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78章 商标意识,申请注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商标意识,申请注册

1982年的冬阳,暖得有些吝啬,透过县城集市的帆布棚,在苏念桃的小摊前投下一片细碎的光斑。她的“念桃小吃摊”已经在这儿摆了快两个月,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铺在案台上,上面整齐码着金黄的玉米饼、油亮的酱黄瓜、还有裹着芝麻的糖糕,都是她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忙活的成果。

“念桃,给我来两个玉米饼,再称半斤酱黄瓜!”熟客张大妈笑着掀开帆布帘进来,“你家这酱黄瓜,脆生生的,我家老头子顿顿都得就着吃,少一口都不乐意。”

“好嘞张大妈!”苏念桃手脚麻利地拿起油纸,包了两个热气腾腾的玉米饼,又从陶坛里夹出酱黄瓜,放在秤上称足了分量,“您拿好,刚出锅的玉米饼,还热乎着呢。”

张大妈接过东西,又忍不住念叨:“你这手艺真是没说的,就是可惜了,就这么个小摊。前两天我在西街看见个摊子,卖的酱黄瓜跟你家的长得差不多,也敢卖一个价,我尝了一口,又咸又涩,哪有你家的地道。”

苏念桃心里一动,这种情况她也遇见过两次。有个年轻媳妇总在她摊附近转悠,问东问西,没过几天就支起了摊子,卖的东西跟她这儿大同小异,只是味道差远了。当时她只觉得有点不舒服,却也没太当回事,想着自己的手艺好,客人自然能分辨。

可这会儿听张大妈这么一说,她心里忽然有点发沉。要是以后越来越多人模仿她的摊子,用相似的名字、相似的包装,客人难免会认错,到时候不仅影响生意,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口碑,说不定也会被这些仿冒的坏了。

正琢磨着,集市入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穿着干部服的人走了进来,领头的是街道办的王主任,手里拿着一摞宣传单,挨个儿给摊贩们分发。“大家停一停,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国家刚颁布了《商标法》,明年三月一号就正式实施了!”

摊贩们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王主任,啥是商标法啊?跟我们摆摊的有啥关系?”

王主任笑着解释:“简单说,商标就是你们的招牌!往后啊,你们的摊子、卖的东西,要是起了个名字,能去工商局注册成商标,那这个名字就受法律保护了,别人再想用就得经过你们同意,不然就是侵权,能告他!”

“侵权?还能告人?”有人觉得新鲜,“那注册个商标,就能把自己的招牌护住了?”

“可不是嘛!”王主任举着宣传单,“比如你家卖包子,注册了‘李记包子’的商标,别人就不能再用这名字卖包子了,这就是保护你们的品牌!现在改革开放,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有个注册商标,既能让客人记住你们,也能防止别人仿冒,多好的事!”

“品牌”这两个字,像一颗石子投进了苏念桃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她想起张大妈说的仿冒摊子,想起自己辛苦琢磨的配方、起的“念桃”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在家做吃食,到后来去集市摆摊,她一直用“念桃”当招牌,客人也都记着“念桃家的吃食”。要是能把“念桃”注册成商标,是不是就再也不用担心别人仿冒了?

王主任还在继续讲解,说注册商标需要准备营业执照、产品样品,还要填申请表,流程不算复杂,但得跑几趟工商局。苏念桃听得格外认真,把每一个步骤都记在心里,手里的宣传单被她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

收摊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苏念桃推着摊车,脚步比往常轻快了许多。寒风刮在脸上,她却不觉得冷,心里满是兴奋和期待。她隐隐觉得,王主任说的《商标法》,或许是她把生意做得更大的一个机会。以前她只想着把东西做好,能多赚点钱,可现在她明白,光有好手艺还不够,得把自己的招牌护好,才能走得更远。

回到家,苏念桃把摊车收拾好,立刻就想起了陆沉渊。陆沉渊在县城的机械厂上班,认识的人多,见识也广,说不定能帮她打听打听注册商标的具体流程。她找出纸笔,想写封信问问,又觉得有些急事,不如明天一早去县城找他。

