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216章 洪流北进,尾大不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6章 洪流北进,尾大不掉

中原大地,暮春的风本该带着暖意和生机,此刻却卷起漫天黄尘,干燥呛人,扑打在每一个行路者的脸上、身上,也蒙蔽了远方的地平线。

这是一支前所未见的、畸形而庞大的队伍闯过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所扬起的烟尘。

李自成麾下的闯军主力,连同沿途裹挟的流民、投降的明军、以及数不清的随军眷属、匠人、乃至投机者,组成了一支人数可能接近百万的、空前庞大却混乱不堪的迁徙大军,如同历史上一场罕见的、活着的灾难,正缓慢而笨重地向着北方蠕动。

从高空俯瞰,这支队伍早已失去了军队应有的行列和纪律。

它像一条垂死的巨蟒,又像一片蔓延的蝗虫群,首尾难以相顾,绵延数十里,最前方的精锐骑兵扬起的尘土尚未落定,队尾拖家带口的流民还在艰难地迈动脚步。

喧哗声、哭喊声、牲畜的嘶鸣声、车轴的吱嘎声、军官的呵斥与鞭打声……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持续不断的噪音洪流,淹没了天地间其他所有的声响。

行军速度极其缓慢,日行二三十里已是极限,混乱的秩序使得任何加速的企图都化为泡影。

混乱,是这支大军最鲜明的标签。

刘宗敏麾下的老营战兵,本该是锋利的矛尖,此刻却与运送粮草辎重的辅兵、甚至哭哭啼啼的流民家眷混杂在一起。

装载着劫掠来的金银细软、粮食布匹的大车陷入泥泞,阻塞道路,引发一片叫骂和混乱。

争抢食物、水源的斗殴时有发生,军官的鞭子往往只能带来短暂的屈服,随即是更深的怨恨。

队伍没有明确的分段和指挥链,传令兵在拥挤不堪的人潮中艰难穿梭,命令常常失真或延迟。

这更像是一场失控的难民大迁徙,而非一支意图夺取天下的虎狼之师。

在这片混乱的漩涡中心,压力最大的莫过于负责协调后勤的苏俊朗。

李自成将这块烫手山芋丢给他,既是倚重其能力,也未尝没有将其置于焦点的考量。

苏俊朗临时拼凑起来的后勤团队,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粮草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

近百万张嘴巴每日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洛阳带出的存粮正在飞速减少,而沿途经过的河南州县,早已在连年战乱和之前的拷掠中油尽灯枯。

村庄十室九空,田野荒芜,偶尔遇到一座尚有存粮的坞堡,往往需要付出流血的代价才能攻破,所得却往往是杯水车薪。

征集粮草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开始引发与地方残余武装的激烈冲突,进一步拖慢了行军速度。

苏俊朗不得不派出多支小分队,像梳子一样刮过沿途区域,但收获甚微,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在队伍上空。

运输能力更是捉襟见肘。

车辆、骡马严重不足,大量物资和体弱的随行人员只能依靠人力背负。

道路上随处可见累倒在地、奄奄一息的民夫,他们的尸体很快就会被野狗和秃鹫光顾。

苏俊朗虽极力维持着军工坊、医院等核心体系的运转,但那些密封的器械车辆在混乱的人流中行进艰难,时有掉队或损坏的风险。

而最令人心悸的,依旧是那挥之不去的瘟疫阴影。

虽然洛阳的集中爆发暂时被压制,但病毒并未消失。

行军队伍卫生条件极差,随地便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成了疾病滋生的温床。

苏俊朗强制推行的简易口罩和石灰消毒,在如此庞大混乱的队伍面前,效果微乎其微。

几乎每一天,队伍中都会零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的病例。

恐慌像瘟疫一样传播得更快。

一旦发现,轻则被驱赶到队伍末尾任其自生自灭,重则……

处理方式简单而残酷。

尸体处理成了大问题,匆忙掩埋甚至弃之路旁成为常态,这无疑又为疫病再次爆发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死亡的威胁,如同跗骨之蛆,伴随着这支庞大队列的每一次喘息。

苏俊朗骑在一匹略显瘦弱的驮马上,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勒住缰绳。

他望着下方那无边无际、混乱蠕动的人流洪流,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死结。

风中传来各种令人不安的气味和声音,眼前的景象与他想象中的、纪律严明、目标明确的“义师”相去甚远,这更像是一场巨大的、失控的灾难迁移,一场由饥饿、贪婪和绝望驱动的盲目流动。

李秀宁策马来到他身边,脸上也写满了疲惫与忧虑,连日来的奔波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让她清减了许多。

她顺着苏俊朗的目光望去,轻声道:

“如此行军……

妾身真是闻所未闻。”

苏俊朗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凝望着那片混乱,声音沙哑而沉重,带着一种深切的无力感:

“秀宁,你看这像什么?

这非是行军,这实乃是溃堤的洪水,漫无目的,吞噬沿途一切,却又泥泞不堪,尾大不掉。”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它现在看似势大,只因前方尚无坚固堤坝。

一旦……

一旦在黄河岸边,或者北京城下,遇到有组织的顽强抵抗,这洪流冲不破堤防,自身又无后续之力,届时……

一旦受挫,必然倒灌,自相践踏,顷刻溃散的结局,几乎可以预见。

后果……

不堪设想。”

他的分析冷静而残酷,指向一个极其黑暗的未来。

李秀宁闻言,脸色更加苍白,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

就在这时,一名刘宗敏麾下的传令兵,骑着快马,不顾一切地冲上土坡,马蹄踏起一片尘土。

那兵士在马上粗鲁地一抱拳,语气极其不耐烦地喊道:

“苏军师!

刘爷让俺来问话!

前军明日就要渡河,粮草何时能送到?

弟兄们都快断炊了!

还有,攻城用的火药和云梯,到底准备得咋样了?

刘爷说了,要是耽误了攻城,唯你是问!”

传令兵的语气充满了武将对后勤官员惯有的轻视和催促,显然前方的急躁情绪已经蔓延开来。

他们只关心攻城略地,抢夺财富,却看不到或者说不在乎这庞大机体内部正在腐烂和崩坏的危机。

苏俊朗看着那传令兵桀骜不驯的脸,又望了一眼下方无边无际、混乱前行的大军,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刘宗敏的催促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考验,这架盲目狂奔的战车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而他,被绑在这战车之上的“军师”,又能在这洪流倒灌之前,做些什么呢?

他挥了挥手,没有回答,只是疲惫地对传令兵说:

“知道了,回复刘将军,我会尽力。”

传令兵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嘟囔着调转马头,冲下了土坡。

苏俊朗依旧驻马高坡,身影在漫天黄尘中显得有些孤单。

北上的路,还很长,而脚下的根基,却已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