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玉女功》背后藏着这般凄楚往事。”

“在这样封闭的环境里,修炼这样克制情感的攻法……小龙女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重阳一心争胜,比武赢了又如何?如今伊人已逝,他可有一丝悔意?”

“怎能不悔?除非他是铁石心肠。”

“未必。他或许至今仍觉得,自己是对的,错的是林朝英太过执着。”

“这……真的可能吗?”

“为何不可能?王重阳这种人,做什么事都不奇怪。”

“可这样想,未免太冷酷了些。”

“……”

争论声渐渐平息,众人目光转向莫千源。

他嘴角微扬。

那一笑,不见温度,只有毫不掩饰的讥诮与鄙夷。

先前那人说得没错——

王重阳这种人,做出再离谱的事,都不足为奇。

这位被尊为祖师的人物,实则从未做过一件称得上“人”该做的事。

莫千源开口便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往事,毫无迟疑。

“王重阳听闻旧日恋人身亡,悲痛难抑。”

“此后经年,他皆在自责与追悔中度过。”

“某夜风雨交加,他悄然踏入活死人墓,在昔日爱人安息之地放声恸哭。”

“无意间,他发现了林朝英所遗下的《玉女心经》。”

“细览之下,见其中招式精妙绝伦,处处克制全真武学,面色顿时惨白,未久便黯然离去。”

“自此之后,王重阳独居终南山,三年如一日,遥望古墓方向。”

“这三载光阴里,他日夜苦思,欲寻破解《玉女心经》之法。”

“虽偶有领悟,却始终无法整合成完整体系。”

“此事成为心头重石,久久难释。”

“恰在此时,一位曾共抗金兵的故人登门造访,赠其一部《九阴真经》。”

“此经博大精深,涵盖万般武理,王重阳翻阅之后,竟从中窥得克制《玉女心经》的路径。”

“狂喜之下,他重返古墓,潜入最隐秘的地底石室,在顶壁刻下《九阴真经》核心要义。”

“每一笔皆直指《玉女心经》破绽所在。”

“并留下四行十六字——”

“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话音落地,阁中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

“**,老子真是服了,王重阳这人太离谱!都出家当道士了,还放不下胜负心。林朝英人都不在了,他还非要在死后分个高下。”

“笑死我了,一个活人跟死人斗气,谁懂这种执念?”

“一看对方创的武功压过自己一头,立马坐不住了,非要扳回来。”

“想争也就罢了,结果还得靠外力帮忙。”

“王重阳这辈子就没赢过林朝英,生前被压,死后还得熬夜想办法。”

“活着的时候被逼得搬出古墓,跑去当道士;人走了以后,还要对着她的遗作愁三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王重阳确实不如她。”

“谁说不如?比脸皮厚,王重阳甩她十条街!”

“啧,拿了《九阴真经》当外挂,破了解法就觉得自己牛了,还敢写‘一生不弱于人’……这操作,真是不要命地给自己贴金。”

“堂堂一派开山祖师,干出这种事,不怕后人看了笑话?”

“要是哪天有人进了那地下密室,看到这些字迹,还真以为王重阳赢了呢。”

“这不是欺负林朝英没法从棺材里跳出来对质吗?”

“谁能想到,全真教的祖师爷,居然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真是长见识了。”

“牛逼家的门一开,牛逼就进屋了!”

……

天武书阁瞬间炸开了锅。王重阳那番操作太过离谱,众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明明是自欺其人,却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神情坦荡得仿佛做了什么惊天壮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开派祖师的行径?

他曾奋起抗金,胸怀家国,这份担当无可否认。

可私德方面,实在令人摇头。

说他一生不曾服输?若单论厚脸皮,倒真没人比得上他。

这一幕落下,全真教在众人眼中的光辉形象轰然崩塌。

就在大家以为这段恩怨就此终结时,莫千源再度开口:“王重阳翻阅《玉女心经》,只瞧见其中对全真武功的压制。”

“却丝毫未悟,林朝英倾尽心血所创的这部经,实则暗藏与全真武学相辅相成之妙。”

“若男女二人共使两套武功,威力远超单独施展。”

“也就是说,《玉女心经》表面克制全真,实则是林朝英设下的邀约——她盼着有朝一日,能与王重阳并肩而立,双剑合璧。”

“那经文里藏的不是恨意,是一颗滚烫的心。她想与他携手,白首不离。”

“可王重阳只当是挑衅,一味争强斗胜。”

“正应了那句:我向明月诉衷肠,明月却落粪坑旁。”

莫千源话音落地,轻叹一声。满堂寂然,无人言语。

良久,才有人低声呢喃:“原来《玉女心经》竟藏着这般深意……林朝英,真是痴到了骨子里。”

“她是奇女子,才情盖世,情根深种。唯一缺憾,便是不肯低头。”

“可王重阳呢?除了扛过一次大义旗帜,还有什么是拿得出手的?”

