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44章 暑日忙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伏天的日头格外烈,刚过辰时,田埂上的泥土就被晒得发烫。高铭远和苏晚提着木桶往稻田去,桶里装着掺了草药的水——自管家送来江南草药,两人每天都要绕着两亩稻苗浇三遍,原本蔫蔫的秧苗,如今已冒出新的绿芽。

“你慢些走,地上的土滑。”高铭远见苏晚脚步微顿,忙伸手扶她。苏晚笑着摇头,指了指稻苗根部:“你看,新根都扎进泥里了,再过些日子就能分蘖了。”说话间,就见赵珩抱着个竹编的蝈蝈笼跑过来,额头上满是汗:“大人!师母!周叔说打谷场的麦垛该翻了,不然要发霉!”

三人往打谷场去,远远就看见村民们正忙着翻麦垛。周石头擦了把汗,高声道:“高大人,今年麦子收成好,俺们多晒了两批,就怕伏天的雨说来就来!”苏晚放下木桶,拿起木叉帮着翻麦:“我在江南时,农户会把麦垛堆成尖顶,下雨时雨水顺着坡流,不容易渗进去。”

高铭远听了,立刻让人照着苏晚说的法子调整麦垛。赵珩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叉子拨弄麦秆,没一会儿就满脸通红。苏晚见了,从茶篓里掏出个布巾,帮他擦了擦汗:“慢些来,别累着。”赵珩却摇摇头,举着蝈蝈笼说:“我要帮大人和师母做事,等秋收时,蝈蝈还能陪咱们看稻子!”

正说着,村口忽然传来牛车轱辘声。高铭远抬头一看,是县城里的粮商带着伙计来了。粮商几步走到高铭远面前,拱手笑道:“高大人,去年您教村民种的冬麦收成好,今年俺们特意来多收些,价钱比去年再涨两成!”村民们听了,都围过来欢呼——往年麦子难卖,如今不仅能卖上好价钱,还不用愁销路。

高铭远和粮商敲定了收粮的日子,又让人领着他们去看麦垛。苏晚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喜笑颜开的模样,轻声对高铭远说:“百姓们日子好了,比什么都强。”高铭远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手腕上的银镯,温声道:“这都是你我一起努力的结果。”

傍晚时分,忙活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打谷场边,煮了新收的麦子,还炖了锅南瓜汤。周石头端着一大碗麦饭走过来,递给高铭远和苏晚:“大人,苏姑娘,尝尝今年的新麦,比去年的更香甜!”苏晚尝了一口,果然满口麦香,忍不住点头:“好吃,比京城的白米饭还对胃口。”

赵珩捧着碗南瓜汤,坐在两人中间,忽然想起什么,开口道:“对了大人,父皇写信说,秋收时要带母后和妹妹来兰考,还说要跟您学割稻子呢!”高铭远和苏晚对视一眼,都笑了。高铭远摸了摸赵珩的头:“好,到时候咱们一起教他们割稻子,让他们也尝尝兰考的好光景。”

夜色渐深,打谷场边的灯火渐渐熄灭。高铭远牵着马,苏晚提着茶篓,赵珩抱着蝈蝈笼,三人沿着田埂往回走。晚风带着麦香和稻苗的气息,蝈蝈在笼里轻轻鸣叫。苏晚忽然停下脚步,望着田里的稻苗,轻声道:“等稻子熟了,金黄色的稻浪,应该和麦浪一样好看。”

高铭远望着她眼底的笑意,点头道:“会的,到时候咱们带着村民们一起收割,再请京城来的客人尝尝新碾的稻米。”他握紧苏晚的手,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田埂边的麦秆同心结上——那同心结被苏晚系在了马脖子上,红绳在夜色中格外显眼,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