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 > 第31章 军事地形学,人形导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章 军事地形学,人形导航

新兵连的训练科目如同翻不完的山头,一山更比一山高。当课程进入军事地形学时,许多靠着体能和一股狠劲儿支撑到现在的兵,开始真正感到头皮发麻。那些等高线、坐标网格、比例尺、地物符号……在图纸上蜿蜒扭曲,如同天书,比武装越野更耗心神,比格斗搏击更让人无处着力。

负责授课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参谋,姓李,据说在军区测绘大队干了一辈子,对地图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权威。课堂设在仓库改成的教室里,黑板上挂满了各种比例的地形图,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李参谋讲课细致,但术语专业,逻辑严谨,对于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新兵来说,不啻于听天书。底下眼神迷茫者有之,偷偷打瞌睡者有之,对着地图上曲里拐弯的线条发愁者更是比比皆是。

“地图,是指挥员的眼睛!是部队的腿!”李参谋敲着黑板,语气严肃,“看不懂地图,你就是瞎子,是瘸子!在野外,迷路就等于送命!”

他随机点起一个男兵,让他在地图上指出当前所在营区的大概位置。那男兵憋得满脸通红,手指在图纸上划拉了半天,差点把营区指到旁边水库里去,引得一阵低低的哄笑。

李参谋无奈地摇摇头,目光扫视教室,最终落在了那个坐姿端正、目光始终跟随着他讲解的姜青白身上。这个女兵的名字,他最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姜青白同志,”李参谋扶了扶眼镜,“你来试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有期待,有幸灾乐祸,也想看看这个在实践领域无所不能的“女王”,是否也会在这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图纸前折戟。

姜青白站起身,走到挂图前。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沉静地在那张1:比例的地形图上快速扫过。前世的她,需要在地球上任何角落执行任务,精准判读各种比例、各种投影、甚至是不完整的电子或纸质地图,是渗透、撤离、定位目标的基本功,早已融入本能。

她的手指没有犹豫,精准地落在地图上一个微小的、标注着建筑物符号的区域。

“报告参谋,我们目前的位置,在这里。”她的声音清晰平稳,“东经xxx度xx分xx秒,北纬xxx度xx分xx秒。海拔约xx米。东侧300米为训练场,西侧500米穿过这片林地是靶场,南侧200米是营部大楼,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目前处于枯水期。”

她不仅指出了位置,更将周围关键地物、坐标、甚至地貌状态都一口气报了出来!其精准程度,仿佛她不是在看一张平面图纸,而是正悬浮在营区上空俯瞰大地!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连李参谋都愣住了,他下意识地拿起另一张更小范围、细节更丰富的营区测绘图进行比对,结果分毫不差!甚至那条季节性河流的枯水期状态,图纸上都没有标注!

“你……你怎么知道河流是枯水期?”李参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报告,上周野外生存训练,我们小队从那边经过,河床是裸露的。”姜青白平静地回答,将原因归结于细致的观察。

李参谋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偶然。

接下来的课程,变成了姜青白一个人的表演舞台。

李参谋拿出各种复杂的地图,有等高线密集的山地,有地物繁多的城镇,甚至有故意抹去部分信息的不完整地图。无论地图多么复杂刁钻,姜青白总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素,精准定位,清晰描述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可能的通行路线和障碍,其速度和解读深度,让李参谋这个老测绘都感到心惊!

她仿佛一台人形扫描仪和地理信息系统合体!地图上的信息,在她眼中不是孤立的符号和线条,而是自动转化为立体的、生动的山川河流、植被道路!

“这里等高线闭合,且内侧稀疏外侧密集,是典型的山丘,坡度较缓,适合攀爬。”

“这片区域等高线几乎重叠,是陡崖,无法直接通行,需绕行。”

“这条虚线表示季节性小路,结合周边植被符号,判断可能被灌木覆盖,通行困难。”

“根据坐标网格和已知地物反推,这个被抹去的符号应该是一个废弃的砖窑。”

她的分析判断,逻辑严密,有理有据,不仅完全正确,甚至常常能补充出地图上没有直接标注的细节信息!

李参谋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凝重,再到最后,眼神里只剩下纯粹的、面对某种超乎理解事物时的叹服和震撼。他教了这么多年地形学,从未见过有人能对地图熟悉和理解到这种地步!这已经不是“学得好”能形容的了,这简直就是为军事地形而生的天生奇才!

课堂最后,李参谋设置了一个综合考核:每人发放一张陌生的、标注了A、b两点的地图,要求在半小时内,不借助指北针等工具,仅凭地图和周围自然景物,判定自身所在位置(o点),并规划出从o点到A点,再到b点的最佳路线,说明理由。

这对新兵来说,简直是地狱难度。大多数人抓耳挠腮,连自身位置都无法确定。

姜青白拿到地图,只用了不到三分钟观察和思考,便拿起笔,在图纸上利落地画出了自己的位置“o”,以及一条清晰的、蜿蜒穿过林地、避开陡坡、利用干涸河床作为掩护的路线。

她站起身,向李参谋和全班阐述自己的方案,不仅路线选择合理高效,还精准预判了沿途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地形特征点作为参照。

李参谋看着她的答案,又抬头看了看窗外真实的景物进行印证,手微微有些颤抖。完全正确!甚至比他预想的方案还要优化!

他放下图纸,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眉心,仿佛这样能消化掉刚才所经历的一切。良久,他才重新戴上眼镜,看着姜青白,用一种近乎叹息的语气,对全班说道:

“同志们,今天,我李某人算是开了眼界了。什么叫天赋?这就叫天赋!不,这已经超越了天赋的范畴!姜青白同志,她不是在看地图……”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她根本就是一幅**活地图**!一台**人形导航仪**!”

“哗——!”

教室里终于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惊呼和赞叹!

“活地图”、“人形导航仪”!来自老测绘参谋的最高赞誉,彻底奠定了姜青白在军事地形学上神一般的地位。

从此,在新兵连,乃至后来传到整个营区,都流传着一个说法:找路,可以不信指北针,但不能不信姜青白。她的大脑里,仿佛烙印着这片土地的山川河流,草木尘埃。

军事地形学,人形导航。

“白狐”的传奇,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强大,不再局限于拳脚与枪械,更延伸到了这片广袤的战场空间本身。她与大地,仿佛存在着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亲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