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琮这些年来在江南汉人之中,名声颇高,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礼贤下士,和文人雅士都有相交。
在满族这边,优势更大,他是唯一一个满族妃嫔所生的子嗣,母族是富察氏,而且武艺也称的上厉害。
论嫡论贤,还有圣心,他都是没有异议的继承人。
而且,皇上曾经多次不论场合都说起,永琮是他的继承人,还是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位亲王。
大家心中都有数,所以朝堂也并没有动乱,有永琮代理朝政,一时之间也没有任何问题。
等过了半个月,皇上还是醒不过来,但是再醒不过来,人就该被拖死了。
有时候这个恶人不能让他来做,所以他又叫了太后来。
太后做主,为皇上施针,让皇上清醒过来,也能说上几句话。
太医施针之后,不过半个时辰,乾隆就醒来了,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后上前,跟他说了大概的情况,也说了他如今的处境。
乾隆:“这个毒妇!竟敢如此陷害朕!将她赐死!将她碎尸万段!五马分尸!”
太后:“皇帝,你如今还是不要太激动,有些话旁人不能说,只有哀家来告诉你。”
“太医施针,让你醒过来,很多事情,你也该安排好了。”
乾隆根本不能忍受自己得了这样一个结局,他如今还正值壮年,春秋鼎盛,如何想死。
可是意外永远比明天先来,乾隆没有办法,看着满殿跪着的妃嫔,儿女还有亲贵大臣,想来殿外的人更多。
乾隆不得不逼着自己平定心绪,眼神放到了跪在最前面的璟瑟和永琮身上。
乾隆:“永琮,你过来。”
永琮赶紧过去,满脸伤心:“皇阿玛,儿臣在,儿臣已经让人张贴皇榜,一定会有办法的,您一定要坚持住。”
乾隆:“皇阿玛知道,你是朕最孝顺的儿子,也最是聪慧能干。”
“皇阿玛如今要把这大清的江山,都托付在你的手中,你可不要辜负皇阿玛的期待。”
永琮:“儿子如今还年幼,皇阿玛再教儿子几年吧,儿子不能没有您。”
乾隆:“别怕,这些年你入朝参政,每件事儿都做的极好,别怕,你一定能行,也必须行。”
“你要答应皇阿玛,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照顾好你的兄弟姐妹。”
永琮:“皇阿玛,放心,儿子一定做好。”
乾隆:“好。”
然后看向底下跪着的所有人:“朕之七子,曜亲王永琮,乃是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子。”
“身份尊贵,人品贵重,历练有成,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众人:“奴才遵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既然地位正统已经有了,永琮也不想再听他说一些其他的话。
不用想,也知道是跟后宫这些莺莺燕燕有关,他不乐意听。
乾隆就这样驾崩了,情况甚至有些荒诞,但也事实。
紫禁城再度办起丧事,白幡飘散在紫禁城各处。
永琮是新帝,地位正统并无质疑,带着众人在灵前跪拜。
大行皇帝丧仪结束之后,他才正式举办登基大典。
之后下旨,晋太后为太皇太后,仍居慈宁宫,追封先帝皇后,生母富察氏为太后,其他先帝妃嫔全部挪去寿康宫,寿安宫。
封嫡姐,固伦和敬公主为固伦和敬晋宁长公主,其长子也赐了贝子的爵位。
以后要为先帝守孝三年,但是却被大臣们阻拦了。
新帝如今不过十八岁,还未大婚,身边也没有伺候的人。
先帝还未来得及赐婚,就驾崩,这个时候各家多年培养的女儿早就准备好了。
若是新帝要守孝三年,到时候很多女子的年岁就过了,家族怕是白培养一场。
所以大家都认为新帝应该像先帝时候那样,守心孝,三月即可。
可是永琮就根本不是个听人劝的,他想如何就该如何。
这些大臣谁都劝不了他,更何况前面一个孝字当头,谁说是硬劝,那就是对先帝的大不敬。
那些本来想试探新帝的人也因此被罢官丢爵,虽然没有杀人,但朝堂也安静了下来。
这个女儿没了,还有其他的女儿,三年的时间也足够培养了,也没有必要跟皇上硬对着干。
永琮只想说:若是早这么想不就好了。
这三年守孝,他是真守孝,毕竟他想做的事儿多了。
他登基之后,就让人重新修整了乾清宫,他要住就要住最大的,最好的。
宫中如今真正的主子只有他一个,自然什么都要先紧着他来。
太后住在慈宁宫,如今女儿都嫁人了,她与新帝可没有太深的情分,所以只能安分一些。
太后想搞事儿,但如今明显不是时候,她所有的手段都在后宫。
但是新帝要守孝三年,这三年她的手段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从先帝驾崩到新帝登基这短短的时间来看,只怕新帝也不是个好糊弄的。
虽然是守孝三年,但是父仇不能不报,所以刚过三月孝期,永琮就下旨,踏平寒部。
寒香见一直在牢里待着,永琮与她没仇,但是他是孝顺儿子,就想着让她和族人一起去,路上也能有一些伴儿。
倒是有一个人,让永琮意外,就是珂里叶特海兰,她还活着。
在长春宫受尽折磨,她也憋着一口气,总想着能与如懿再见一面。
孝贤皇后薨逝之后,和敬公主将人要走了,告诉了她,永琪的下落,她也不为所动。
但是若是说起如懿,这个半死的人,总会有动静,给一些反应。
璟瑟一向都认为,死了对她才是解脱,所以,对于那些心里痛恨的人,都让她们活着,但是却只能痛苦的活着。
新帝登基之后,璟瑟就将如懿也带出宫了,永琮也不管她,随她高兴吧。
毕竟在和敬公主的眼里,她皇额娘半辈子里唯一的敌人就是如懿。
虽然后来富察琅嬅自己看开了,但是璟瑟从来都没忘记,一直记到现在。
璟瑟要为皇额娘出气,永琮自然是无有不允,随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