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抗日1937 > 第45章 背上高利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深夜,张阳的住处。

油灯的光芒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晃动,一如他们此刻激荡的心情。

陈小豆用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语言,将周福海的发现和计划向张阳和李拴柱复述了一遍。

“……情况就是这样。团长,拴柱,这是天赐良机!只需追加三万大洋,购买一批专用二手设备,我们的机械厂就能摇身一变,具备每月生产三百支步枪、十挺重机枪、十万发子弹的能力!利润极高,预计超过百分之三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自己造枪造子弹了!”

陈小豆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李拴柱张大了嘴巴,好半天才猛地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惊呼道:

“龟……龟儿子哦!自……自己造枪?造重机枪?还能卖钱?一个月就能造一个营的装备出来?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他激动得脸涨得通红。

张阳的反应则更加内敛,但眼中爆发出的精光却显示出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来自后世,太清楚拥有自主军工能力意味着什么了!

那是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图谋发展的最核心资本!远比一座纱厂来得重要和直接!

他一把抓过周福海写的那份详细计划书,就着油灯,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兴奋。

计划书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可行性极高。

“好!好一个周福海!真是捡到宝了!”

张阳忍不住击节赞叹:

“这份计划,做得太好了!完全可行!”

曾经在张阳的心里,武器生产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他曾经以为,或许三年后,或许五年后,自己可以有机会去尝试建立军事工业。

可当有人告诉他现在就能造武器,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步枪、子弹和少量的重机枪,而且只是来料加工,严重依靠外来的钢材、火药和无缝钢管等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但是这已经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有了第一步才能走出第二步、第三步,才能继续走下去,目前的短板都能通过工业升级不断得到弥补,最重要就是这第一步,要稳稳当当地他出去,因此这才是最令他高兴的地方。

但他随即想到现实问题,眉头又锁了起来:

“可是……钱呢?买地、建厂、买纱厂和机械厂主体设备、建电厂、流动资金……我们已经预计要投入六十多万了。那笔钱就剩个尾巴。这追加的三万,还有后续购买军工原材料也需要钱,从哪里来?”

兴奋过后,冰冷的现实再次摆在面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一切都是天方夜谭,三万块不是个小数目,团里经费就算能想办法挪一挪,最多也就三五千块钱。

而且还会造成士兵们的伙食下降,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绝不能走这条邪路。

房间里再次沉默下来。李拴柱挠着头,唉声叹气:

“唉,要是那八万地钱能晚点付就好了……”

“地钱必须付,地契不到手,夜长梦多。”

张阳摇头否定。

张阳背着手,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抵押!”

“抵押?”

陈小豆和李拴柱同时看向他。

“对!抵押!”

张阳思路越来越清晰。

“我们不是有地吗?那千亩土地,马上就要开始大兴土木,价值已然不同。我们用‘南洋陈氏商行’的名义,将这块土地和即将建起来的厂房作为抵押物,向本地的钱庄、甚至是重庆的银行申请贷款!贷出这笔追加的三万大洋,以及一部分后续的军工原材料采购资金!”

陈小豆眼睛一亮:

“团长英明!这是个好办法!既能解决眼前的资金缺口,又不会动用我们最后那点保命的储备金!以我们那块地的价值和‘南洋商行’的幌子,贷出三五万大洋,应该问题不大!只是……这会不会太冒险?万一……”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张阳下定决心。

“眼下这机会千载难逢!欧美设备白菜价的时间窗口不会一直开着!我们必须抓住!风险肯定有,但比起收益,值得冒这个险!小豆,这件事,还是交给钱伯通经理去操作。他熟悉商业上的门道,由他出面办理抵押贷款,合情合理。”

“是!团长!”

陈小豆立刻领命。

“我明天就去找钱经理,交代此事,让他尽快办妥。”

“还有,”

张阳补充道:

“一旦设备开始安装调试,军工生产线要单独划区,严格保密。参与军工生产的工人,要重新筛选,背景要干净,最好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的,进来后就实行封闭管理,许以高薪,但严禁与外界随意接触。所有军工产品的生产和库存,由你直接掌控,除了我们三人,绝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全貌!周福海负责技术,但不能让他接触销售渠道。采购原材料和未来销售产品,通过洋行和不同的中间人进行,层层隔断!”

他的思维缜密,瞬间就构想出了一套严格的保密和运作流程。

“我明白!”

陈小豆重重点头。

“绝对做到万无一失!”

李拴柱也拍着胸脯保证:

“团长放心!厂子外面的安保,我来想办法!绝对不让一只苍蝇瞎飞进去!”

“好!”

张阳目光扫过两位心腹。

“那就这么定了!纱厂要建,那是明面上的财源。军工更要搞,那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骨!双管齐下,我们第九团,才能真正在这乱世站稳脚跟,将来才有说话的底气!”

油灯噼啪作响,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一项足以改变川南乃至更大范围力量格局的秘密军工计划,就在这重重保密措施下,悄然启动了。

巨大的风险与巨大的机遇并存,张阳知道,运气这个东西来了是挡都挡不住的,梦想照进现实的迷离感,让他一阵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