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59章 男主探路,寻找摊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男主探路,寻找摊位

清晨的露水还没褪尽,老街巷口的槐树就投下了细碎的影子。陆沉渊踩着晨光推开工具箱时,指尖还带着点凉意——昨天收到苏念桃的纸条,说她娘后天就到省城,他心里便像上了弦,恨不得立刻把摊位的事敲定,好让娘俩到了能安心。

“沉渊,早啊!”隔壁卖早点的陈婶推着小车过来,蒸笼里冒着白汽,“今天怎么这么早?是不是要给念桃那姑娘办事啊?”

陆沉渊笑着应了声:“婶子早,想趁修车间隙,去看看摊位的事。”

“该的该的,念桃娘要来开腌菜铺,是大好事!”陈婶掀开蒸笼,香气漫了出来,“我跟你说,学校附近的巷子里,好像有个空门面,以前是卖杂货的,你可以去瞅瞅。”

“真的?”陆沉渊眼睛一亮,“婶子知道具体在哪儿吗?”

“就在师范学院南边那条爱民巷里,靠里头点,门脸不大,你去了一问就知道。”陈婶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的馒头,“先垫垫肚子,跑起来有力气。”

“谢谢婶子。”陆沉渊接过馒头,心里暖烘烘的。老街的街坊都实在,平时总帮衬着他,这馒头的热乎气,比什么都让人踏实。

他快速啃完馒头,把修车摊的帆布罩掀开一角,露出里面整齐的工具,又在旁边放了块牌子:“上午暂修,下午正常营业”。想着早去早回,别耽误了下午的生意——毕竟苏母来的路费、摊位租金都要花钱,修车摊的收入是眼下最稳当的进项。

骑着那辆修得锃亮的二手自行车,陆沉渊先往师范学院方向去。苏念桃说想把铺子开在学校附近或居民区,学校附近学生多,居民区住户集中,都是卖腌菜的好地方。

师范学院门口的街道很热闹,有摆摊卖早点的、卖文具的,还有几个推着小车卖蔬菜的,却没看到闲置的门面。他顺着街边往里走,问了几个摆摊的摊主,都说“好位置早就被占了,闲置的要么在巷尾,要么租金贵得离谱”。

有个卖包子的大叔好心提醒他:“小伙子,学校门口的门面金贵着呢,一个月没三四十块下不来,你要开腌菜铺,不如去居民区找找,租金便宜,还都是回头客。”

陆沉渊谢过大叔,又骑车往附近的居民区去。1979年的省城,居民区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巷弄纵横,偶尔能看到墙上贴着“门面出租”的纸条,却要么面积太小,只能放下一张桌子,要么位置太偏,藏在巷深处,怕是没人能找到。

他跑了两个居民区,腿都有些酸了,口干舌燥地买了碗凉水喝,心里却没半点泄气。念桃娘要来,念桃盼着开店,他不能让她们失望。

想起陈婶说的爱民巷,他骑车拐了过去。爱民巷不算宽,两旁都是住户,偶尔有几家小铺子,卖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透着股烟火气。往里走了约摸一百米,果然看到一间闲置的门面——门是老式的木板门,上了把铜锁,门楣上还残留着“便民杂货铺”的字迹,只是颜色已经褪得发白,窗户上的玻璃蒙着层灰,看着有些冷清。

陆沉渊停下自行车,绕着门面转了两圈。门面不大,估摸着有十几平米,正对着巷口过来的路,不算偏,旁边是户人家,斜对面是个公共水龙头,取水方便——腌菜要经常用水,这点太重要了。

他敲了敲旁边住户的门,出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大娘,请问这间杂货铺的房东是谁啊?我想租来做点小生意。”

老奶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穿着干净的工装,说话客气,便笑着说:“房东是张大爷,就住在巷口第三家,穿灰中山装的就是。这铺子空了快半年了,以前的杂货铺老板搬去火车站那边开大店了,你要是想租,可得抓紧,前两天还有人来问过呢。”

陆沉渊连忙道谢,快步往巷口走。找到张大爷家时,张大爷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抽烟,手里还拿着份报纸。

“张大爷,您好。”陆沉渊递上从修车摊带来的烟,“我想问问,爱民巷里那间闲置的杂货铺,您是不是房东?我想租下来开腌菜铺。”

张大爷接过烟,却没点燃,夹在耳朵上,上下打量他:“开腌菜铺?你是哪里人?以前做过生意吗?”

“我是老街修车的,叫陆沉渊。”陆沉渊老实回答,“不是我开,是我对象的娘要来开,她在家做了一辈子腌菜,手艺好得很。我对象是师范学院的学生,想让她娘来省城安稳点,不用再种地受累。”

“师范学院的学生?”张大爷眼神动了动,语气缓和了些,“那姑娘叫啥名字?我孙子也在师范学院读书,说不定认识。”

“叫苏念桃,读教育学的。”

“苏念桃?”张大爷笑了,“知道知道,我孙子说过,他们系有个姑娘特别刻苦,经常帮同学补功课,就是她吧?”

