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 > 第92章 环保危机 + 资质补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环保危机 + 资质补办

晨光刚漫过印刷厂的瓦楞屋顶,两辆喷着 “环境监察” 字样的绿色面包车就碾着镇口的碎石路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三名穿着深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拎着皮质检测包下车,为首的中年男人亮出烫金工作证,语气严肃:“我们接到举报,你厂涉嫌无环保资质生产,且废水直排,现在依法进行检查。”

张嘉豪早已站在厂房门口等候,身后跟着父亲和负责后勤的老陈。他没有丝毫慌乱,上前半步递上提前准备好的文件夹,声音沉稳:“领导好,这是我厂的环保措施说明和油墨检测报告,废水处理设施就在厂房后侧,随时可以查验。”

工作人员接过文件夹,指尖划过封面的 “xx 印刷厂环保自查报告” 字样 —— 那是张嘉豪用英雄钢笔工整书写的,扉页贴着印刷厂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下面附着一张泛黄的废水处理流程图。为首的李科长翻看着,眉头微蹙:“你这是手写报告?正规检测报告应该有检测机构的公章和防伪标识。”

“李科长,” 张嘉豪指着报告里的检测数据,“这是上个月我托县城外贸代办点联系的省质检所做的油墨检测,因为是乡镇企业,对方只给了手写版报告,公章在第二页右下角。您看,各项指标都符合 Z 国《印刷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尤其是我们用的食品级油墨,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限值。”

说话间,老陈已经领着另外两名工作人员走向后侧的废水处理区。那里挖了两个串联的水泥沉淀池,池底铺着厚厚的过滤棉,浑浊的印刷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变得清澈透亮,最后通过管道引到厂区外的果园灌溉渠。“领导您看,我们每天的废水都先在这里处理,再用来浇果树,绝对没有直排。” 老陈踩着池边的石板,指着池底的过滤棉,“这是上周刚换的新棉,您可以取样检测。”

一名工作人员拿出玻璃采样瓶,从沉淀池进出口各取了一瓶水样,贴上标签,又用 ph 试纸现场检测,试纸显示呈中性。“李科长,水样 ph 值 7.2,符合排放标准。” 工作人员汇报着,将试纸和采样瓶放进检测包。

李科长盯着流程图看了半晌,又翻到油墨检测报告的公章页,指尖摩挲着红色的公章印记:“你们这废水处理设施虽然简陋,但确实起到了作用。不过按照规定,印刷企业必须取得环保登记证,你们之前怎么没办?”

“是我们疏忽了。” 张嘉豪态度诚恳,“之前一心想着扩大生产,没意识到环保资质的重要性,直到半个月前听说邻镇有家印刷厂因为废水问题被查封,才赶紧补做了检测和设施改造,正准备去申请资质呢。” 他顺势拿出早已填好的《环保登记证申请表》,“这是申请表,各项信息都已经填全,麻烦领导帮忙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李科长接过申请表,上面不仅有印刷厂的基本信息,还详细列明了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环节、治理措施和排放去向,甚至附上了厂区平面图,标注了废水处理区、固废堆放点的位置。“没想到你们准备得这么充分。” 李科长的语气缓和了不少,“这样吧,水样我们带回局里做进一步检测,要是达标,你们再带着这份申请表和检测报告去县环保局办理资质,手续齐全的话,一周就能批下来。”

“谢谢李科长!” 张嘉豪连忙道谢,又让父亲拎来几瓶矿泉水,“辛苦领导们跑一趟,喝点水歇口气。”

工作人员摆摆手,拒绝了矿泉水,李科长临走前叮嘱:“环保是底线,以后一定要坚持达标排放,我们会不定期抽查的。”

“一定一定!” 张嘉豪和父亲送到门口,看着面包车驶离,父亲长舒一口气:“多亏你早有准备,不然这次真要麻烦了。”

“爸,现在环保查得越来越严,咱们做实业的,合规才能走得远。” 张嘉豪收起文件夹,“我现在就去县城办资质,顺便把域名的新板块上线。”

下午,张嘉豪带着申请表和检测报告来到县环保局。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核对材料后,又打电话向李科长确认了现场检查情况,当即受理了申请:“材料齐全,检测结果没问题的话,下周三就能来拿证。”

