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全能大佬在星际横着走 > 第329章 冻土下的共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卡尔的靴底碾过冻土,发出“咯吱”的脆响。这里是北纬73度的永久冻土层,温度计的指针死死钉在零下42c,呼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了细碎的冰晶。他裹紧防寒服,盯着地质扫描仪上跳动的红点——这是第七个异常信号点了,与前六个不同,这个信号的频率极不稳定,像颗即将炸开的能量弹。

“信号源在地下三米处,”通讯器里传来马克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探测器显示有金属共振,像是某种机械结构在运转。”

卡尔调整了一下护目镜,镜片上的冰霜迅速融化成水珠。他按下腰间的启动键,便携式钻探机的钻头开始高速旋转,与冻土碰撞出火星,碎冰碴溅在防寒服上,瞬间冻成了白色的铠甲。三分钟后,钻杆穿透冻土层,露出个漆黑的洞口,一股混合着机油和铁锈的冷气顺着洞口涌上来,带着熟悉的金属腥气。

“放探测机器人下去。”卡尔对着通讯器说,指尖在操作屏上轻点,无人机吊着的小型机器人立刻顺着钢缆滑入洞口。屏幕上实时传回画面:冻土下竟是个半坍塌的金属舱室,舱壁上布满弹孔,角落里散落着锈蚀的步枪零件,而信号源来自舱室中央的金属台——台上嵌着块拳头大的黑色晶体,正发出不规则的红光,晶体周围的管线像垂死的血管般微微搏动。

“是旧联盟的‘信标舱’,”马克的声音突然沉了下去,“二十年前失踪的‘北极星小队’就带着这个型号的信标,据说他们在找‘零号样本’时失联了。”

卡尔操控机器人靠近晶体,镜头拉近后,他突然攥紧了拳头——晶体表面刻着的星芒纹路,与母亲留下的笔记本里的图案一模一样。那本笔记里夹着半张地图,标注着“冻土下的共鸣点”,当时他只当是母亲的探险涂鸦,没想到真的存在。

“扫描到能量波动,”机器人的警报声尖锐刺耳,“晶体正在吸收周围的热能,温度持续下降!”

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舱室的温度已经跌破零下60c,机器人的镜头开始结霜。卡尔迅速收回机器人,看着钢缆上凝结的白霜,突然想起笔记里的话:“当冻土开始呼吸,星芒会唤醒沉睡的共振。”他从背包里取出个金属盒,打开后,里面是块巴掌大的星兰根须标本,正是从培育基地带出来的“根脉球”。

根须标本刚靠近洞口,就突然剧烈震颤,表面的银线像活过来般游走。卡尔深吸一口气,将标本系在钢缆上缓缓下放。当标本进入舱室的瞬间,黑色晶体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根须标本上的银线立刻与之相连,形成道红色的能量桥。

“共振了!”马克在通讯器里大喊,“信号频率稳定了!”

卡尔盯着屏幕,只见晶体周围的管线开始收缩,那些锈蚀的零件竟慢慢拼凑成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是个穿着旧联盟制服的士兵,胸口的徽章还能辨认出“北极星”的字样。轮廓的手缓缓抬起,指向晶体,晶体表面的星芒纹路突然展开,投射出段残缺的影像:

“……找到了零号样本,但它在吸收我们的能量……必须封锁舱室……告诉总部,样本是活的,它在模仿我们的形态……”影像戛然而止,晶体的红光渐渐黯淡,根须标本却越来越亮,银线顺着钢缆向上蔓延,在洞口织成个发光的网。

卡尔将标本拉上来时,发现它的根须竟长了半寸,表面还沾着些黑色的粉末。他用小刀刮下一点粉末,放在检测仪上——屏幕立刻弹出结果:“零号样本残留组织,含星兰基因序列。”

“原来母亲说的‘共鸣’,是让星兰根须唤醒这段记忆。”卡尔摩挲着标本上新增的纹路,突然明白笔记里另一句话的意思,“冻土下的不是秘密,是等待被认领的过去。”

通讯器里传来基地的呼叫,老陈的声音带着激动:“卡尔!我们破解了晶体里的部分数据,北极星小队的日志显示,零号样本能融合生物基因——他们怀疑,现在的星兰,就是当年样本与植物基因融合的产物!”

卡尔抬头望向远处的冰川,阳光在冰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极了培育基地里盛开的星兰花。他把标本小心翼翼地收好,转身往钻探机走去——冻土下的发现,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星兰的根须能编织光网,为什么光网能抵御黑暗能量。

回程的雪地摩托碾过冰壳,留下两道平行的辙痕。卡尔看着辙痕在视野里渐渐交叠,突然笑了——原来所有的“巧合”都是伏笔,那些散落在宇宙里的碎片,终有一天会在共振中拼回完整的模样。就像此刻,冻土下的红光与培育基地的星兰,正在同一片星空下,轻轻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