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80章 冷静应对,差异化竞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冷静应对,差异化竞争

春日的晨露还凝在集市的帆布棚上,苏念桃就已经推着摊车到了老位置。案台上的卤味依旧码得整齐,琥珀色的卤汁冒着氤氲热气,可摊位前的人影,终究比刘记低价搅局前稀疏了些。不远处,刘黑心的伙计小三子正拿着喇叭吆喝,“六毛一斤的卤鸡,两毛一斤的豆干,错过今天再等一年!”那声音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慌。

苏念桃低头整理着油纸,指尖触到冰凉的竹案,心里却异常平静。前几日的慌乱过后,她连夜想了大半宿:降价是死路,刘黑心能用低价抢生意,就能用更低的价格把市场搅乱,最后大家都得亏本关门;可要是不做点改变,老顾客迟早会被低价分流,辛苦攒下的口碑也会慢慢被消磨。

“念桃,早啊。”陆沉渊骑着自行车过来,车后座上绑着一捆牛皮纸和几卷红绳,“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

苏念桃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谢谢你沉渊,麻烦你特意跑一趟。”

“跟我客气什么。”陆沉渊把东西搬下来,“你说的那个礼盒,真的能行吗?”

“行不行,总得试试。”苏念桃拿起一张牛皮纸,在案台上铺平,“刘记拼价格,我就拼心思。老百姓过日子,不光图便宜,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更图个体面、图份心意。”

她心里早有了主意——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之后便是谷雨,村里镇上走亲串户的人多,要是能推出一款卤味和腌菜组合的礼盒,既实用又有面子,说不定能打开新销路。而且这礼盒是定制的,刘黑心就算想模仿,也学不来那份细致和心意。

说干就干,苏念桃先把自己的主打产品梳理了一遍:卤鸡选的是散养的土鸡,肉质紧实;卤豆干用的是本地黄豆做的硬豆干,吸足卤汁后咸香入味;酱黄瓜和萝卜干是她腌了一冬的,脆生生的带着酱香,配粥下饭都是绝配。她打算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分成两种礼盒:一种是“家常款”,装半斤卤豆干、半斤酱黄瓜、两个卤鸭翅,适合邻里互送;另一种是“体面款”,装半只卤鸡、半斤卤豆干、半斤萝卜干、四个卤鸭翅,适合走亲戚、看长辈。

包装上,她不用花哨的东西,就用厚实的牛皮纸折成方形礼盒,外面系上红绳,再贴上一张小小的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念桃卤味”四个字,旁边画一朵简单的桃花——这是她商标的雏形,既朴素又好认。要是顾客有特殊需求,比如想给长辈送祝福,她还能帮忙手写一张小纸条,塞进礼盒里,比如“福如东海”“身体健康”,都是实打实的心意。

陆沉渊看着她熟练地折着牛皮纸,忍不住帮忙:“我来帮你折盒子,你去招呼客人。”

“好。”苏念桃笑着点头,刚把第一个礼盒样品摆出来,就有老主顾张大妈走了过来。

“念桃,这是啥呀?挺好看的。”张大妈指着礼盒,眼里满是好奇。

“张大妈,这是我做的节日礼盒,里面装的是卤味和腌菜,再过几天清明,您走亲戚的时候带着,多体面啊。”苏念桃拿起家常款礼盒,“这里面有卤豆干、酱黄瓜,还有鸭翅,都是您爱吃的,才一块二毛钱,比您单买还划算呢。”

张大妈接过礼盒,摸了摸厚实的牛皮纸,又闻了闻里面飘出来的香味,笑着说:“这主意好!以前走亲戚,要么带点心,要么带水果,都贵得很,你这礼盒实惠,还好吃,我先订两个家常款,给我那两个侄女送过去。”

“好嘞!我给您记上,明天就能给您备好。”苏念桃连忙拿出小本子记下,心里一阵欢喜——这是第一个订礼盒的顾客,算是开了个好头。

消息很快在老主顾之间传开了。李大爷听说有礼盒,特意过来订了两个体面款:“我要给城里的老战友送过去,他以前就爱吃你家的卤鸡,用这礼盒装着,比用塑料袋提着好看多了。”

