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237章 筑台练兵固雄关 密探传信警辽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章 筑台练兵固雄关 密探传信警辽东

城楼下的操练声此起彼伏,长枪如林,在晨光中划出整齐的弧线。戚继光一身戎装,沿着新筑的边墙缓步前行,指尖划过刚砌好的青砖——砖缝间的灰浆饱满坚实,这是“物勒工名”制度下的成果,每块砖上都镌刻着工匠与监工的姓名,稍有瑕疵便要返工重造。

“将军,新增的二十座敌台已开工十五座,皆按您定下的规制建造,下层连通边墙,中层设箭窗储物资,上层筑楼阁置垛口。”负责工程的营官紧随其后,递上图纸,“只是石料供应稍显吃紧,永平府调运的工匠昨日才到齐。”

戚继光驻足远眺,西侧山坳里,辅兵正推着独轮车运送砖石,被俘的蒙古兵也在兵士看管下参与劳作,动作虽慢却不敢懈怠。“传我命令,从山海关库房调拨白银千两,加急从蓟镇采买石料。”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险要地段的敌台间距缩至三十步,开阔处可放宽至百步,但必须保证火力能相互覆盖。”

营官躬身应下,刚要退去,却被沈毅拦住。“将军,义乌调来的三百火铳手已在校场待命,吴锐正带着他们熟悉虎蹲炮与佛郎机的配合战术。”沈毅递上一块擦得锃亮的铅弹,“只是新造的火炮还需磨合,昨日试射时有两门出现卡壳。”

戚继光快步走向校场,远远便听见火器轰鸣。校场上,战车列成方阵,每辆战车都装配着佛郎机火炮,车旁的火铳手正演练“三段击”,与战车后的弓箭手交替射击。吴锐见戚继光到来,立刻暂停操练,上前禀报:“将军,这些义乌兵果然精锐,半天便掌握了战车与火器的协同要领,比蓟镇旧兵上手快得多。”

戚继光目光扫过阵列,只见义乌兵虽满身尘土,却站姿挺拔,即便刚结束高强度操练,也无一人弯腰喘息。“明日起加入骑兵演练。”他沉声道,“按战车在前阻敌、火炮轰阵、火铳压制、骑兵包抄的流程来,务必做到步、骑、火器三者联动无间。”

正说着,一名斥候骑着快马疾驰而来,翻身跪地时脸色苍白:“将军!辽东密探回报,努尔哈赤已吞并叶赫部邻近的乌拉部,其长子褚英率五千骑兵进驻抚顺关,似在探查我军布防。”

戚继光心头一沉,接过斥候递来的密信。信上字迹潦草,却写得明白:努尔哈赤以“助明守边”为名,实则在辽东各地征集粮草,还派人联络林丹汗残部,似有合兵之意。“沈毅,立刻去核查烽燧信号。”他当机立断,“让角山至辽东边境的十七座烽燧全部启用,白日举旗,夜间燃火,遇紧急情况加燃三堆烽火。”

沈毅刚领命离去,林伯带着一名身着商贩服饰的汉子走来。那汉子满脸风霜,腰间藏着短刀,见到戚继光便跪地叩首:“小人是潜伏在赫图阿拉的密探,有紧急军情禀报!努尔哈赤已造出百门仿制佛郎机,还从朝鲜购得硫磺硝石,看样子近期就要动手。”

“他的火炮威力如何?”戚继光追问。

“比我军虎蹲炮轻便,但射程略近。”密探回话时声音发颤,“小人偷看过他们操练,每门炮配五人操作,射速比我军快些,只是准头欠佳。”

戚继光沉吟片刻,对吴锐道:“明日起,每座敌台增配两门快枪,专门对付敌军炮手。再从义乌兵中挑选五十人,组成狙击小队,专攻敌军指挥官。”他转头看向密探,“你且下去歇息,稍后画出赫图阿拉的布防图,我要知道他的粮草囤积地在哪。”

次日清晨,山海关的操练声比往日更盛。战车与骑兵的协同演练在校场上展开,模拟蒙古骑兵的小队刚冲至阵前,便被战车火炮轰散,随后火铳手齐射,骑兵从两翼包抄,整套战术行云流水。戚继光站在高台上观察,手中的马鞭不断指点:“右侧骑兵推进稍慢,下次提前半炷香时间出击!”

正午时分,角山烽燧突然升起两道黑烟。沈毅气喘吁吁地跑上台:“将军,科尔沁部传来消息,林丹汗收拢残兵约三千人,在西拉木伦河对岸驻扎,还派人向努尔哈赤送去了降书!”

“来得正好。”戚继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传信给奥巴,让他派两千骑兵佯攻林丹汗,逼他向努尔哈赤求援。再让叶赫部出兵牵制褚英,不让他轻易西援。”他转身对赵武道,“你带一千步兵,悄悄绕至西拉木伦河上游,烧毁林丹汗的粮草。”

赵武领命离去,沈毅却面露忧色:“将军,我军兵力本就紧张,分兵出击会不会有风险?”

“努尔哈赤想坐收渔利,我们偏不让他如意。”戚继光指向敌台,“新筑的敌台已能守住山海关,只要三者联动战术练成,即便努尔哈赤倾巢而来,也讨不到好处。”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让人把‘物勒工名’的碑石立在每座敌台旁,让将士们知道,这长城不仅是砖石所筑,更是军心所凝。”

傍晚时分,赵武派人传回捷报:林丹汗的粮草被烧了大半,残兵已乱作一团,正向抚顺关方向溃逃。与此同时,叶赫部也送来消息,褚英的骑兵被死死拖住,寸步难行。

戚继光站在刚竣工的敌台上,夕阳为长城镀上一层金辉。吴锐捧着新造的快枪走来:“将军,狙击小队已练成,最远能在八十步外命中目标。”沈毅也上前禀报:“烽燧系统全部调试完毕,任何异动都能在半个时辰内传到山海关。”

戚继光拿起快枪,瞄准远处的靶心。枪声响起,靶心应声而碎。他放下枪,望向辽东方向,眼中满是坚定:“努尔哈赤若敢来犯,便让他尝尝这铜墙铁壁的厉害。”

夜色渐浓,城楼上的灯笼次第亮起。兵士们的巡逻声、敌台的梆子声与远处的操练余音交织在一起。新筑的敌台如哨兵般矗立在长城之上,与旧台连成一片坚固的防线。戚继光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只要军心不散,防线不松,这雄关便永远不会被攻破。

天边的星辰渐次明亮,照亮了戍边将士们坚毅的身影,也照亮了大明北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