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第158章 江浩:我在帝都自由拾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江浩:我在帝都自由拾荒

当关羽麾下骁将秦明率先在一处坍塌的豪门地窖中,挖出整整三百斤黄澄澄的金饼时,关羽内心的最后一丝芥蒂彻底烟消云散。

看着那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的金饼,关羽的丹凤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仿佛看到了军队的粮饷、百姓的活路、基业的希望。

他猛地一拍秦明的肩膀:

“好,干得好。重重有赏!”

从那一刻起,关羽仿佛换了个人,亲自上阵巡视挖掘进度,比江浩还要积极,甚至亲自指挥士兵拆解一些坚固府邸的梁柱和铺地砖石。

这些都是上好的木材和石材,运回去就是现成的建筑材料!

洛阳,这座被烈火与暴行蹂躏的帝都,在董卓仓皇逃离后,依旧是一座巨大的、未被彻底榨干的宝库。

除了深埋地下的金银铜钱,那些未被完全焚毁的陶罐、铜釜、铁器农具、残存的布匹丝绸、甚至大户人家遗留的家具木料…

在江浩眼中,都是建设乐安不可或缺的物资。

他指挥若定,将拾荒所得按“钱”、“粮”、“布帛”、“铁器”、“木石”、“杂项”等大类,分门别类堆放。

两千士兵和六千多难民如同勤劳的工蚁,在废墟中穿梭,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挖掘、拆卸、搬运出来。

之后依托黄河水道,这些物资能够以极低的运输成本,顺流而下直达乐安,成为他们起家的原始积累。

要打造一个发展基地,吃的就不谈了,用的物件就海了去了,简直是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实打实的物资支撑。。

洛阳大户人家遗留的铜釜、陶罐,哪怕有些破损,修补一下就是宝贝。

这些炊具容器是安顿下来开伙做饭、烧水喝汤的必需品,没有它们,就只能用手捧、用叶子盛,谈何生活?

那些被大火燎过、被遗弃在废墟角落的布匹丝绸,哪怕是残次品、半焦品,清洗裁剪后,也能做成御寒的粗布衣裳、被褥鞋袜,或者拆成布条做绷带。

总好过让流民在寒风中衣不蔽体,还有那些大户人家留下的皮裘、毡毯,更是过冬的救命物资。

废墟中散落的铁锹、锄头,哪怕锈迹斑斑、木柄烧毁,只要铁的部分还在,回炉重铸或者打磨修复,就是开荒种地的利器。

针头线脑、麻绳钉子,都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小物件;甚至那些看似无用的巨大石磨、石臼,运回去就是磨坊的基础。

现在洛阳这一波拾荒,简直就是无成本、零元购的超级大采购。

这些被诸侯联军忽略的“垃圾破烂”,恰恰是安顿流民、建设家园最实在的基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笑死。

其他军队攻破城池都是劫掠,而江浩则带着留下的两千军队和六千难民在拾荒捡破烂。

这画风,跟那些“王霸之气一震,小弟纳头便拜,金银自动入库”的穿越前辈比起来,简直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

看着这一幕,江浩甚至有些恶趣味的想到了,这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他都想好了:

《穿越之我在帝都自由拾荒》或者《论如何在汉末乱世靠捡垃圾起家》、再或者《开局捡破烂,打造最强根据地》。

远处的袁绍袁术正巧策马并辔,带着亲卫闲逛,路过刘备军负责的区域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不约而同地勒住了缰绳。

只见刘备麾下的兵士们加难民们,全然不顾体面,正热火朝天地干着令他们瞠目的勾当。

一些人挥舞着铁锹,在那些昔日朱门大户、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的府邸遗址上奋力挖掘,泥土混杂着瓦砾被高高扬起,溅得人灰头土脸。

另一些人则攀上残存的墙壁,用撬棍、绳索甚至徒手,费力地拆卸着还算完好的屋瓦、梁木。

更有人拿着棍棒,仔细地敲打着残存的墙壁地面,侧耳倾听,试图找出暗藏的夹层或地窖。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种属于“贱业”的粗鄙气息。

袁绍眉头微蹙,那张素来以威严雍容着称的脸上,清晰地掠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毫不掩饰的嫌弃。

他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从小锦衣玉食,举手投足讲究的是威仪气度。

眼前这等掘地拆屋、如同流民般的行为,简直是对他世家贵族审美的玷污。

“刘玄德…这是在作甚?”

袁绍的声音带着一丝轻蔑,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不体面、不合规矩的景象。

“竟…竟行此等掘地三尺、拆屋扒瓦之事?这…成何体统!”

他昨夜还感慨刘备这个穷鬼,别说搜刮奇花异草,就算把洛阳地皮刮一遍他都没意见,今天这个离谱的感慨居然成真了。

旁边的袁术反应则更为直接,他嗤笑一声,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嘲讽。

“本初兄,你还没看明白吗?”

袁术用马鞭虚指了一下那片狼藉的工地,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讥笑。

“咱们这位刘皇叔啊,这是穷疯啦,哈哈哈哈哈。”

他仿佛看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事情。

“堂堂汉室宗亲,乐安郡守,竟沦落到要在这焦土废墟里翻检破砖烂瓦、搜寻那仨瓜俩枣的地步?啧啧啧…真是…斯文扫地,颜面何存啊。”

袁术的优越感此刻膨胀到了极点。

他是袁家嫡子,坐拥南阳富庶之地,粮秣堆积如山,金银珠宝无数,何曾为这等黄白之物操心?

刘备这行为,在他眼中无异于沿街乞讨的乞丐,简直令人作呕。

袁绍虽不像袁术笑得那般放肆,但也是微微摇头,仿佛在惋惜刘备的“堕落”,语气带着一种上位者的怜悯:

“唉,看来玄德公处事实在艰难。然则…此等行径,终非王道,徒惹人笑耳。”

他心中已给刘备贴上了“格局有限”、“难成大器”的标签。

这等斤斤计较于眼前蝇头小利、不惜自损形象的行为,在袁绍看来,是缺乏战略眼光和贵族风骨的表现,注定无法与自己这等“胸怀天下”的士族领袖相提并论。

袁术更是连连附和,满脸的不屑:

“正是,格局太小,不足与谋,为了点破烂玩意儿,连脸面都不要了?可笑,可叹!”

袁绍、袁术两人不再停留,策马扬鞭,扬长而去,只留下滚滚烟尘。

江浩恰好从一旁临时充作指挥所的破败屋子里踱步而出,方才袁氏兄弟那番充满优越感的点评,他站在门后,一字不落,听得清清楚楚。

看着那远去的背影,江浩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几分嘲弄的弧度。

他并未出声反驳,甚至连一丝怒意都懒得在脸上显现。

反驳?

跟两个不知人间疾苦、高高在上的傻逼解释?

那简直是浪费口舌,对牛弹琴!

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

等袁术你小子走投无路,厨子给你来上一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格局,什么叫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