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347章 归途暖意,心安处即是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7章 归途暖意,心安处即是家

第347章:归途暖意,心安处即是家

从南山公墓返回市区的路上,车厢内弥漫着一种不同于来时的宁静。那份沉重的、几乎凝成实质的悲伤,在墓园宣泄过后,仿佛被清晨的山风和阳光涤荡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带着些许疲惫的释然,以及一种无声流淌的温情。

林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他脸上还带着一丝痛哭后的倦意,但眉宇间那积郁了十几年的阴翳,却明显散开了许多,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通透平和。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份劫波渡尽后的安宁。

苏沐雪坐在他身边,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公务,而是将手机调成了静音,同样安静地陪着他。她的目光偶尔掠过林辰放松的侧脸,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和一丝欣慰。她能感觉到,身边这个男人身上那座名为“仇恨”的大山,正在缓缓崩塌,虽然过程必然伴随着剧痛,但卸下重负后的他,才能真正展翅高飞。

楚瑶从随身携带的保温杯里倒出一杯温热适中的参茶,轻轻递到林辰手边。“林辰哥,喝点水,润润喉。”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医者特有的温柔。这参茶里她加了少许宁心安神的药材,不多,刚好能平复情绪而不影响精神。

林辰睁开眼,接过杯子,指尖触碰到她微凉的指尖,对她露出一个浅淡却真实的笑容:“谢谢。”他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甘甜和药香,确实让他感觉舒服了不少。

秦雨烟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膝上摊开着一本轻薄的诗集,但她并没有看,而是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若有所思。她想起秦家古籍中记载的一些关于“心结”与“药石”关系的论述,所谓“大喜伤心,大悲伤肺”,林辰今日这场淋漓尽致的宣泄,虽然痛苦,但对他被仇恨压抑多年的心脉肺气,未尝不是一剂最好的“解药”。她悄悄记下,准备回去后查阅更多相关典籍。

夏晚晴则拿着手机,屏幕上是她刚刚偷偷抓拍的一张照片——林辰闭目靠在椅背上,阳光透过车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虽然带着倦色,却有种说不出的宁静。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像往常一样分享到社交平台,而是小心翼翼地将照片加密保存了起来。这是只属于他们,属于这个“家”的瞬间。

江若彤坐在副驾驶,通过后视镜默默观察着后方的情况,确保没有车辆跟踪。同时,她通过耳麦低声吩咐着别墅那边的安保人员:“先生和小姐们快到了,准备一些清淡的早餐,室内温度调舒适些。”她的安排永远是这样细致而务实,将一切潜在的不安因素隔绝在外,为他们营造一个绝对安全舒适的港湾。

车子平稳地驶入别墅区,最终停在那栋熟悉的、如今安保森严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别墅前。

一下车,早已等候在门口的管家福伯就迎了上来,这位在苏家服务了几十年、看着苏沐雪长大的老人,此刻脸上也带着由衷的喜悦和一丝感慨。他没有多问,只是恭敬地躬身:“先生,小姐们,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在阳光房。”

阳光房里,落地窗敞开着,微风拂动白色的纱帘,带来院子里花草的清新气息。圆形的餐桌上摆着精致的清粥小菜,几样手工点心,还有一壶刚刚沏好的、香气四溢的花果茶。一切都布置得恰到好处,温馨而不刻意。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气氛轻松自然。没有人去提墓园的事,也没有人去刻意安慰林辰,仿佛那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清晨。

“林辰,尝尝这个,”苏沐雪夹了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放到林辰面前的碟子里,“福伯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让厨房做的,你上次说喜欢。”

楚瑶则盛了一小碗熬得香糯的南瓜小米粥推过去:“先喝点粥,暖暖胃。”

夏晚晴叽叽喳喳地分享着网络上一些关于辰星医院和中医的正面评论,试图用轻松的话题冲淡最后一丝沉闷:“你们看,现在好多网友都成了中医粉呢,说我们辰星是良心企业!”

秦雨烟安静地剥着一个水煮蛋,动作优雅,然后将光滑完整的鸡蛋放到林辰手边的小盘里。

江若彤虽然没有参与布菜,但她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确保视野开阔,同时慢条斯理地喝着自己那杯黑咖啡,目光偶尔扫过林辰,见他神色渐渐恢复如常,眼底也闪过一丝放松。

林辰看着面前堆满食物的碟子,又抬眼环顾围坐在身边的五位风格各异、却同样真心待他的女子。她们没有过多的言语,却用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无声地告诉他:无论过去如何,无论外界风雨,这里永远是他的避风港,有她们在。

他心中那片因复仇而冰封了许久的角落,仿佛被这浓郁的、实实在在的温暖悄然融化。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归属感,缓缓充盈着他的胸腔。

他拿起筷子,夹起那个虾饺,慢慢吃了起来。味道很好,鲜甜弹牙。

“很好吃。”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唇角带着真切的笑意,逐一看向她们,“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的陪伴。

谢谢你们的理解。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心安之处,即是吾家。

这一刻,所有的悲痛、所有的沉重,似乎都在这顿寻常又不寻常的早餐中,被悄然抚平、收纳,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力量。

阳光透过纱帘,暖暖地照在每一个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勾勒得柔和而明亮。餐桌上的笑语声,偶尔的交谈声,与窗外鸟鸣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名为“家”的、最动听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