陆沉渊没想到这么巧,连忙点头:“是她,念桃确实很努力。”

张大爷站起身:“走,带你去看看铺子。”

两人来到杂货铺前,张大爷掏出钥匙打开锁,推开木板门。里面灰尘不少,地上还留着以前货架的痕迹,墙角有个小小的灶台,想必是以前老板做饭用的,角落里堆着些旧纸箱。

“这铺子以前卖杂货,水电都通,就是得自己打扫打扫。”张大爷说,“面积十三平米,够你开腌菜铺了,门口还能摆个小摊,夏天做点凉拌菜也方便。”

陆沉渊仔细看了看,墙面还算干净,窗户透光明亮,灶台正好能用来煮腌菜的卤水,角落里能堆原料和坛子,确实合适。他伸手摸了摸墙面,又看了看水龙头的位置,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怎么摆放货架和腌菜坛子。

“张大爷,这铺子我很满意。”陆沉渊转头问,“租金多少一个月?能不能先交一个月的?”

张大爷抽了口烟:“别人来问,我都要二十五块一个月,押一付三。看你是老实人,又是苏念桃那姑娘的对象,我也不讹你,一个月二十块,押一付一就行。”

二十块!陆沉渊心里一喜,比他预想的便宜了不少。可押一付一就是四十块,他手里现在有一百多块,是修车攒的,本来打算用来给苏母接风、买些开店的零碎,要是先交四十块租金,后续的钱就有些紧张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张大爷,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先交一个月的租金,后续每个月按时交。您放心,我修车摊就在老街,跑不了,念桃也在学校,您随时能找到我们。”

张大爷皱了皱眉:“以前租铺子,都是押一付一,我这已经给你便宜了。”

“我知道您照顾我们。”陆沉渊语气诚恳,“主要是我对象的娘后天就到,我们得留点钱给她买原料、办手续,实在是周转不开。您要是信得过我,我给您写个欠条,下个月一定把押金补上,要是我违约,这一个月的租金我也不要了。”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纸笔——那是他平时修车记账用的,随时带在身上。

张大爷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又想起孙子对苏念桃的称赞,心里便软了。这年头,老实人难找,陆沉渊修车的名声他也听过,老街街坊都说他手艺好、不坑人,想必不是耍赖的人。

“罢了罢了。”张大爷摆摆手,“不用写欠条,我信你。先交二十块租金,后续按月付,要是拖超过十天,我可就收回铺子了。”

“谢谢张大爷!您放心,我肯定按时交!”陆沉渊大喜过望,连忙从口袋里数出二十块钱,都是皱巴巴的零钱,是他修车一点一点攒的。

张大爷接过钱,点了点,放进衣兜里,又从屋里找出一份租赁合同,是以前用过的,改了改租金和租期,让陆沉渊签了字。“合同我留一份,你拿一份,明天你就可以带人来打扫了。”

“哎!谢谢张大爷!”陆沉渊小心翼翼地把合同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像揣着个宝贝。

从张大爷家出来,陆沉渊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摊位找到了,租金也谈妥了,苏母来了就能有地方落脚、开店,念桃也能放心了。

他没立刻回修车摊,而是又回到杂货铺,仔细丈量了尺寸,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布置:靠门的地方摆两个货架,放腌好的成品;中间留条过道,方便顾客走动;墙角的灶台清理干净,用来煮卤水、消毒坛子;窗户下面摆几张小凳子,顾客来了能坐下来歇歇脚,也能尝尝腌菜;门口再搭个简易的棚子,夏天能遮太阳,冬天能挡风雨。

他越想越具体,仿佛已经看到苏母在铺子里忙碌的身影,念桃放学后来帮忙,顾客络绎不绝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回到修车摊时,已经是中午了,摊前有两个顾客在等。“沉渊,你可回来了,这车子刹车坏了,急着用呢。”

“抱歉抱歉,让你们久等了。”陆沉渊连忙开工,手脚麻利地拆刹车、换零件,心里却还惦记着杂货铺的事。

修完车,顾客付了钱,笑着说:“沉渊,听说你要帮对象家开腌菜铺?好事啊!以后我们就不用跑远路买腌菜了。”

“还在筹备呢,等开了业,一定请您来尝尝。”陆沉渊笑着说。

老街的街坊消息灵通,想必是陈婶传开的。他索性趁着修车间隙,跟几个相熟的街坊打听:“叔伯婶子们,你们知道哪里有卖腌菜坛子、货架的吗?要便宜点的。”

“腌菜坛子啊,去城郊的陶器厂买,比城里便宜一半,就是得自己拉回来。”一个修车的老主顾说,“货架的话,老街后面有个木工房,能打简易的,不贵,你跟王木工说,是我介绍的,他能给你便宜点。”

“谢谢叔!”陆沉渊一一记在心里,又问,“那办营业执照的事,你们有谁办过吗?需要准备些什么?”

