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来后,众人都不住地惊叹,就连秦子墨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县令当初给的那几把大片刀,发挥了大作用。还有村里的十多个车夫甩着大鞭子——这都是出发前夕,苏雨荷突发奇想,让大家练习甩鞭子的技术,还给每人分了两条野猪皮做成的鞭子梢。那是苏雨荷用鸡油浸泡过的皮条子,柔软又有韧劲,打在身上疼得人受不了。

土匪来袭时,村长临时任命村上的武师傅指挥作战。见土匪冲上来,武师傅指挥车夫们站在前面,等土匪跑近,一声令下,众人一起甩开鞭子,很快打退了第一波进攻。车夫们后面是一群在高处使用弩箭的村民,只见五十支箭齐发,射向敌人。

等土匪再次冲过来,手持大刀长矛的村民便冲上前去,直杀得敌人连连后退。经此一战,土匪才真正见识到这里村民的厉害,他们的武功远在匪人之上,从此再也不敢来招惹了。

原来,苏雨荷每次到村里观摩,都会和村长、武师傅一起研究,在关键时刻怎样用兵、如何排兵布阵,确保自己队伍不出现伤亡。

吴大江听后,对苏庄主愈发佩服,心里暗自思量:真是女中豪杰!她这种排兵布阵的方法,我这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官都想不出来。难怪说高手在民间,这个女子绝对称得上顶尖高手。看来经过她的培养和训练,这个村庄的村民个个都是强兵。如果我身边能有这样的谋士,必定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于是,他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三天之后,吴大江向将军和庄主告辞,直奔京城复命。

送走吴大江,苏雨荷拿出四件暗器,大家仔细端详,很明显就能看出,谁使用哪件最合适。

第一个是宝剑,最适合使用的当然是秦子墨,因为秦大哥的剑法,在四个人当中是最好的。

第二个是飞碟,它有一放一收,发射需要一定的腕力和巧力,收回时也需要良好的眼力,以免伤到自己,这件暗器就归苏雨荷使用。

第三个是绣花针发射器,这个倒没有什么危险系数,关键在于练习眼力、腕力和听力——要用听力判断甩出去的绣花针是否击中了目标。苏雨娟说:“这个归我所有,小巧灵便,便于藏在身上。”

第四个是流星连环球,五个球子串在一根铁链上,只有真正舞动起来,才能连环打出去,这就需要运用巧力。别看它是铁球,因为是空心的,每个球子当中还藏有两根铁钉,整件兵器不过五斤重,很适合藏于腰间。雨林自打看见它,就爱不释手。

有了暗器,接下来就是琢磨怎样灵活使用。这天,众人正好前往府城,查看店铺里的生意恢复得如何。

刘敏赶紧迎上来说:“这几天还行。”说完拉着苏雨荷坐下,“大小姐,这次逃难让我最深的感触是,必须身怀绝技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我想让两个丫头,跟你回庄园学习武功。”

“刘婶子,你有这个想法很好。这两个孩子越来越机灵,看着就比别的孩子聪慧,个子也长得高挑,我挺喜欢她俩。”

“喜欢就把她俩带走。这俩孩子特别痴迷练武功,现在二小姐教的那些招式,她俩每天都勤加练习。我反复考虑,你们姐俩身边也需要贴身丫鬟,就让她俩过去吧。都是自己人,她们俩一定会效忠你们,照料好你们姐俩的日常起居。”

“刘婶子,两个孩子不在你身边,你不想吗?”

“孩子做正事,我不想。再说了,放在你身边,我放心。”

“刘婶子,我们可是经常走南闯北。”

“大小姐,孩子跟着你们,自然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她们俩现在年轻,跟着你们出去历练是好事。要是我像她们这么年轻,也想天天留在你身边做贴身丫鬟。不瞒你说,这两个孩子跟我一样,特别崇拜你们姐俩,她们不止一次跟我说,要跟着你们,做你们的贴身丫鬟。”

“好!刘婶子,我答应你了,回去我就另找两个人过来替换她俩。”

随后,她又来到隔壁的木匠铺。自从逃荒回来,木匠铺生意一直不景气。苏雨荷看着地上的木料,问木匠师傅:“王师傅,什么样的木材可以用来做练习飞镖的靶子?”

“这种柳木就比较好。”说着,王师傅立起一块柳木板,拿起一个小刀飞掷过去,小刀直直地扎在板子上。

“师傅的功力了得,就是这把刀有些大,做不了暗器。”

“大小姐,我表叔就会制作暗器。”“是吗?那他现在人在何处?”

“巧了,上次逃难时正好遇到他,他也在我们古城,就在城东刘铁匠那里打铁,他叫铁牛。”

“好,我记住了。你先用木板给我锯成几块能挂在墙上的木头板子。”苏雨荷用手比画着大小,“我回去的时候带走。再用那两块原木给我雕刻成四个木头人。”

回来后,每人分到一块木板。大家把木板放在靠墙的架子上,开始练习各自的暗器。

两天后,木工铺子做好的木人送来了。几个人商量后认为,还是回到山上练习更好。山洞前地势平稳,山洞里空间也大。于是,众人决定回山。

外婆看到吴大江身旁带了四个随从,等他们走后,从院子里选了两男两女四个忠实又机灵的下人,给每个人身边安排了一个。

这次听说他们要回山,外婆赶忙让他们把人都带走,并叮嘱道:“你们现在不能再孤军行动了,身边必须带上侍从。咱们不像吴将军那样身边有四个随从,你们最低每人身边要带两名侍从。”

苏雨荷告诉外婆,刘敏想让刘大双和刘二双过来做她们姐俩的贴身丫鬟,老人家立马高兴起来:“那两个孩子绝对是个好苗子,我早就相中了,只是没提,就怕你刘婶子舍不得让孩子出来。我这就赶快挑选两个人送过去,把俩丫头换过来。”

外婆给挑选的下人,都是老太太从店铺回山庄时,从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其中两个丫头,也是一对双胞胎。

这回好了,已经有四个丫头,还缺两个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