第二天,苏念桃起了个大早,把家里的事交代给邻居帮忙照看,揣着仅有的几张零钱,就搭了村里去县城的拖拉机。到机械厂的时候,正好是上班时间,门口来来往往都是穿着工装的工人。她在传达室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见陆沉渊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念桃?你怎么来了?”陆沉渊看见她,有些意外,连忙停下车,“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出事,我找你有点事想问问。”苏念桃笑着迎上去,把昨天街道办宣传《商标法》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我想把‘念桃’注册成商标,可我不懂流程,也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你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

陆沉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是消息灵通,还想到了注册商标。这事儿是好事,《商标法》刚颁布,很多人还没这个意识,你早点注册,确实能保护自己的生意。”

他想了想,又说:“我有个同学在县工商局上班,负责的就是企业注册这块,我今晚下班就去找他问问,把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都问清楚,明天再告诉你。”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苏念桃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麻烦你跑一趟,实在过意不去。”

“跟我客气什么。”陆沉渊笑了笑,“你先别急,等我问清楚了,咱们再一步步来。对了,你现在有营业执照吗?注册商标,营业执照是必须的。”

苏念桃愣了一下:“营业执照?我就一个小摊,也需要这个吗?”

“当然需要。”陆沉渊解释道,“不管是小摊还是店铺,只要是做生意,都得有营业执照,这是合法经营的凭证,注册商标也得凭这个。你要是没有,得先去街道办或者工商局申请办理。”

苏念桃点点头:“我知道了,那我先去办营业执照。”

从机械厂出来,苏念桃直接去了街道办。负责办理营业执照的是个姓刘的大姐,听说她要办小摊的营业执照,很热情地给她讲解了流程:“你这种个体工商户,得先填个申请表,再找个担保人,提供摊位的租赁合同,就能办了,手续不复杂,大概一周就能下来。”

苏念桃一一记下来,又问清了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摊位租赁合同怎么弄。好在她的小摊是在集市上租的,摊主有正规的租赁手续,她只要去补签一份合同就行。担保人的话,村支书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她是村里的能人,支持她合法做生意。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桃一边忙着摆摊做生意,一边抽空办理营业执照的手续。她跑了集市管理处,补签了摊位租赁合同;又去大队部找村支书签了担保协议;最后把所有材料递交给街道办,就等着营业执照批下来。

这期间,陆沉渊也把注册商标的流程打听清楚了。他告诉苏念桃,注册商标需要准备营业执照副本、商标申请书、产品样品,还要设计一个商标图样,然后把这些材料递交给县工商局,由工商局审核后,再报给省工商局,最后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审批,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左右。

“一年这么久?”苏念桃有些惊讶。

“嗯,现在刚开始实施,流程可能慢一些,但只要提交了申请,在审核期间,别人就不能再注册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了。”陆沉渊安慰道,“你先把材料准备好,尤其是商标图样,得好好设计一下,要让人一眼就能记住,还得符合你的产品特点。”

苏念桃点点头,心里开始琢磨商标图样的事。她的招牌是“念桃”,自己的名字里也有个“桃”字,不如就用桃花做图案?桃花好看,又好记,还带着点亲切的感觉,再配上“念桃”两个字,应该挺合适的。

她没有学过画画,只能自己在纸上慢慢琢磨。先是画桃花,画了好几遍,不是花瓣太散,就是花枝太弯,总觉得不满意。后来她想起村里的桃树,春天开花的时候,都是五片花瓣,花枝细细的,带着点韧劲。她照着记忆里的样子,又画了一遍,这次终于觉得有点像样了。

然后是“念桃”两个字,她想写得好看点,就去找村小学的王老师帮忙。王老师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听说苏念桃要注册商标,王老师很支持,特意给她写了几种字体,有楷书,有行书,让她选。

