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281章 公诉前夕与新的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1章 公诉前夕与新的挑战

第281章:公诉前夕与新的挑战

林辰主动发出的邮件,如同石沉大海,几天过去,那个神秘的“圣手”并未立刻回应。这种沉默并未带来安宁,反而像暴风雨前的压抑,让知情者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明面上的进程却并未停滞。针对林浩的公诉程序,在江若彤提交了完整的证据链后,正式启动。检察院的起诉书厚达数十页,详细罗列了林浩涉嫌故意杀人(间接)、商业欺诈、侵占财产、伪证等多项罪名,玄机子日记作为核心物证,被严密保管,准备在法庭上呈现。

“法院已经正式立案,开庭日期定在下月初。”江若彤将一份文件放在林辰的办公桌上,语气带着一丝肃杀,“这次,他插翅难飞。陈母的证词、当年被威胁护士的证言,以及李总生前部分指向他的录音,都会在法庭上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

林辰翻阅着起诉书副本,目光沉静。父母沉冤得雪,法律即将给予公正的审判,这对他而言,是下山以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即将达成。但不知为何,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仿佛了却一桩夙愿,目光已投向更远的地方。

“他聘请的律师团还在拼命寻找程序漏洞,试图拖延或者推翻部分证据。”江若彤补充道,“尤其是针对玄机子日记的合法性,他们可能会纠缠不休。”

“跳梁小丑。”林辰合上文件,语气平淡,“在铁证面前,任何狡辩都是徒劳。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在这段时间接触林浩或者他的律师团。”他敏锐地感觉到,林浩背后可能不止李总那么简单,那个隐藏在更深处的“雇主”,或许会有所动作。

“明白,我会盯紧。”江若彤点头。

这时,苏沐雪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进来,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林辰,集团第二季度的财报和扩张计划初稿出来了,势头很好,尤其是线上问诊平台和标准化药包的业务,增长远超预期。不过……”她顿了顿,“我们之前看中的几家位于西南省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收购谈判都遇到了阻力。”

“阻力?”林辰看向她。

“嗯。”苏沐雪将报告递给他,“要么是当地突然出现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抬价,要么是原本谈好的合作社临时变卦,声称找到了更稳定的销路。我查过,这些竞争对手和新的收购方,背景都有些模糊,资金流向追踪到最后,大多指向一些离岸公司或者地方性的小型投资机构,查不出真正的幕后主使。”

西南省份……滇南就在其中。林辰眼神微眯,这巧合未免太多了一点。

“对方这是双线作战啊。”林辰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一边用阴招试探、逼迫,一边在商业上进行围堵,不想让我们顺利向西南方向发展。”

“需要我们调整战略,或者采取更激进的反制措施吗?”苏沐雪问道,商业上的博弈,她从不怯场。

“暂时不用。”林辰摇头,“按照原定计划推进,谈判可以暂时放缓,但方向不变。对方越是不想我们去哪里,说明那里越可能藏着什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下一步棋怎么走。”

他相信苏沐雪的能力,辰星集团如今的体量和声誉,也不是随便什么势力就能轻易撼动的。

就在这时,林辰的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按下接听键,那边传来一个有些熟悉,带着激动和恭敬的声音:“林……林神医,您好!我是冯健,冯建国的儿子!”

“冯先生,你好,冯老身体恢复得如何?”林辰语气平和。

“托您的福,我父亲恢复得特别好,医生说简直是奇迹!今天已经能下地慢慢走动了!”冯健的声音充满了感激,“林神医,这次打电话,一是再次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二是……我听说您的辰星集团似乎在寻找优质的中药材供应商?”

林辰心中一动:“冯先生有门路?”

“我们冯家主要做建材,但对西南几个省的情况还算熟悉,也有些朋友。”冯健解释道,“我认识滇南那边几个信誉很好的老牌药材商和种植大户,他们手里的货品质绝对有保证,而且……我听说他们最近好像也遇到点麻烦,或许正需要辰星这样稳定可靠的大客户。”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林辰看了一眼苏沐雪,苏沐雪立刻会意,微微点头。

“那就麻烦冯先生帮忙牵个线。”林辰没有拒绝这份好意,“具体事宜,你可以直接联系苏总。”

“好好好!没问题!林神医您放心,一定办妥!”冯健连连答应,声音透着兴奋。能帮上林辰的忙,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报恩。

挂断电话,林辰对苏沐雪道:“冯健这条线,可以接触,但也要仔细甄别。”毕竟冯老刚刚中毒,虽然冯健看起来没问题,但谨慎总是没错的。

“我明白。”苏沐雪点头,“我会亲自跟进。”

看似山重水复,忽然又柳暗花明。冯健的出现,或许能打破对方在商业上的部分封锁。

然而,临近下班时,楚瑶却带着一脸凝重来到了林辰的办公室。

“林辰,你看看这个。”她将一份病历和几张检测报告放在林辰面前。

林辰接过翻看,病历显示患者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症状是高烧不退,伴有严重的皮下出血点和内脏衰竭迹象,医院初步诊断为某种罕见的病毒感染,但用了多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佳,病情在持续恶化。检测报告则显示血液中存在未知的毒素反应。

“这是今天下午转院到我们合作医院的一个危重病人。”楚瑶语气沉重,“主治医生觉得症状很奇怪,就请我会诊。我仔细检查过,他的脉象和中毒体征,与之前冯老所中的毒,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似乎更复杂,混合了其他东西。”

林辰的目光凝在报告上“未知毒素反应”那几个字上,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病人是做什么的?发病前接触过什么?”他立刻问道。

“他是一名地质勘探员,常年在西南山区工作。”楚瑶答道,“据他同事说,他发病前一周,曾在滇南边境的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进行勘探作业。”

滇南!又是滇南!而且,症状与冯老所中之毒相似!

林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对方没有回复邮件,但新的“考题”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悄然送达。

这一次,不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局,而是一个真实的、危在旦夕的生命。对方似乎笃定了他无法袖手旁观。

“准备一下,”林辰转过身,语气不容置疑,“我去医院看看这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