“他根本不配林朝英。为这样一个人荒废一生,太冤了。”

“越是对照,越显王重阳狭隘不堪。人家掏心掏肺,他却只知较劲。”

……

愤怒如潮水般蔓延。许多人红了眼眶,尤其是那些性情刚烈的女子。

恨不得立刻动身,直奔终南山。

要骂,也要骂个痛快!

哦,人早就死了?

那就刨坟掘土,扬他个灰飞烟灭!

五楼,一号房内。

陆小凤缓缓摇头。

不过随口一问,竟牵出一段埋藏多年的悲情旧事。

还把全真祖师的丑事掀了个底朝天。

他自认行事不拘小节,脸皮也不薄。但王重阳那套嘴脸,他是做不出来,也学不来。

“林朝英……可惜了。”

他低声呢喃,心头沉甸甸的。

片刻后,他又抬头,面向众人问道:“移花公子,那《九阴真经》又是何物?”

“能完全参透林朝英的《玉女心经》,那这《九阴真经》定然非同小可。可此前江湖上从无人提及此功,究竟是何缘故?”

高台之上,莫千源面色平静。

他早料到会有这一问。

在“射雕三部曲”中,《九阴真经》乃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武学,于金系小说世界可谓如雷贯耳。

可在当今世间,这部经书却近乎隐没无闻。

原因不难理解——黄裳尚在人间!

按照原典所述,黄裳撰写《九阴真经》时已年逾百岁,寿元将尽。

唯恐毕生所学失传,又无弟子承继衣钵,他便将经书藏匿于隐秘之地,任其流传后世。

几十年后,经书重现江湖。

因其内含破解天下各门各派武功之法,被尊为“武学总纲”,引得群雄争抢,杀戮四起,尸骨成山。

王重阳为平息纷争,发起“华山论剑”,胜者得经。

战书既出,群豪慑服,无人敢轻应。

最终仅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四人登临华山。

七昼夜鏖战之后,王重阳夺魁,独掌《九阴真经》。

自此,此经声震九州,名动武林。

然而现实不同。

如今的黄裳早已踏入武皇之境,寿有三百年。

只要他一日未逝,江湖便不可能上演当年那一幕。

若《九阴真经》真惹出滔天风波,以黄裳的性情与实力,必亲自出手收回,岂容他人染指?

心念微转,莫千源缓缓开口:“要讲这《九阴真经》,便绕不开它的作者。”

“此人姓黄,名裳。”

“世人皆知,大宋尊崇道教。”

“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下令搜罗天下道书,刻版刊行,总计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合称《万寿道藏》。”

“主持此事的官员,正是黄裳。”

“那时的他,不过是个不通武艺的文官,年已六十七。”

“谁曾想,在校勘《万寿道藏》的过程中,他竟从中悟出道与武的真谛。”

“不曾拜师,全靠自修,短短四年,便由凡俗老者蜕变为大宗师。”

“后来朝廷命他剿平各地叛乱势力。”

“一次战事中,官兵溃败,黄裳亲赴前线,孤身斩杀敌方数位大宗师。”

“那些人背后皆有门派支撑,黄裳因此触怒众多势力,遭群起而攻。”

“寡不敌众之下,他被迫逃亡。”

“仇家未能擒杀其本人,便将其全家尽数屠戮。”

“黄裳痛失至亲,恨意难平。”

“为报血仇,他隐入深山,日夜回想那数十名敌手的招式路数,逐一推演破法。”

“就在这个过程中,他豁然贯通‘天人合一’之境,步入天人领域。”

黄裳满怀热忱破关而出,一心想着清算旧怨,却赫然发现人间早已变换模样。

四十余载光阴悄无声息地溜走,他竟在闭关中虚度了大半生。

昔日那些令他切齿痛恨的仇敌,或已老死,或早入土多年。

仅存的一位当年少女,如今也白发苍苍,步履蹒跚。

面对此景,他心中那团燃烧多年的怒火,渐渐熄灭。

过往执念如烟散去,他转而将一生所学、所悟尽数梳理,凝结成一部旷世武典——《九阴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