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129章 急报入京惊朝堂 圣意难决议对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急报入京惊朝堂 圣意难决议对策

紫禁城的早朝,向来是庄严肃穆的。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只等着皇帝朱翊钧开口议事。今日的议题本是秋收后的赋税调度,可当通政使司的掌印太监捧着一份染了火漆的急报,匆匆走进殿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

“陛下,福建泉州府急报,事关沿海海盗袭扰,百姓伤亡惨重,水师围剿无果,请求朝廷速发援兵!”太监的声音不算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殿内激起了千层浪。

朱翊钧皱了皱眉,接过急报,快速翻阅起来。越看,他的脸色越沉——“月余之内,海盗袭扰十余次,掳走渔民五十余人,伤亡逾百,渔船被毁二十余艘”“水师疲于奔命,屡遭海盗戏弄,兵士伤亡渐增”“百姓恐慌,纷纷弃船逃亡,沿海渔村十室九空”,每一行字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诸位卿家,都看看吧。”朱翊钧将急报递给身旁的太监,让他传给百官,“福建沿海的百姓正在受苦,水师却拿海盗没办法,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殿内顿时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户部尚书王汝训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海盗肆虐,根源在于水师兵力不足、装备落后。福建水师现有战船三十余艘,多是十年前的旧船,火铳、火炮也年久失修,而海盗的快船轻便灵活,又熟悉地形,水师自然难以应对。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拨款修缮战船、补充军备,再从广东水师调派部分兵力,支援福建。”

“王大人此言差矣!”兵部尚书石星立刻反驳,“广东水师需镇守南海,防备倭寇,若调兵支援福建,南海防线必然空虚。再说,修缮战船、补充军备非一日之功,福建百姓等不起啊!臣以为,应先派一员得力大将前往福建,统领水师,整顿军纪,再制定围剿策略,方能快速见效。”

两人的争论很快引发了更多官员的议论。有的支持王汝训,认为没有足够的军备,再厉害的将领也难有作为;有的赞同石星,觉得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派大将震慑海盗;还有的官员则担忧军费问题,如今北方边境虽暂稳,但此前与北狄的战事已耗去不少国库,若再大规模拨款给福建水师,恐难支撑。

朱翊钧听着百官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他看向站在左侧前列的内阁首辅申时行,问道:“申卿,你怎么看?”

申时行上前一步,缓缓道:“陛下,臣以为,王大人与石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若只取其一,恐难解决问题。海盗袭扰已逾月余,若不尽快行动,恐生更大祸端——福建乃东南沿海重镇,若海盗势力壮大,不仅会威胁沿海百姓,更可能勾结倭寇,甚至影响漕运,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即刻从京城神机营调派五百名精通火铳、火炮的兵士,由一员得力将领率领,星夜赶赴福建,支援水师;同时,命户部紧急拨款五十万两,用于修缮战船、补充粮草,确保水师能正常作战。第二步,选派一位熟悉海事、有领兵经验的大臣,前往福建督战,统筹水师与地方官府的力量,制定周密的围剿计划,避免水师各自为战、疲于奔命。”

朱翊钧点了点头,申时行的建议既考虑了当下的紧急情况,又兼顾了长远的围剿策略,确实可行。他看向殿内的将领,问道:“谁愿领兵前往福建,支援水师?”

话音刚落,一员武将立刻出列,高声道:“臣愿往!”众人看去,正是神机营副将戚继光。戚继光早年曾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熟悉海事,且领兵有方,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翊钧大喜,道:“好!戚将军有抗倭经验,此去必能助福建水师破贼。朕命你即刻率领五百神机营兵士,前往福建,听候福建水师提督调遣。”

“臣遵旨!”戚继光躬身领命,声音铿锵有力。

随后,朱翊钧又任命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岳为福建巡海督师,前往福建统筹围剿事宜。张岳为官清廉,且有统筹地方事务的经验,由他前往福建,既能协调水师与官府,又能安抚百姓,稳定人心。

“诸位卿家,”朱翊钧的目光扫过百官,语气严肃,“福建海盗之事,关乎百姓安危、国家海防,朕希望你们各司其职,全力配合戚将军与张大人。户部务必尽快拨付银两,工部加快修缮战船的进度,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和,声音响彻太和殿。

散朝后,戚继光立刻赶回神机营,点兵选将,准备粮草器械;张岳则前往吏部、兵部,交接事务,领取印信。京城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知道,一场针对福建海盗的围剿战,即将拉开序幕。

而远在福建的惠安渔村,老陈还不知道朝廷已经派了援兵。他正和妻子收拾着简单的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就带着儿子逃往内陆。夜里,他站在海边,望着漆黑的海面,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一路能平安,希望海盗能早日被除掉,希望有一天,还能回到这片海边,重新拿起渔网,过上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