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461章 破晓聚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1章:破晓聚流

清晨的阳光穿透塞纳河上的薄雾,为巴黎镀上一层淡金。与往日不同,辰星欧洲分公司所在的街道,在平日清晨的静谧苏醒之前,便已开始涌动一股不同寻常的热流。

还不到预定开场时间,分公司门前的街道两侧,已陆续有人群聚集。线上预热的效果开始显现。有举着手机、戴着耳机、显然是夏晚晴粉丝的年轻男女,他们兴奋地交谈、自拍,将镜头对准那扇即将开启的大门;有衣着普通、面带倦容或隐带痛苦神色的中老年人,他们大多沉默,眼神里混杂着好奇与最后一搏般的期待——这是被慢性疼痛或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困扰已久,被媒体报道或亲友提及吸引而来的潜在患者;还有扛着摄像机、挂着记者证、神情专业的媒体人,他们冷静地观察着环境与人群,寻找着新闻点。

队伍沿着人行道蜿蜒,虽未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但那持续增加的人数和隐约的喧闹,与一周前门可罗雀的冷清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反差。分公司内部,最后一遍检查正在无声而迅速地进行。

江若彤站在二楼监控室,面前是十几个分割屏幕,覆盖了入口、大厅、各个角落及外围街道。她通过耳麦与各点位安保人员保持着不间断的通讯。“入口流量控制,每批次三十人,马克注意疏导。”“媒体区右侧第三台摄像机,确认许可。” 她的声音冷静得像冰,确保着表面热闹下的绝对秩序。马克和李静如同钉子在各自岗位,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人群,防范着任何可能的不安定因素。

楚瑶在临时设置的后台,最后一次快速浏览讲稿。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微微加速的心跳,检查着耳麦和翻页笔。她身边,实习生小张紧张地搓着手,“楚博士,好多人啊……”

楚瑶对她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别怕,把我们准备好的,清楚地说出来就好。”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寻找那个身影。

林辰依旧穿着那身深色中山装,立在稍远离人群喧嚣的窗边,望着楼下越聚越多的人。他的平静,与窗外隐隐传来的嘈杂、与室内最后关头的紧绷感,仿佛处于两个世界。夏晚晴需要的那种“眼见为实”的冲击力,即将由他亲手呈现,而他眼中却不见丝毫波澜。

九点整,分公司那扇融合了中式窗棂元素的厚重玻璃门,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向内开启。

瞬间,人群的声浪拔高了一个层级。线上直播通道同步开启,观看人数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向上跳跃。

夏晚晴出现在了门口。

她今日未选择过于华丽的礼服,而是一身剪裁利落、质感高级的杏色裤装,既显干练,又不失亲和。妆容精致,笑容明媚,她手持无线麦克风,步履从容地走到临时搭起的小型舞台中央。聚光灯打下,将她笼罩在一片光晕之中。

“bonjour à tous!大家好!” 她开口,流利的法语与清晰的中文无缝切换,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大厅,也透过网络传向无数屏幕,“欢迎来到辰星欧洲分公司,欢迎来到我们的‘中医文化体验日’!”

没有冗长的开场白,没有空洞的口号。她的开场如同她的人,直接、明亮、充满能量。

“我知道,在场的各位,还有屏幕前的很多朋友,对中医充满了好奇,也可能……带着很多问号。” 夏晚晴微微歪头,做出一个思考的表情,这个俏皮的动作瞬间拉近了距离,引来台下善意的轻笑和线上评论区快速的互动滚动。

“它神秘吗?也许。它古老吗?是的。但它是否真的像某些人说的,是‘魔术’,或者……是‘不科学’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眼神变得认真而诚恳,“今天,我们不想用空泛的语言去辩解。我们只想邀请大家,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身体,甚至用你们的味蕾,亲自来感受,来体验。”

她侧身,优雅地伸出手,引向身后:“接下来,首先有请我们辰星集团的首席研究员,楚瑶博士,带领我们推开中医理论的大门,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看看我们的身体,在中医的视角里,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而我们日常的许多不适,又是否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聚光灯随着她的指引,打在了早已准备好的演示屏前。楚瑶深吸一口气,在掌声和镜头的聚焦下,迈着略显紧张但坚定的步伐走上台。

夏晚晴将麦克风递给她时,低声快速说了一句:“加油,瑶瑶!”

楚瑶接过麦克风,与她交换了一个眼神,点了点头。她站定在演示屏前,调整了一下呼吸,抬头面向观众。台下是密密麻麻的人头,线上是飞速滚动的评论和观看数字,压力如山。但当她看到台下不远处,林辰那平静无波却仿佛能包容一切的眼神时,心中的紧张奇异地消退了不少。

“大家好,我是楚瑶。”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带着研究者特有的清晰和冷静,却又努力注入了一丝温和,“让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大家是否经常感到,明明没有生病,却总是疲惫不堪、精力不济?或者,情绪低落时,胃口也会跟着变差?”

她身后的巨大屏幕上,浮现出精美的动态图示,将“阴阳平衡”比喻成日夜交替、冷暖调和,将“肝气郁结”与情绪压力导致的“身体交通堵塞”联系起来。

现场渐渐安静下来,无论是好奇的粉丝,还是带着病痛而来的患者,或是挑剔的媒体,都被这新颖而贴近生活的解读方式所吸引。线上评论区,也开始出现“原来是这样”、“好像有点道理”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