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93章 棋局纵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惩膺”行动的军事胜利来得迅速而彻底,共和国大军以护侨止暴之名,如潮水般席卷印度支那北部,高卢鸡殖民统治的脆弱骨架在钢铁洪流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河内、海防等重镇相继易帜,三色旗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国的赤底金星旗。然而,当硝烟稍稍散去,占领的兴奋感逐渐冷却,高岩和他的共和国面临的,并非预期的鲜花与拥戴,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以及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

国际孤立的阴云

共和国在印度支那的军事行动,尽管披着“人道主义干预”的外衣,但其背后攫取战略利益的真实意图,在伦敦、华盛顿、东京乃至莫斯科的决策者眼中,几乎昭然若揭。这彻底打破了远东力量的微妙平衡,触动了许多国家的敏感神经。

首先发难的是约翰牛。尽管在南海吃了亏,但其在远东的根基并未动摇。伦敦方面联合仍在抵抗的高卢鸡自由流亡政府,在国际场合大肆抨击共和国的“侵略行径”,指责其“以护侨为名,行扩张之实”,粗暴践踏国际法和殖民体系,是“对世界和平与秩序的严重威胁”。他们试图拼凑一个针对共和国的外交封锁网,并加紧向暹罗(泰国)施加影响,企图阻止共和国势力进一步向南渗透。

更令人警惕的是,一直对南洋资源垂涎三尺的东瀛,其官方表态虽保持“关切”与“不干涉”的模糊姿态,但其军部控制的媒体却开始连篇累牍地渲染“赤色威胁”,鼓吹“南洋乃东瀛之生命线”,其海军舰队的调动也日趋频繁,觊觎之心,路人皆知。共和国与东瀛在远东的潜在冲突,陡然升级。

甚至连远在北方的北极熊,也通过秘密渠道向共和国表达了“担忧”,暗示共和国在印度支那的行动“可能破坏反法西斯阵营的团结”(尽管此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尚在,但北极熊已预感到未来的风暴),其态度暧昧,既想利用共和国牵制约翰牛和可能参战的东瀛,又警惕共和国在亚洲坐大。

一时间,共和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了颇为孤立的境地,仿佛成为众矢之的。

半岛泥潭的初现

军事占领的顺利,并未自动转化为有效的统治。印度支那,特别是其北部山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政治势力盘根错节。

最大的变数来自于曾经的“盟友”——越盟。当共和国军队势如破竹时,越盟武装也趁势占领了许多乡村地区,实力急剧膨胀。如今,面对试图建立有效管理的共和国军政府,阮爱国等人的态度变得微妙而强硬。他们要求共和国军队撤出,由越盟主导成立独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拒绝承认共和国此前提出的关于特殊经济利益和战略存在的要求。

“我们感谢朋友的帮助,但印度支那的命运,必须由印度支那人民自己决定!”阮爱国在与共和国特使的会谈中,语气坚定,寸步不让。双方在河内总督府内的谈判陷入僵局,气氛紧张。

与此同时,溃散的高卢鸡殖民军残部、心怀不满的当地保皇党势力、以及诸多占山为王的土匪武装,仍在各地进行零星的抵抗和破坏,袭击落单的共和国士兵和运输队,散布恐慌情绪。共和国占领军不得不分散兵力,陷入清剿治安战的泥潭,进展缓慢,伤亡开始出现。

而更棘手的是民生问题。连绵的战乱破坏了本就脆弱的经济,许多稻田荒芜,工厂停工,贸易中断。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粮食短缺,瘟疫开始在城市和难民营中冒头。共和国军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救济和恢复压力,从国内调运的物资在漫长的补给线上显得杯水车薪。

高岩的破局之策

面对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高岩在总统府内进行了连续数日的缜密思考与谋划。他深知,此刻绝不能退缩,一旦示弱,国际压力将如泰山压顶般袭来,内部的反抗势力也会更加猖獗。但蛮干硬顶亦非良策。他必须下一盘精妙的棋,纵横捭阖,打破僵局。

他的应对策略,迅速而清晰地传达下去:

一、外交分化,重点突破。

“对约翰牛,继续保持高压姿态,在南海和缅印边境加强军事存在,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但对华盛顿……要改变策略。”高岩指示外交部,“向美利坚传递明确信息:共和国在印度支那的行动,旨在驱逐腐朽的殖民势力,维护地区稳定,并愿意保障美利坚在该地区的合法商业利益。我们可以开放部分市场,甚至可以讨论……未来在应对更大威胁(暗指东瀛)时的合作可能。”他要利用美利坚与约翰牛的传统矛盾以及其国内浓厚的孤立主义情绪,撬动外交铁板。

二、半岛策略,刚柔并济。

“对越盟,谈判要继续,但底线不能退。可以承认其作为越南主要政治力量的地位,支持其在一定范围内自治,但国防、外交、关键经济命脉必须由我们控制。”高岩对负责半岛事务的官员强调,“同时,立即着手扶持其他亲共和国的本地势力,分化越盟的群众基础。对于那些顽固的抵抗分子和土匪,必须加大清剿力度,必要时可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以儆效尤!要让他们明白,顺我者未必昌,但逆我者必亡!”

三、经济民生,以战养战。

“我们不能一直从国内输血。”高岩对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说,“要尽快恢复印度支那北部的经济循环。强制征用殖民者遗留的种植园和矿山,招募本地工人,恢复生产。粮食优先供应军队和合作者,同时以工代赈,组织难民修复道路、水利。要让当地人看到,跟着我们,至少能活下去,甚至可能比以前活得更好。”

四、战略威慑,以防不测。

高岩并未忘记东瀛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命令海军,加强在南海和暹罗湾的巡逻。空军,增加前线机场的战机数量。总参谋部,制定针对东瀛可能干预的应急计划。必要时,可以向他们展示一下我们‘华夏虎’改进型和新型轰炸机的威力。”

共和国的国家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依据高岩的谋略,在这盘错综复杂的国际与地区棋局上,落下一枚枚或刚或柔的棋子。外交官们在世界各地穿梭游说,军队在半岛山林中清剿与布防,经济官员在废墟上试图重建秩序。

棋局已然铺开,纵横之间,杀机四伏,却也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共和国这艘巨轮,正凭借其领导人的智慧与决断,在惊涛骇浪中,艰难而坚定地寻找着通往深蓝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