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指间江湖 > 第292章 藏阁窥秘,符试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2章 藏阁窥秘,符试锋芒

获得了符箓院藏书阁一层的阅览权限,对叶小凡而言,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微光。这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姿态,表明云胤真人对“合作改良”这条路,至少暂时是默许甚至鼓励的。

藏书阁一层并非天山派的核心秘藏,多是一些基础的功法理论、神州地理志、灵材图鉴,以及大量入门和中级符箓典籍。但对于急需了解天山派,尤其是其功法符法体系的叶小凡来说,这里已是宝库。

他如同久旱逢甘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泡在了藏书阁中。他并非漫无目的地翻阅,而是有极强的针对性。

首先,他重点研读所有提及凌霜祖师,或与天衍宗隐约相关的零星记载。这些信息大多语焉不详,或被刻意模糊,但拼凑起来,依旧能勾勒出那位惊才绝艳祖师的模糊身影——性情果决,天赋超群,于绝境中另辟蹊径,但也因其理念过于超前,在早期曾饱受同门质疑。

其次,他仔细研究天山派的基础功法和符法原理。正如他所料,天山派的灵力属性偏于寒冰,讲究凝练、坚固、封印。但在许多细微之处,他能察觉到一种与主流寒冰功法不同的“吸附”和“炼化”的倾向,这显然就是凌霜祖师“吸荒”理念留下的烙印,也是导致其功法存在“燥性”和“滞涩”的根源。这些典籍在论述这些特性时,往往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优势”或“祖师遗泽”,但对随之而来的弊端,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归咎于后人修炼不精。

叶小凡结合自身《天衍诀》的领悟,默默推演。他发现,若以《天衍诀》的“分化”与“调和”之力介入,确实能在不改变其根本架构的情况下,极大缓解这些弊端。比如,在真气运转的某些关键窍穴,辅以特定的灵力疏导技巧,便能减少凝滞;在炼制符箓时,融入类似“滋灵纹”的理念,便能增强其稳定性和持久力。

“果然如此……”叶小凡心中越发笃定。云胤真人想要的,就是这把能“打磨”和“优化”祖师法门的钥匙,使其从“鸡肋”变成真正的神兵利器。

这一日,他正在翻阅一本名为《北疆异气考》的杂记,其中提到了几种极寒之地孕育的、性质接近“荒”力但温和许多的奇异能量。忽然,一个略显清冷,但并无恶意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叶师弟对此书感兴趣?”

叶小凡抬头,见一位身着核心弟子服饰的青年站在一旁。此人面容俊朗,眼神清澈,气息凝练,比之前见过的任何弟子都要深厚,腰间佩戴着一枚冰蓝色的剑符,显示其地位不凡。他记得此人名叫“冷云”,是云胤真人的亲传弟子之一,曾在某次符师交流中远远见过,沉默寡言,但目光锐利。

“冷师兄。”叶小凡起身拱手,“闲来翻阅,觉得其中所述异气特性,与符箓之道或有可借鉴之处。”

冷云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本杂记,淡淡道:“此书乃三百年前一位巡边长老所着,其中提到的‘玄冥寒气’与‘蚀骨阴风’,确与荒力有几分相似,但本质迥异,威力更是天差地别。师尊曾言,若能洞悉这些异气与荒力的细微差别,对理解能量本质大有裨益。”

叶小凡心中一动,云胤真人竟对他的弟子也有此等教导,可见其对能量研究的执着。他顺势问道:“冷师兄对能量本质亦有研究?”

“不敢说研究,只是师尊常教导,我天山派之道,在于‘纳万物之机,炼己身之冰’。”冷云语气平静,但提到师尊时,眼中闪过一丝敬仰,“只可惜,我等愚钝,往往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叶师弟前几日所展的‘滋灵纹’,思路精妙,令人叹服。”

他话锋一转,竟是直接夸赞起叶小凡来,这让叶小凡有些意外。

“冷师兄过奖,不过是些取巧的小手段。”叶小凡谨慎回应。

冷云却摇了摇头:“非是取巧。符道如剑道,刚猛无俦固然可畏,但刚极易折。若能刚柔并济,方是正道。叶师弟的‘柔’,正是我派目前所欠缺的。”他顿了顿,看向叶小凡,目光坦诚,“不瞒师弟,我对师弟的符道理念颇感兴趣。三日后,符箓院有一场小考,旨在检验新晋弟子对‘玄冰锁灵符’的改良成果。不知师弟可有兴趣旁观,或许能有所启发?”