“李大爷,您放心,我给您选最好的卤鸡,保证您老战友满意。”苏念桃一边说,一边给李大爷留了张纸条,“您想写点什么祝福?我帮您写上。”

“就写‘老战友,身体健康’。”李大爷笑着说。

苏念桃拿起毛笔,在小纸条上工工整整地写下,然后小心地放进礼盒样品里。李大爷看了,满意地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刘记可做不出这么贴心的东西。”

礼盒的订单渐渐多了起来,有订去走亲戚的,有订给朋友的,还有村里的生产队,想订一批给退休的老队长送福利。苏念桃和陆沉渊忙得脚不沾地,白天招呼摊位上的客人,晚上就回家准备礼盒,折盒子、装卤味、系红绳、写祝福,常常忙到后半夜。

可刘黑心那边,见苏念桃不仅没被打垮,反而搞出了什么礼盒,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让小三子去打听,得知礼盒卖得不错,气得拍了桌子:“一个破礼盒有什么稀罕的?她能做,我们也能做!”

当天下午,刘记就推出了所谓的“礼盒”——用薄薄的报纸包着几块卤鸡、几串豆干,外面随便系了根麻绳,卖得比苏念桃的还便宜。小三子照样拿着喇叭吆喝:“刘记礼盒大甩卖!一块钱一个,里面啥都有,比念桃家的便宜多了!”

还真有不少图便宜的顾客被吸引过去,买了刘记的礼盒。可没过多久,就有顾客拿着刘记的礼盒回来,气呼呼地对苏念桃说:“念桃,你看看刘记这叫什么礼盒!里面的卤鸡都是边角料,豆干硬得咬不动,报纸都被卤汁泡烂了,送人情都嫌丢人!”

苏念桃接过来看了看,果然,报纸包着的卤味乱七八糟,鸡骨头比肉多,豆干又干又柴,确实不像样子。她安慰道:“您别气,刘记的东西我知道,还是我家的礼盒实在。您要是着急用,我给您优先准备,保证都是好东西。”

这件事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刘记的敷衍,也更认可苏念桃的用心。有顾客特意对比了两家的礼盒,说:“念桃家的礼盒,牛皮纸厚实,卤味都是精挑细选的,还有手写祝福,一看就是用了心的;刘记的就是糊弄人,只图便宜,送出去都没面子。”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被刘记的低价卤味吸引,苏念桃摊位上的散客依旧不多。陆沉渊看着心急,忍不住说:“念桃,要不我们也针对散客搞点活动?比如买得多送点豆干?”

苏念桃想了想,摇了摇头:“送东西治标不治本,我想换个办法。”

第二天一早,苏念桃在摊位前挂了一块小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念桃卤味,品质保证,不好吃可退换。”

这一下,整个集市都炸开了锅。八十年代初,做生意的都是“货物出门,概不退换”,谁敢说“不好吃可退换”?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念桃,你这牌子是真的?不好吃真能退啊?”有顾客半信半疑地问。

“当然是真的。”苏念桃笑着点头,“我家的卤味,用的都是新鲜食材,老汤慢卤,要是你觉得不好吃,不管是吃了一半还是剩下一口,都能拿回来退,我全额退钱,绝不二话。”

“这么有底气?”顾客惊讶地说,“那我买半斤卤鸡试试,要是不好吃,我可真来退啊。”

“您尽管来。”苏念桃麻利地称了卤鸡,递了过去。

那顾客拿着卤鸡,当场就撕了一块尝了尝,眼睛一亮:“好吃!比刘记的香多了,肉质也嫩,不用退了!”

旁边的人见了,也纷纷上前购买:“连不好吃都能退,肯定差不了!”

“我也买半斤豆干,试试味道。”

“给我来个卤鸭翅!”

