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第199章 兵分四路回乐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军分四路行动,务必迅捷高效。”

他看向张飞、郭嘉、徐荣、田豫:

“翼德、奉孝、定边(徐荣字)、国让。你四人统领五千精锐步卒,护送三万难民,明日一早,乘糜家商船,顺黄河而下,直抵乐安郡。”

“诺!”

四人齐声应诺。

张飞摩拳擦掌,郭嘉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徐荣沉稳点头,田豫则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管理这三万难民。

“子龙、元健,听令!”

江浩目光转向两位骑将。

“末将在。”

赵云银甲闪耀,抱拳肃立;曹性亦是挺直腰杆,目光灼灼。

“你二人统领四千铁骑,走陆路,沿途无需停留,以最快速度直扑乐安,与翼德部会师。”

马匹乘船的话,到了乐安五千骑兵就变成了两千五百,损耗太大,因此江浩选择让骑兵走陆路出发。

“得令。”

两人沉声回应,一股凌厉的气势勃然而发。

江浩的目光在六人脸上扫过,仿佛看到了乐安郡的蓝图:

“你六人会合后,首要之务是拿下千乘、临济、乐安三县,此三县互为犄角,中间是漯水、济水冲积而成的膏腴平原。

限时半月,扫荡盘踞其间的匪寇,厘清田亩归属,所有识文断字者、能工巧匠、青壮劳力,皆已甄别妥当,在三万难民之中,供尔等调配使用,难民的情况国让熟悉。”

“诺!”

六人再次齐声领命,眼中燃烧着建功立业的火焰。

万人敌张飞、神机军师郭嘉、宿将徐荣、干吏田豫、常胜将军赵云、神射曹性。

这明星阵容,别说扫荡流寇,便是对阵一方诸侯也绰绰有余。

而且,这三万难民,都是江浩提前调教好的,外加有熟人田豫在,能帮助他们迅速扎根乐安,进行屯田。

“玄德公,仲康、伯平。”

江浩看向刘备和两位猛将。

“我等领八百精骑,绕行三五日路程,走一遭陈留、颍川、东阿,借着讨董大胜的声望,看看能否延揽几位当世俊杰!”

“好!”

刘备欣然应允,眼中也带着期待。

“诺!”

许褚瓮声应道,高顺则是沉稳抱拳。

江浩心中盘算:陈留的典韦,是他心心念念的憾世猛将,为此他已提前十日派出十名精干亲兵,携带五十万钱专项经费在陈留地毯式搜寻。

颍川乃士林渊薮,若能招揽一二才智之士,于文治大有裨益。

东阿那位……更是关键,带上许褚就是特意去绑票的,这人放到曹操阵营太过危险,到刘备阵营,刚好弥补一块空缺!

至于蔡琰,自然要随他同行,让她跟着前军打打杀杀,他实在放心不下。

“云长、宪和。”

江浩最后看向关羽和简雍。

“你二人领五千步卒、两百骑兵留守洛阳,一切章程照旧,组织剩余难民继续劳作,守护物资,等待糜家后续船队抵达。”

“诺!”

关羽捋须颔首,神情肃然。

这段时日他全程参与难民安置,对章程早已烂熟于心,武艺更是定海神针,是留守的最佳人选。

简雍也拱手领命。

留下他,不单纯是为了治理灾民,等过些时日局势稳定之后,还需要有人出使长安。

这些天糜竺已倾尽全力调集船只,但远距离运输,小船无用,仅有中型船五十余艘、大船四十艘。

一次最多运送四万人及部分紧要物资。

将十余万军民全部运完需三趟,耗时四十余天。

后续物资运输更需数趟,不过可以慢慢运输。

“至于牛辅,押回乐安,此人……我另有用处。”

江浩补充道,一个模糊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形。

事情议定后,当晚,刘备邀请公孙瓒及其大将严纲前来,设宴款待。

灯火通明的营帐内,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刘备集团经此一役,实力暴涨!

武有关羽、张飞、赵云、许褚、高顺、徐荣、田豫、曹性、张英等;

文有江浩、郭嘉、简雍、糜竺、蔡琰等。

一股蒸蒸日上、锐不可当的诸侯气象,已然初现端倪。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

送别了满载希望驶向乐安的张飞郭嘉船队,以及烟尘滚滚疾驰而去的赵云、曹性率领的铁骑,还有依依惜别、约定再会的公孙瓒。

刘备、江浩一行,带着八百精骑,在许褚、高顺的护卫下,以及蔡琰乘坐的马车,踏上了前往陈留的官道。

来时路已熟,归途更为顺畅。

八百铁骑行动迅捷,第二日申时,陈留城那略显斑驳的城墙便已映入眼帘。

战乱的气息尚未完全褪去,城门口盘查的士兵脸上带着疲惫和警惕。

江浩勒住马缰,对亲兵队长张英下令:

“祖德,率六百骑在城外寻合适处安营扎寨,约束军纪,不得扰民。”

“诺。”

张英领命。

“玄德公,我等与仲康、伯平,率两百亲卫入城。奔波一日,今晚就在城中歇息,探查情况,明日再启程前往颍川。”

“善。”

刘备点头。

“诺。”

许褚、高顺沉声应道。

望着熟悉的陈留城门,江浩心中感慨万千。

为了寻找那单手扛纛的憨直猛将典韦,他投入的心力不可谓不多:

提前十日布下人手,撒下五十万钱巨资搜寻,自己更是亲临两次。

若此行依旧无缘……那也只能叹一声天意了。

“惟清可是为了那位让你念念不忘的典壮士?”

刘备看着江浩望向城门略显复杂的眼神,不由问道。

他实在好奇,究竟是何等人物,能让智深如海的江浩如此执着。

“正是。”

江浩收回目光,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典韦之勇,不在仲康之下。若能招揽麾下,我军阵前,便又多了一柄摧城拔寨的无双利刃。”

小孩子才做选择,猛将名臣,自然是多多益善。

一行人策马入城。

刘备讨董大胜、阵斩华雄、力挽狂澜的名声早已传遍兖豫。

陈留作为曹操故里,更对这位救过曹操的“皇叔”感佩不已,守城士兵自然不会阻拦刘备进城。

刚入城门不过百步,一名身着曹府仆役服饰的中年汉子便气喘吁吁地奔了过来,对着刘备深深一揖,语气恭敬:

“敢问尊驾可是大破董贼、救民水火的刘皇叔?小人是前任太尉曹嵩公府上管事。

家主闻听皇叔大驾光临敝邑,不胜欣喜,特命小人前来迎候,请贵客先至驿站安顿歇息。

家主已在府中略备薄酒,今晚特设宴席,欲为皇叔及诸位将军接风洗尘,聊尽地主之谊,万望皇叔赏光。”

曹嵩,曹操之父,虽已致仕,但在陈留乃至整个兖州,影响力依然巨大。

他的邀请,分量十足。

刘备在马上微微欠身还礼,笑容温和:

“曹公太客气了。备恭敬不如从命,今晚定当赴宴叨扰。”

“谢皇叔赏光,请随小人来。”

曹府管事喜形于色,连忙在前引路。

“如此甚好。”

刘备拱手行了一礼。

在管事的引领下,刘备、江浩等人来到城内一处颇为整洁宽敞的官方驿站安顿下来。

两百亲卫自有驿站安排食宿。

刘备、江浩、许褚、高顺以及蔡琰则入住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