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161章 百年序章 品牌蓝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9年秋,京市国际会议中心的宴会厅里,鎏金吊灯折射出暖融融的光,映得满厅宾客的笑容愈发真切。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麦香与果甜,那是“念桃食品”标志性的味道——从1979年城南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作坊起,这味道便随着时代变迁,在无数人记忆里扎了根。

今天,是“念桃食品”创立五十周年的庆典发布会。

宴会厅入口处,一面长达十米的老照片墙格外引人注目。最左侧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扎着麻花辫的苏念桃站在挂着“念桃糕点铺”木牌的门前,笑容明亮得像雨后初晴的太阳,身旁的陆沉渊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眼神沉稳地望着镜头。照片顺着时间线依次排列:八十年代初第一家分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九十年代引入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剪彩瞬间,千禧年后产品走出国门的庆功宴,再到近些年数字化车间的全景图……一张张照片串联起五十年的风雨兼程,引得不少老顾客驻足轻叹,眼角泛起湿润。

“没想到一晃五十年了,我小时候跟着我妈排队买桃酥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牵着孙女的手,指着照片里苏念桃手工揉面的场景,声音里满是感慨。

“我可是吃着念桃的月饼长大的,现在我儿子结婚,喜饼都指定要他们家的。”旁边一位中年男士笑着补充,语气里满是信赖。

宾客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衣香鬓影间,既有鬓角染霜的老伙计,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既有合作多年的供应商,也有专程赶来的媒体记者。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宴会厅前方的主位,那里空着两个最显眼的座位,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念桃食品”的灵魂人物——创始人苏念桃和陆沉渊。

上午十点整,宴会厅内的灯光骤然暗了下来,只有舞台上的聚光灯亮得耀眼。伴随着轻快又不失庄重的音乐,主持人走上台,声音洪亮地说道:“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念桃食品’创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百年品牌战略发布会的现场!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薪火相传,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念桃食品’现任董事长,苏卫东先生!”

掌声雷动中,苏卫东稳步走上舞台。他今年已经五十八岁,身形挺拔,眉眼间依稀可见苏念桃的聪慧与陆沉渊的沉稳。一身深灰色西装衬得他愈发干练,接过话筒时,脸上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笑容:“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五十年前,我的母亲苏念桃和父亲陆沉渊,在一间小小的作坊里,靠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诚信经营的心,创办了‘念桃糕点铺’。从最初的几种糕点,到如今覆盖烘焙、糖果、休闲食品、预制菜等多个品类,产品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念桃食品’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位消费者的信任,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坚守,更离不开我的父母打下的坚实基础。”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苏卫东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台下,继续说道:“五十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今天,我代表‘念桃食品’,正式公布我们的‘百年品牌’发展规划。这份规划的核心,只有八个字——坚守传统,数字转型。”

话音刚落,舞台背景板上便出现了这八个醒目的大字。苏卫东抬手示意,背景板切换成了详细的规划蓝图:“首先是坚守传统工艺。我们将成立‘念桃传统工艺研究院’,将母亲留下的手工技艺、配方秘方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同时培养专业的传承人,确保每一款产品都保留着‘念桃’独有的味道和温度。比如我们的招牌桃酥,从选料到揉面,从烘烤到冷却,每一个环节都将严格遵循传统标准,绝不因为追求效率而简化流程。”

“其次是数字化转型。我们将投入巨资,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升级,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能让消费者通过扫码溯源,清楚了解每一款产品的生产过程,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苏卫东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有人点头称赞,觉得这是传统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也有人面露疑虑,小声议论道:“又是坚守传统又是数字化,这两者能兼顾吗?别到最后传统丢了,数字化也没做好。”

“就是啊,现在很多老品牌一搞数字化就变味了,希望念桃别步后尘。”

这些议论声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舞台侧面的休息室里。陆沉渊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闻言微微皱了皱眉。他今年已经八十一岁,头发早已全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依旧锐利。“这些顾虑也不是没道理,”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苏念桃,语气平和地说道,“卫东这孩子有想法、有魄力,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确实不好把握。”

苏念桃穿着一身素雅的真丝旗袍,领口绣着淡淡的桃花纹样,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细密的皱纹,却沉淀出温润从容的气质。她抬手轻轻拍了拍陆沉渊的手背,笑容淡然:“放心吧,卫东心里有数。咱们‘念桃’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不偏不倚、不忘初心。传统是根,数字化是翼,只有根扎得稳,翅膀才能飞得高。”

正说着,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孙媳妇林晚晴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走了进来。小男孩穿着一身小小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模样粉雕玉琢,正是苏念桃和陆沉渊的曾孙——苏承泽。

“奶奶,爷爷,该你们上台了。”林晚晴笑着说道,将苏承泽轻轻放在地上。

苏承泽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跑到苏念桃面前,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抱住她的腿,奶声奶气地喊道:“太奶奶,太爷爷!”