从环保局出来,张嘉豪直奔网吧。拨号上网的 “滴滴嘟嘟” 声过后,纯文字的域名后台界面跳了出来。他按照之前的想法,新增了 “农产品收购信息” 板块,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记着前几天走访各村收集的农产品信息 —— 王大爷家的 500 斤红薯、张婶家的 200 斤花生、李大叔家的 100 斤核桃,都是村民们愁着卖不出去的东西。

张嘉豪逐一把信息录入后台,每条信息都标注了农产品名称、数量、联系人、联系电话(大多是 bp 机号或固定电话),最后加上一句 “诚信交易,当面验货付款”。刚录入完,网吧老板刘峰凑了过来:“豪哥,这板块能有人看吗?咱们镇里会上网的人不多啊。”

“现在不多,但以后会越来越多。” 张嘉豪信心十足,“而且我已经跟镇里的农产品收购商打了招呼,让他们每天来网站看看,有合适的就直接联系村民。就算只有几个收购商看到,也能帮村民解决不少问题。”

正说着,张嘉豪的小灵通响了,是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是张嘉豪吗?我是镇政府的老王,听说你在网上搞了个农产品收购板块?” 电话里的声音很热情,“镇长刚才听村民反映,说你帮着卖农产品,特意让我问问情况,要是做得好,镇政府可以帮你宣传宣传。”

“真的吗?太感谢王主任了!” 张嘉豪又惊又喜,“现在刚上线,已经录入了十几条农产品信息,要是镇政府能帮忙宣传,肯定能吸引更多收购商和村民。”

“那你明天来镇政府一趟,带上网站的相关资料,镇长想跟你聊聊。” 老王说完挂了电话。

刘峰听得眼睛发亮:“豪哥,镇政府都要支持咱们了,这域名以后指定能火!”

“是咱们一起做的。” 张嘉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明天见过镇长,咱们再把板块优化一下,加上收购商的信息,让供需直接对接。”

第二天一早,张嘉豪带着域名的打印版界面、农产品信息清单来到镇政府。镇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握着他的手连连称赞:“小张,你这个想法好啊!现在咱们镇里的农产品卖难,你这个网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帮了村民,也为镇里的乡村振兴出了力。”

镇长当场让人写了一份表扬信,盖上市政府的红色公章,又叮嘱办公室:“把小张的网站地址抄下来,贴到各村的公告栏里,再通知各村村委会,让村民们有农产品要卖的,都去找小张登记。”

从镇政府出来,张嘉豪拿着表扬信,心里暖暖的。他没有直接回印刷厂,而是先去了各村的公告栏,看着工作人员把域名地址用粉笔写在 “土地流转公告” 旁边,村民们围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地问:“这网站真能帮咱们卖东西?”“小张这孩子真能耐,还会搞互联网!”

回到印刷厂时,父亲已经接到了好几个村民的电话,都是来登记农产品信息的。“豪哥,刚才周明远又在村里散布谣言,说你的网站是骗局,骗村民的信息呢。” 老陈匆匆跑过来,脸上带着气愤,“好多村民都被他说动了,刚才有个大叔本来要来登记,又回去了。”

张嘉豪眼神一沉,周明远果然没死心。他把表扬信递给父亲:“爸,把这封表扬信贴在印刷厂门口,再让村里的广播员广播一下,有镇政府背书,看他还怎么造谣。”

父亲点点头,立刻去安排。不一会儿,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各位村民注意了,镇政府表扬张嘉豪同志创办的本地生活网,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该网站合法合规,有镇政府支持……”

广播声传遍了全镇,加上印刷厂门口的表扬信,村民们的疑虑渐渐打消了。下午,就有十几个村民拿着农产品清单来到印刷厂,排队登记信息。张嘉豪一边帮大家登记,一边承诺:“大家放心,我会尽快联系收购商,保证让大家卖个好价钱。”

夕阳西下时,县环保局的电话打了过来,通知环保登记证已经办好,让明天去领取。张嘉豪挂了电话,看着厂房里忙碌的工人、门口登记信息的村民,嘴角扬起笑容。环保危机顺利化解,环保资质即将到手,域名得到政府支持,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他知道,周明远的谣言不会就此停止,这场关于信任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夜色渐浓,张嘉豪坐在电脑前,开始整理收购商的联系方式,他要尽快促成第一笔交易,用实际行动粉碎周明远的谣言。而此时的周明远,正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印刷厂门口热闹的场景,眼神阴鸷,不知又在盘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