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雨林手指在地图上的红树林和黑海湾之间点了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和雨娟带一百多护卫队,再加上一百个兵营里的尖刀队员,一起凑成先遣队,明天一早就出发。林一、林二、林三他们已经在两地中间的县衙等着了,咱们到了会合后,一起商量怎么打,时间就定在半个月后,务必赶在倭兵换防前把方案敲定。”

苏雨荷在一旁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物资标注补充道:“子墨和我带大部队,十天后再走。大部队人多不说,还得押送物资——上次打仗只用了半车炸弹,现在还剩两车半,这东西沉,还怕磕碰颠簸,必须小心轻放,走快了容易颠出问题。要是跟先遣队一起走,目标太大,保不齐半路上就被倭兵的巡逻队撞见。等你们先遣队在县衙站稳脚跟,把倭兵的岗哨分布、换防时间都摸透,我们再过去,正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苏雨林顺着她的话点头:“大姐说得对,先遣队的首要任务就是隐蔽,绝不能过早暴露。咱们去县衙的路上,得多带些干粮和水囊,尽量走山间小路,避开那些倭兵常巡逻的官道。对了,把上次缴获的倭兵服装和帽子也带上,必要的时候让队员换上,混进去侦查,能省不少事。还有,每个人都带上暗器和四枚小型炸弹,遇到小股倭兵,能悄无声息解决就别惊动其他人,千万别留活口,免得走漏消息。”

苏雨娟也跟着接话,眼神里透着干练:“我跟哥一起走,路上能帮着观察地形,我眼神比男队员细,说不定能发现些他们没注意到的小道或者隐蔽点。林一他们在那边待了半个月,肯定摸透了周围的环境,咱们到了之后,正好跟他们好好问问,看看红树林里有没有能藏人的密林、黑海湾有没有能划船进去的暗水道,要是能利用这些地形,说不定能出其不意。”

苏雨荷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帐角的箱子里抱出一摞帽子,放在桌上:“差点忘了这个!这些帽子是我找当地裁缝做的,用的是上次炸坏的倭兵帐篷布,里面衬了层厚棉布,中间还架空了点,戴在头上既轻便又安全,还能防炸弹炸起来的碎石子砸到头。雨娟,你们先遣队带上,关键时候让队员们都戴上——这些孩子大多是咱们从家乡带出来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出什么闪失,我还等着他们打完仗,建功立业回家呢。”

苏雨娟拿起一顶帽子试了试,大小正合适,还挺舒服,笑着说:“姐,你想得真周到!有这帽子,队员们侦查的时候也能多份保障。”

秦子墨看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开口说道:“你们放心,大部队这边我会盯紧,每天按时操练,物资也会清点清楚,绝不会出岔子。你们在前面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被倭兵围困或者需要支援,就赶紧派快马传信,我带着大部队连夜赶过去,保证不耽误事。”

当天晚上,兵营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先遣队的队员们检查随身带的物品,把分下去的炸弹牢牢包在行李包上,打好背包,生怕有松动;有的把干粮和水囊塞进背包,还不忘跟身边的队友打趣:“这次咱们去县衙,说不定能蹭顿热饭,总比吃干粮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紧张,却更多的是兴奋,盼望着打赢了这仗,就能早点清剿完倭寇,回家跟家人团聚。

苏雨林走在队员中间,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队员正攥着匕首发呆,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王,别紧张。咱们上次在乱石滩都打赢了三千多倭兵,这次先遣队都是精锐,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到时候听指挥、跟紧队友,保管没事。”

小王抬起头,眼里的慌乱少了点,用力点头:“将军放心!我肯定不拖后腿,要是遇到倭兵,我第一个冲上去!”

周围的队员们都笑了起来,气氛也轻松了不少。有人喊道:“将军,咱们这次肯定能端了倭兵的老巢!”苏雨林笑着应道:“对!只要大家听指挥、互相配合,肯定能把倭寇都清干净,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

队员们齐声喊:“是!将军!”声音虽低却洪亮。

苏雨林吩咐大家赶紧回去休息,明天准备出发。

苏雨荷和秦子墨站在帐门口看着这一幕,苏雨荷轻轻叹了口气,对秦子墨说:“等这场仗彻底打完,咱们就回雨荷庄园,再也不管朝廷这些事了。回山上住几天,采蘑菇、挖野菜、去围猎,早上听鸟叫,晚上看月亮,多清净。”

秦子墨眼神里满是期待,点头应道:“好啊,我早就盼着过这样的日子了。到时候咱们在庄园里种片杏树、桃树、梨树和苹果树,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既好看,又好吃……”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先遣队就集合完毕。刘珠儿也打好了背包站在队伍里,苏雨林看到她,愣了一下:“珠儿,你怎么也来了?先遣队路上危险,你留在兵营里跟大姐他们一起走好吗?”

刘珠儿却把背包往背上紧了紧,倔强地说:“我不!你别小瞧我,别忘了我也是护卫队员出身,再说了,有你在,我不怕危险。”

苏雨林拗不过她,只好笑着应允,偷偷再三叮嘱身边的队员多照看她。

队伍出发时,苏雨林和苏雨娟走在最前面,怀里揣着地图,时不时停下来确认方向。队员们跟在后面,脚步放得很轻,尽量不发出声音,悄无声息地钻进了兵营外的乱石滩。

苏雨荷和秦子墨站在兵营门口,一直望着队伍的方向,直到最后一个队员的身影消失在乱石堆里,才转身往回走。刚走没两步,秦子墨突然停下脚步:“雨荷,咱们不能等十天再出发。”

苏雨荷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刚才不是说好等先遣队站稳脚跟吗?为什么这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