“我侄子前段时间办了个剃头铺的执照。”陈婶推着早点车过来,“要户口本、身份证,还有街道办的介绍信,去区工商局办就行,人不多,一天就能办好。就是卫生证麻烦点,得去卫生防疫站体检,要抽血,还得查卫生知识。”

陆沉渊都仔细记下来,打算等苏母到了,就赶紧带她去办这些手续,别耽误了开店。

下午收摊后,陆沉渊没直接回家,而是骑车去了师范学院。他想第一时间把找到摊位的好消息告诉苏念桃,让她放心。

到学校门口时,正好赶上放学,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出来。陆沉渊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等着,没过多久就看到了苏念桃,她和室友一起走出来,手里抱着书本,脸上带着笑。

“念桃!”陆沉渊挥了挥手。

苏念桃看到他,眼睛一亮,跟室友说了声,快步跑过来:“沉渊哥,怎么样?找到摊位了吗?”

“找到了!”陆沉渊笑着把合同拿给她看,“在爱民巷,以前是杂货铺,十三平米,租金一个月二十块,房东张大爷人很好,答应先交一个月的。”

苏念桃接过合同,仔细看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太好了!沉渊哥,你太厉害了!爱民巷我知道,离学校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特别方便!”

“我看了,那地方取水方便,还有个灶台,正好适合开腌菜铺。”陆沉渊说,“我已经打听好了,城郊陶器厂有腌菜坛子,老街木工房能打货架,等你娘到了,我们先去办手续,再买这些东西,很快就能开业。”

苏念桃心里暖烘烘的,看着他布满灰尘的工装和额头上的汗,知道他肯定跑了不少地方。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递给他:“沉渊哥,擦擦汗,辛苦你了。”

陆沉渊接过手帕,笨拙地擦了擦脸,手帕上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是她的味道。他心里一甜,把帕子还给她:“不辛苦,能帮上忙就好。你娘后天到,我去火车站接她,你安心上课,不用请假。”

“我还是想跟你一起去。”苏念桃说,“我娘第一次来省城,肯定不认识路,我去接她,她也放心。”

“也好。”陆沉渊点点头,“那后天下午我来学校找你,我们一起去火车站。”

两人在学校门口站了一会儿,苏念桃又问:“办执照的事,都打听清楚了吗?我娘带了户口本和身份证,应该够了吧?”

“够了,还要街道办的介绍信,我明天去街道办问问,看怎么开。”陆沉渊说,“卫生证得去体检,我已经问好了,卫生防疫站在解放路,离爱民巷不远。”

正说着,陆沉渊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赵磊。赵磊正和几个同学站在一起,目光直直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点不善。

陆沉渊眉头微蹙,下意识地往苏念桃身边靠了靠,像在保护她。

苏念桃也看到了赵磊,心里微微一沉。上次李娟闹事,赵磊就在旁边看笑话,这次他们要开腌菜铺,不知道他又会耍什么花招。

“别理他。”陆沉渊低声说,“我们做我们的事,他影响不到我们。”

苏念桃点点头,却还是有些不安。赵磊的表哥在工商局工作,要是他从中作梗,办执照会不会遇到麻烦?

陆沉渊看出了她的担心,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放心吧,政策允许个体经营,我们合法合规,他就算想找麻烦,也没理由。”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让苏念桃心里安定了不少。

“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回宿舍吧。”陆沉渊松开她的手,“我明天去街道办、陶器厂看看,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嗯。”苏念桃点点头,看着他骑车离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转身回宿舍。

回到宿舍,苏念桃把找到摊位的好消息告诉了室友,大家都为她高兴。“念桃,太好了!等你娘来了,我们去帮忙打扫铺子!”

“是啊是啊,开业那天我们肯定去捧场!”

苏念桃笑着道谢,心里却忍不住想起赵磊的眼神。她拿出信纸,想给陆沉渊写封信,提醒他注意赵磊,可又怕他担心,最终还是放下了笔。

她安慰自己,陆沉渊说得对,他们合法经营,赵磊就算想捣乱,也没那么容易。

可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赵磊,正在宿舍里写第二封信给他的表哥。第一封信他觉得说得不够严重,这次他故意写道:“……苏念桃之母无固定职业,在家乡曾因‘投机倒把’被公社警告,如今想来省城开铺,恐仍有不法企图。表哥身为公职人员,当严格把关,杜绝此类人员扰乱市场秩序……”

写完信,他小心翼翼地封好,打算明天一早就寄出去。他就不信,有表哥在,苏念桃的腌菜铺能开得起来。

而陆沉渊,回到家后,也没闲着。他拿出纸笔,把明天要做的事一一列出来:去街道办开介绍信、去陶器厂问腌菜坛子的价格、去木工房订货架、买打扫铺子的工具……满满一页纸,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看着纸上的字,心里充满了干劲。只要把这些事都做好,苏母来了就能顺利开店,念桃也能安心读书,他们的日子,就能一步步好起来。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眼里的坚定。他不知道,一场关于执照审批的阻碍,已经在悄然酝酿。

1979年的春风里,陆沉渊为了苏念桃的创业梦,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算计,正等着在他和苏念桃最满怀希望的时候,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开店的进程,看似顺利,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