苏念桃选了一种稍带圆润的楷书,觉得这种字体看着亲切,也符合她小吃摊的风格。她把王老师写的“念桃”二字剪下来,贴在自己画的桃花图案旁边,又用墨笔描了一遍,一个简单又别致的商标图样就做好了——一枝带着三片花瓣的桃花,旁边是“念桃”两个工整的大字,看着既朴素又有辨识度。

几天后,苏念桃的营业执照批下来了。红色的封皮,上面印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几个字,还有工商局的公章,看着格外正规。拿着营业执照,苏念桃心里满是欢喜,这意味着她的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是合法经营的个体户了。

陆沉渊也帮她准备好了商标申请书,按照工商局的要求,一笔一划地填好了所有信息,包括商标名称、使用商品类别(主要是糕点、咸菜、农副产品等)、申请人信息等等。

提交材料的那天,陆沉渊特意请了半天假,陪苏念桃一起去县工商局。工商局的办公大楼是一栋老旧的二层小楼,走廊里铺着水泥地,墙壁有些斑驳。负责接收材料的正是陆沉渊的同学,姓陈,很年轻,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陈哥,麻烦你了。”陆沉渊笑着打招呼。

“客气啥,这都是我该做的。”陈同志接过苏念桃递过来的材料,一一核对,“营业执照副本、申请书、商标图样、产品样品,都齐了。”

他拿起苏念桃设计的商标图样看了看,笑着说:“这个图样设计得不错,简单明了,还挺有特色,‘念桃’这个名字也挺好记的。”

苏念桃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没学过设计,就是自己瞎画的。”

“瞎画都能画这么好,很有天赋。”陈同志一边说着,一边把材料整理好,放进档案袋里,“材料我收下了,我们会尽快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报上去,到时候有消息了,我会通知你们的。”

“谢谢陈哥,麻烦你多费心了。”苏念桃连忙道谢。

“放心吧,按流程来就行。”陈同志拿出一张回执单,签上名字,递给苏念桃,“这是回执单,你收好,以后查询进度也能用。”

苏念桃小心翼翼地接过回执单,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像揣着一件稀世珍宝。走出工商局的大门,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看着手里的回执单,又想起自己设计的商标,心里充满了期待。

“这下就安心了。”陆沉渊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也替她高兴,“虽然要等一年才能批下来,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有了注册商标,你以后不管是摆摊还是开店,都有自己的品牌了。”

“嗯!”苏念桃用力点头,“我打算等开春了,把小摊扩大一点,再增加几种吃食,都用‘念桃’的招牌。等商标批下来,我还要把商标贴在包装上,让大家都知道‘念桃’的东西是正宗的!”

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以前她只想着能安稳过日子,能多赚点钱,可现在,她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把“念桃”这个品牌做起来,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吃食,让“念桃”成为大家信赖的招牌。

陆沉渊看着她意气风发的样子,心里也很感慨。从一开始那个被张家欺负、忍气吞声的姑娘,到现在能自己摆摊做生意、甚至有了商标意识的个体户,苏念桃的变化太大了。他相信,凭着她的聪明和勤奋,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两人并肩走在县城的街道上,路边的店铺里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播放着当下流行的歌曲。偶尔有骑自行车的人经过,车铃叮当作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中午我请你吃饭吧?”苏念桃忽然说,“谢谢你帮了我这么多,没有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理这些手续。”

“应该我请你才对。”陆沉渊笑着说,“庆祝你提交商标申请,也庆祝你拿到营业执照。前面有一家面馆,味道不错,我们去尝尝。”

苏念桃没有推辞,跟着陆沉渊走进了面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撒上葱花和香菜,香气扑鼻。苏念桃吃着面,心里觉得格外温暖。她知道,注册商标只是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扩大生意、改进产品、推广品牌,但她不再害怕。

她抬头看向窗外,街道上车水马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1982年的冬天,似乎也因为这新的希望,变得不再寒冷。她的“念桃”品牌之路,就从这个冬天,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