!”

“干!” 关羽、张飞同时举杯,酒液入喉时,带着初春的凛冽,也带着势如破竹的豪情。窗外的月光洒满庭院,照亮了 “东征讨逆” 的大旗,也照亮了通往徐州腹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