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西北戈壁的无声惊雷,其震慑力如同无形的巨手,强行掰转了世界战略的舵轮。当最初的震撼逐渐沉淀为冰冷的现实,最为焦灼的莫过于深陷两洋战争泥潭的美利坚与本土持续承受压力的英吉利。在经历了一系列最高级别的紧急评估与磋商后,一个原本绝无可能、如今却显得“顺理成章”的惊人提议,通过最隐秘的外交渠道,被摆上了南京总统府高岩的案头——英美愿意以整个南洋(东南亚)的殖民利益和未来主导权为筹码,换取共和国正式加入同盟国,对轴心国(尤其是东瀛)宣战。
“金羊毛”的诱惑:英美开价
提议的细节,是在瑞士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私人银行金库内,由一位持有美英两国元首亲笔授权书的特使,向共和国全权代表口头传达的。条件之优厚,范围之广阔,足以令任何了解殖民时代历史的人瞠目结舌:
1. 政治与领土: 英美承认并支持共和国对目前其实际控制的法属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及缅甸的完全主权。战后,将推动并保证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葡属帝汶、英属北婆罗洲等南洋群岛及半岛,脱离原殖民宗主国,在共和国的“指导”与“保护”下,成立一个由共和国主导的“南洋邦联”或类似政治实体。共和国将获得这些地区的军事主导权、外交指导权以及关键资源(如石油、橡胶、锡)的开发优先权。
2. 军事与战略: 盟军将立即解除对共和国的一切军事封锁和物资禁运,并优先向共和国提供其所需的、包括远程重型轰炸机、航空母舰设计图纸、先进雷达等在内的所有军事装备和技术,协助共和国建立强大的远洋海军和战略空军,以应对太平洋战争及未来的区域安全需求。
3. 经济与金融: 立即恢复并大幅提升与共和国的正常贸易,支持“银元券”成为区域主导货币之一,并邀请共和国参与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暗示包括取代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的部分金融特权)。
4. 唯一条件: 共和国必须在协定达成后一个月内,正式对德意志帝国和东瀛帝国宣战,并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尤其是其庞大的陆军和新兴的“特殊威慑力量”,投入对轴心国的作战。主要方向是:在远东牵制并尽可能消灭关东军,在印度支那向南进攻,配合盟军反攻,并利用其影响力,阻止东瀛从亚洲大陆获取资源。
这无异于将西方经营了数百年的南洋殖民体系,整个打包,作为“金羊毛”赠予共和国,只求共和国这头东方巨龙能调转龙头,扑向轴心国。
南京的激辩:机遇还是陷阱?
这份惊天提议在共和国最高决策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主战派(以部分军方将领和激进外交官为代表)慷慨激昂:
“这是天赐良机!千载难逢!”一位陆军上将拍案而起,“拿下南洋,我共和国将拥有无可匹敌的战略纵深、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和通往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钥匙!从此彻底打破海陆封锁,真正崛起为世界性大国!至于对德日宣战,我们与东瀛本就是死敌,对德虽无直接仇怨,但借此机会与美英苏等未来可能的胜利者绑定,分享战后秩序主导权,利远大于弊!”
谨慎派(以资深战略家和部分经济官员为代表)则忧心忡忡:
“这是裹着蜜糖的毒药!”一位白发苍苍的战略顾问疾声反对,“美英此举,一是看中我们的‘炸弹’和陆军,欲借我之手,以夷制夷,让他们少流血。二是祸水东引,将我们彻底推到与德日不死不休的前台,他们坐收渔利。三是其心可诛!他们将整个南洋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我们,此地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反殖民情绪高涨,治理成本极高,是要让我们陷入无尽的治安战泥潭,消耗我们的国力!一旦我们参战,无论胜负,国力必有大损,届时美英苏等强国环伺,我们手握南洋这块肥肉,岂能安睡?”
中立派则着眼于现实操作:
“参战与否,关键在于代价和时机。美英的空头支票能否兑现?尤其是在他们自己尚在苦战之时。苏俄会坐视我们轻易接管其梦寐以求的南方出海口吗?我们是否需要等到‘神剑’形成足够数量、‘苍穹’机队形成规模、南洋邦联架子搭起来之后,再择机介入,以确保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于高岩。他始终沉默地听着,手指在地图上那片被标注为“南洋”的广袤区域缓缓移动,目光深邃,仿佛在权衡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高岩的决断:以我为主的博弈
良久,高岩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南洋,我们一定要。这是共和国打破岛链封锁,走向深蓝的必然之路,也是我们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所在。”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但是,怎么拿,何时拿,以何种形式拿,必须由我们自己做主!绝不能沦为美英的马前卒,替他们火中取栗!”
他随即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1. 回复美英: “共和国原则上欢迎任何有助于彻底摧毁法西斯暴政、重建亚洲和平与繁荣的倡议。对于贵方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框架,我们深感兴趣,并愿意就此进行深入、具体的谈判。” —— 态度积极,但不做任何具体承诺,将皮球踢回去,要求对方先拿出更具体的、可立即执行的诚意(如立刻解除所有封锁、移交部分关键技术、就南洋具体权力移交制定时间表)。
2. 加速“南洋布局”: 命令已在中南半岛的军队和情报机构,加大对马来亚、新加坡、印尼等地民族独立势力的支持和渗透力度,扶植亲共和国的力量,为未来可能的“接收”预做准备。同时,以“保护侨民、维护贸易航道”为名,海军舰艇加大在南海和暹罗湾的存在。
3. “神剑”与“燧皇”提速: 严令“神剑”计划必须加快实战化部署进度,哪怕初期数量有限,也要形成可靠的威慑能力。“燧皇”反应堆的研究也要加速,核能的和平利用一旦实现,将极大增强共和国对南洋进行经济整合和控制的吸引力。
4. 对德日策略调整: 对德意志,通过秘密渠道暗示,由于“战略环境变化”,某些合作需“暂停”,但可维持最低限度的物资通道(如钨砂),以留有余地。对东瀛,则继续保持高压威慑态势,边境部队保持高度戒备,但不主动挑起大规模战端,静观其太平洋战局变化。
高岩的策略很清楚:充分利用英美有求于自己的战略窗口,最大限度地榨取实际利益,尤其是技术和南洋的主导权,同时避免过早地全面卷入与德日的消耗战。他要让共和国成为这场世界大战中,那个拥有最终选择权的、超然的“关键变量”,而不是任何一个阵营的棋子。
南洋棋局,已然展开。共和国不再是局外人,它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坐在了牌桌旁,手握重注,冷静地审视着其他赌徒,准备在最适合的时机,亮出自己的底牌,一举定乾坤。这盘棋的赌注,是未来百年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