这是一个邀请,一个看似平常,却可能蕴含深意的邀请。冷云作为掌门亲传,他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云胤真人的某种默许,或者至少是观察。

叶小凡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多谢冷师兄相邀。”

三日后,符箓院的考核大殿内。

数十名内门弟子齐聚于此,每人面前都摆放着制符的材料。主持考核的正是玄符子长老,云胤真人和几位长老亦在高处旁观。叶小凡则被安排在客席,位置显眼,引得众多弟子纷纷侧目。

考核的内容,正是改良“玄冰锁灵符”。要求弟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提升符箓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

叶小凡静静观察。大部分弟子采取的方法,无非是加固原有符文,注入更多真气,或者尝试叠加更多的冰系封印纹路。这些方法固然能短时间内提升效果,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因为结构过于臃肿而提前崩溃。只有少数几人,尝试在符文中融入一些其他的辅助结构,但效果平平。

就在这时,轮到了冷云。

他走到符案前,神色沉静。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目凝神片刻,似乎在调整自身状态。随后,他提起符笔,蘸取灵墨,手腕沉稳落下。

他的笔触依旧带着天山派特有的凌厉与精准,勾勒出“玄冰锁灵符”的主体结构。但叶小凡敏锐地注意到,在几个关键的能量流转节点,冷云的笔锋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他融入了几笔极其隐晦、带着一丝圆转柔和意境的辅助线条!

这并非叶小凡传授的“滋灵纹”,而是冷云根据那日所见,自行领悟并简化出的类似结构!虽然效果远不如完整的“滋灵纹”,但其思路与叶小凡的理念一脉相承!

符成之时,灵光内敛,寒气森然,但那股寒意却比其他人制作的符箓多了一丝“韧性”,少了几分“脆性”。

玄符子长老上前检验,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好!冷云师侄此符,结构稳固,灵力流转顺畅,尤其这几处节点处理,颇具巧思,稳定性预计可提升两成以上!妙极!”

高座之上,云胤真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他看向叶小凡所在的方向,目光深邃。

冷云的成功,无疑是对叶小凡理念的一种无声肯定,也向所有天山派弟子展示了“调和”与“优化”带来的切实好处。

考核结束后,冷云来到叶小凡面前,拱手道:“叶师弟,多谢。”

叶小凡知道他所谢为何,摇头道:“是冷师兄悟性超群,与我无关。”

冷云却正色道:“若无师弟点拨,我恐仍执着于刚猛一道。师弟之道,于我启发良多。”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师尊曾言,道无高下,达者为先。师弟身负异禀,还望能多留些时日,与我派共同参详符道奥妙。”

这话听起来是挽留,但叶小凡却从中听出了一丝别的意味。“道无高下,达者为先”,云胤真人会对弟子说这样的话?这是否暗示着,只要叶小凡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对天山派的“贡献”,他的处境或许能有所改变?

叶小凡回到听松轩,心中思绪翻腾。冷云的举动,云胤真人的态度,都像是一盘迷雾中的棋子。他们似乎在尝试一种更温和的“同化”策略,用认可、合作甚至某种程度的尊重,来消磨他的警惕,让他逐渐融入天山派,最终心甘情愿地交出《天衍诀》。

这比强逼更加高明,也更加危险。

“必须加快速度了。”叶小凡暗忖。他不能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有限的自由里,他需要找到更关键的信息,或者,制造一个能够打破僵局的机会。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藏书阁的方向,或许,那里还有他未曾发现的秘密。或者,他应该将目光投向天山派之外?那被提及的南方天衍宗旧山门异动,是否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变数?

夜色渐深,天山之上的风雪似乎更急了。叶小凡知道,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正变得更加汹涌。他必须在这激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