渐渐的,摊位前的散客又多了起来。有个大爷买了卤豆干,回家吃了觉得有点咸,真的拿着剩下的来退。苏念桃二话没说,就把钱退给了他,还笑着说:“大爷,是我卤的时候盐放多了,下次您来,我给您多舀点卤汁,中和一下味道。”

大爷拿着钱,不好意思地说:“姑娘,你这人太实在了,下次我还来买!”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集市,大家都知道“念桃卤味”不仅东西好吃,老板还实在,就算觉得不好吃也能退钱,再也不用担心买亏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苏念桃的摊位买卤味,就算刘记的价格再低,大家也觉得“一分钱一分货”,刘记的卤味虽然便宜,但味道差,还不新鲜,不如多花两毛钱买苏念桃的,吃得放心。

刘黑心看着苏念桃的摊位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气得牙根痒痒。他让小三子去苏念桃的摊位上找茬,买了卤鸡故意说不好吃,要退钱。

苏念桃看了看他手里几乎没动过的卤鸡,又看了看小三子那副不怀好意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她没有犹豫,直接拿出钱:“既然你觉得不好吃,我给你退钱。不过我家的卤鸡,每天都是新鲜卤的,不少老顾客都爱吃,要是你故意找茬,以后就别来我这儿买东西了。”

小三子没想到苏念桃这么干脆,一时语塞,接过钱灰溜溜地走了。刘黑心听了小三子的汇报,更是气得直跺脚:“这个苏念桃,真是软硬不吃!”

他不甘心,又想了个主意——让后厨的师傅在卤汤里多放些盐和酱油,把颜色做得更重,看起来更入味,然后继续降价,卤鸡卖五毛一斤,想把苏念桃的生意彻底抢过来。

可这次,再也没人买账了。吃过刘记卤味的顾客都说:“太咸了,根本没法吃,就算五毛一斤也不买!”“颜色看着好看,吃起来又咸又柴,还是念桃家的好吃。”

刘记的生意,反而因为这次盲目降价,变得更差了。小三子看着冷冷清清的店铺,忍不住对刘黑心说:“老板,要不我们别降价了,把味道做好点吧?”

“做好点?我做了二十年卤味,还需要你教我?”刘黑心怒斥道,“肯定是苏念桃在背后搞鬼,让顾客故意说我们的坏话!”

他哪里知道,不是苏念桃搞鬼,是他自己急功近利,忘了做生意的根本——品质。

清明前几天,苏念桃的礼盒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她请了村里两个手脚麻利的大婶帮忙,每天从早忙到晚,还是供不应求。陆沉渊每天下班都会过来帮忙,帮她打包、送货,有时候还会帮她去菜市场采购新鲜食材。

“念桃,你看,这是今天的订单,已经订出去五十多个礼盒了。”陆沉渊拿着记账本,笑着说,“照这样下去,过几天端午、中秋,订单肯定更多。”

苏念桃擦了擦额角的汗,脸上满是笑容:“是啊,没想到大家这么认可。等忙完这阵,我想把卤汤再改进一下,推出几款新的卤味,比如卤猪蹄、卤鸡蛋,丰富一下品类。”

“我支持你。”陆沉渊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心里由衷地为她高兴,“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帮你。”

清明当天,集市上到处都是提着礼盒走亲访友的人,不少人手里拿的,都是印着“念桃”字样的牛皮纸礼盒。红色的绳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成了集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记的店铺里,却依旧冷冷清清。刘黑心坐在门口,看着苏念桃摊位前络绎不绝的顾客,看着那些提着“念桃”礼盒的人,心里又气又恨,却毫无办法。他终于明白,低价和谣言赢不了人心,只有实实在在的品质和用心的服务,才能把生意做长久。

傍晚,苏念桃送走最后一个顾客,收拾好摊位。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带着卤味的香气,格外醉人。她看着手里厚厚的订单,又想起那块“不好吃可退换”的木牌,心里无比踏实。

这场和刘记的较量,她没有跟风降价,没有互相诋毁,而是用差异化的礼盒和诚信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认可,也守住了自己的品牌。她知道,这只是事业路上的一个小考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她有信心,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念桃”这个牌子做得越来越大。

陆沉渊推着摊车,和她并肩走着。路上,他忽然说:“念桃,陈哥那边传来消息,你的商标申请初审过了,再过几个月,就能正式拿到商标注册证了。”

苏念桃心里一喜:“真的?太好了!”

有了商标,有了口碑,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她的品牌之路,终于越走越宽。而不远处的刘记店铺,灯光昏暗,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仿佛预示着这场商业较量的胜负,早已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