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 > 第281章 杜仲基的反思:狂欢后的虚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1章 杜仲基的反思:狂欢后的虚无

将最深的寂静留给了杜仲基。他独自一人,回到那间见证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承载了所有梦想、焦虑与狂喜的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依旧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仿佛什么也未曾改变。

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无感,如同无声的潮水,漫过脚踝,淹没胸膛,让他几乎窒息。

这不是成功后的谦虚,也不是短暂的迷茫。这是一种深及骨髓的耗尽感,是对过往数年极致燃烧的生命的彻底反思。他坐到椅子上,没有开灯,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过往的一幕幕:

金条大战中孙宏雷蛮横抢夺时眼中的狂热,荒岛上五人雨夜相依时颤抖的脊背,时光桥黄垒见到女儿瞬间崩溃的泪水……这些曾经让他兴奋战栗、视为艺术巅峰的“真实”瞬间,此刻回想起来,却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锋利。

“我究竟在做什么?”一个冰冷的问题,猝不及防地击中了他。

他像一个贪婪的炼金术士,不断设计出更极端、更精密的情境“熔炉”,将男人帮五人投入其中,用压力和困境作为燃料,灼烧、锻打、淬炼,逼迫他们呈现出最本真、最激烈的人性反应。他收获了无与伦比的戏剧张力和情感深度,赢得了满堂喝彩与至高荣誉。但此刻,他扪心自问:这种以消耗他人真实情感为代价的“创作”,其意义究竟何在?

他想起了黄垒在时光桥上抱住女儿时,那无法伪装的、混合着深切爱意与愧疚的泪水。那一刻的动人,源于一位父亲最私密、最柔软的情感被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亿万目光之下。他,杜仲基,正是那个设计并撬开这情感阀门的人。他获得了伟大的作品,而黄垒,付出了什么?

他想起了孙宏雷在荒岛上因干渴而皲裂的嘴唇,想起了张一兴一次次被“背叛”后从懵懂到沉默的成长,想起了每个人在极致疲惫下的挣扎与无助。这些,都成了他节目封神之路上的注脚和燃料。

一种强烈的负罪感,混杂着对创作伦理的深刻质疑,如同藤蔓般缠绕住他的心脏。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沉浸在“创造真实”的艺术家狂热中,却忽略了这背后近乎冷酷的剥削性质。他将活生生的人,当成了最完美的“演员”,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纽带、他们的人生际遇,当成了可以随意取用、编织成华丽叙事的高级素材。他像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的导演,精心策划着一场场“人性实验”,满足着自己对“真实”的偏执追求和观众的窥探欲,却从未真正问过:这对参与其中的人,公平吗?这对我的灵魂,意味着什么?

“我是在创作,还是在……掠夺?”他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异常微弱。

奖项、口碑、影响力,这些曾经驱动他不断向前、不断挑战极限的目标,此刻仿佛都失去了重量。它们像一堆华丽的泡沫,在触及灵魂的拷问面前,一触即破。他追求的“真实”,是否早已在一次次变本加厉的“设计”中,异化成了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虚构”?他耗尽心力打造的这座综艺王国,其辉煌的基石,是否建立在一种不可持续的情感消耗之上?

窗外,黎明将至,天际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新的项目等待规划,新的高峰等待攀登。但杜仲基坐在黑暗中,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倦怠和疏离。那条他曾为之倾注全部热血、并成功登顶的路径,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成了一条循环的、不断自我重复、直至将所有人燃烧殆尽的跑道。

他轻轻将杯放回桌面,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破土而出的幼芽,清晰而坚定地浮现:

也许,真正的极限,不是下一次更惊世骇俗的挑战。

而是,懂得在巅峰时,有勇气按下停止键。

是敢于放手,让真实回归生活本身,而非镜头前的展演。

杜仲基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那片正被晨曦缓缓点燃的城市。他的眼神中,狂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疲惫、反思与一丝解脱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