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春夜,“念桃食品”的研发实验室还亮着灯,玻璃罐里的酱菜散发着尴尬的味道——红枣的甜腻与酱卤的咸鲜格格不入,枸杞泡得软烂发黏,咬下去满口药味,这已经是苏念桃第七次调试失败。她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萝卜干,入口的瞬间还是忍不住皱起眉头,灵泉水带来的脆嫩口感被杂乱的风味掩盖,完全达不到预期。
“还是不行?”陆沉渊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凉意。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没回家门就直奔实验室,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我猜你又忘了吃饭,炖了点银耳羹,先垫垫。”
苏念桃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难掩的焦虑:“卫东那边检测说营养成分没问题,但口味就是调和不好。要么甜过头,要么咸得发苦,中老年顾客肯定接受不了。”她指着桌上的配方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调整记录,“‘味鲜源’还在抢市场,咱们的传统酱菜销量掉了三成,再拿不出新品,真要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陆沉渊坐在她身边,拿起一块酱菜仔细品尝,又翻看了苏卫东的检测报告,沉吟道:“90年代消费者健康意识在觉醒,但也没丢了对传统风味的执念,咱们的养生酱菜既要‘养’,更要‘香’。”他想起出差时听同行说过省食品研究所刚研发出“味料同源”的调味技术,立刻说道,“我明天就联系省食品研究所的陈教授,他是调味领域的权威,说不定能帮咱们找到问题所在。”
第二天一早,陆沉渊就带着样品和配方赶往省食品研究所。陈教授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深耕调味技术多年,听完他的来意后,当即对样品进行了检测。“问题出在食材预处理和风味融合上。”陈教授指着检测数据,“红枣含糖量高,直接入坛发酵会破坏酱卤的风味平衡;枸杞细胞壁厚实,单纯浸泡营养成分释放不出来,还会影响口感。”他建议采用“分阶段投料”工艺,先将红枣去核蒸熟制成枣泥,用灵泉水熬煮成调味汁,发酵中期再加入泡发好的枸杞,同时调整盐糖比例,用天然鲜味肽替代部分盐,既减盐又增鲜 。
陆沉渊把陈教授的建议一字不落地记在本子上,回程的路上就给苏念桃打了电话。苏念桃立刻召集研发团队调整方案,陆沉渊则主动承担起对接工作,每天下班就往实验室跑,帮忙记录数据、清洗器具,有时还会当“试吃员”,凭着多年吃惯了苏念桃手艺的舌头,精准指出口味上的细微偏差。
“这次的枣泥酱太稠了,裹在萝卜干上发黏。”陆沉渊尝了一口刚出锅的样品,“陈教授说要‘挂味不裹味’,你试试把枣泥汁稀释后,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喷洒在食材上。”苏念桃立刻照做,用纱布过滤掉枣泥残渣,将汁液装入喷壶,在发酵后的酱菜上均匀喷洒,再放入灵泉水中浸泡两小时。这次的样品入口脆嫩,咸鲜中带着淡淡的枣香,枸杞的微酸恰到好处,终于有了满意的雏形。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批量试产时,部分酱菜出现了风味不均的情况。陆沉渊看着苏念桃愁眉不展的样子,突然想起陈教授提到的“恒温发酵”技术:“咱们厂房的发酵车间温度不稳定,会不会影响风味融合?”他立刻联系朋友,借来两台恒温控制设备,重新改造了发酵车间,将温度精准控制在25c,同时按照陈教授的建议,采用“低盐慢发酵”工艺,把发酵周期从30天延长至45天,让灵泉水的甘冽与食材、养生配料的风味充分融合。
那些日子,夫妻俩几乎吃住都在厂里。苏念桃守在发酵车间,每隔两小时就检查一次温度和湿度,用灵泉水调整酱卤的浓度;陆沉渊则忙着联系包装厂家,设计符合中老年审美和健康需求的包装——采用玻璃罐包装,清晰可见里面的食材,标签上醒目地标注“低盐、无添加、灵泉发酵”,还印上了营养成分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他还特意设计了小规格包装,方便老年人购买和储存。
经过一个月的日夜奋战,第一批合格的养生酱菜终于下线了。打开玻璃罐,一股浓郁的鲜香扑面而来,萝卜干脆嫩爽口,黄瓜条清甜多汁,枣香与酱香完美融合,枸杞饱满有嚼劲,完全没有之前的药味和腻感。苏卫东检测后欣喜地报告:“姐,盐分含量比传统酱菜低40%,红枣和枸杞的营养成分保留完好,完全符合健康标准!”
上市前,苏念桃和陆沉渊决定先在门店搞试吃活动。他们在三家“念桃鲜铺”门口摆上试吃台,陆沉渊亲自给顾客介绍:“这是我们新研发的养生酱菜,用灵泉水发酵,加了红枣和枸杞,低盐无添加,特别适合老年人配粥、夹馒头。”苏念桃则忙着给顾客装试吃样品,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
试吃活动刚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中老年顾客。退休教师张阿姨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这酱菜好,不齁咸,还有枣香味,我有高血压,吃不了太咸的,这个正合适。”旁边的李大爷接过样品,嚼了两下眼睛一亮:“比传统酱菜润口,吃完嘴里不发苦,还带着点甜味,不错不错!”不到半天时间,试吃样品就被抢空,不少顾客当场下单,预订了好几罐。
正式上市后,养生酱菜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健康定位,迅速赢得了中老年顾客的追捧。陆沉渊还联系了社区养老院和老年大学,举办了几场健康饮食讲座,现场推广养生酱菜,订单量节节攀升。短短半个月,养生酱菜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万元,不仅弥补了传统酱菜的销量缺口,还带动了整个品牌的销售额回升,成功扭转了市场颓势。
这天晚上,夫妻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销售报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苏念桃靠在陆沉渊肩上,轻声说:“这次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及时联系陈教授,帮我解决了技术难题,我真不知道要走到哪一步。”
陆沉渊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咱们是夫妻,本该同心同德。你负责研发产品,我负责为你铺路搭桥,再大的困难也能一起扛过去。”他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厂房,“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创新,把‘健康养生’的理念坚持下去,让‘念桃食品’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
苏念桃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慨。从创业初期的摆摊卖菜,到如今面对大型企业的竞争,一路走来,正是因为有陆沉渊的默默支持和并肩作战,她才能一次次化险为夷。这场危机不仅让“念桃食品”实现了产品升级,更让他们的感情在并肩奋斗中愈发深厚。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已经熄灭,但“念桃食品”的厂房里,机器还在平稳运转,就像这对夫妻的事业和感情,在风雨中愈发坚定,朝着更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