苏念桃的心瞬间被软化了,她弯腰将曾孙抱起,在他软乎乎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问道:“泽泽,待会儿跟太奶奶一起上台好不好?”

苏承泽眨了眨圆溜溜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抓住苏念桃的衣领,像只黏人的小考拉。

陆沉渊站起身,伸手扶住苏念桃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宠溺:“慢点,小心脚下。”

两人相携着走出休息室,当他们出现在宴会厅入口时,原本喧闹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望着这对传奇夫妇——正是他们,用五十年的坚守,书写了一个民营品牌的传奇。

苏念桃抱着曾孙,在陆沉渊的陪伴下,缓缓走向舞台。她的步伐不算矫健,却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眼神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走到舞台中央,苏卫东连忙迎上来,接过话筒,恭敬地说道:“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念桃食品’的创始人,我的母亲苏念桃女士,父亲陆沉渊先生!”

掌声再次响彻全场,苏念桃轻轻拍了拍曾孙的后背,示意他别怕,然后接过话筒,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苏念桃,‘念桃食品’的创始人。”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不少老员工红了眼眶。当年那个在作坊里起早贪黑的年轻姑娘,如今已经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但她的声音,依旧像五十年前那样,充满了真诚与坚定。

“五十年前,我和沉渊创办‘念桃糕点铺’,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吃上一口用料实在、味道纯正的糕点。”苏念桃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像是在与五十年的岁月对话,“那时候条件苦,没有先进的设备,所有的糕点都是我和沉渊亲手做的。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和面,晚上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累吗?真累。但每当看到顾客吃完糕点后满足的笑容,听到他们说‘好吃’,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五十年来,‘念桃’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间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每一位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更离不开我身边这位老伴的陪伴与扶持。”苏念桃转头看向陆沉渊,眼神里满是温情。陆沉渊也看着她,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有相濡以沫的深情,也有共同奋斗的骄傲。

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和掌声,不少夫妻相视一笑,被这真挚的情感所打动。

“刚才卫东公布了‘念桃’的百年品牌规划,坚守传统工艺,推进数字化转型。有人问我,这两者会不会矛盾?”苏念桃顿了顿,目光变得愈发坚定,“我想说,不矛盾。传统工艺是‘念桃’的根,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的桃酥为什么好吃?因为我们用的是最纯正的原料,遵循的是最传统的配比,保留的是最本真的味道。这些,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丢的。”

“而数字化转型,是为了让这个根扎得更深、长得更壮。”她继续说道,“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控原料的品质,更精准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更快捷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这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升级。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吃到‘念桃’的好味道,让‘念桃’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说到这里,苏念桃低下头,看着怀里的曾孙苏承泽,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他的小脸蛋,声音变得格外温柔:“泽泽,告诉太奶奶,你喜欢吃太奶奶做的桃酥吗?”

苏承泽眨了眨眼,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地说道:“喜欢!甜甜的,香香的!”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苏念桃脸上的笑容愈发温柔,她握着曾孙胖乎乎的小手,缓缓举起,对着全场宾客说道:“各位,这是我的曾孙,苏承泽。他是‘念桃’的第四代,也是我们百年品牌的希望。在这里,我想对泽泽说,也想对所有‘念桃’人说——守住品质,就是守住根。只要我们守住了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念桃’就永远有生命力,就能在岁月的长河中,走得更远、更稳。”

“守住品质,就是守住根!”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所有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台下的掌声再次爆发,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持久。不少员工热泪盈眶,用力地鼓着掌,心中默念着这句话,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苏卫东站在一旁,看着母亲的身影,眼中满是敬佩与感动。他知道,母亲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念桃”过去五十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百年的期许,将成为“念桃”最核心的品牌理念,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念桃”人前行。

陆沉渊走到苏念桃身边,轻轻握住她的另一只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默契与欣慰。五十年的风雨同舟,五十年的携手并进,他们不仅打造了一个成功的品牌,更经营了一个和睦的家庭。如今,子女成才,孙辈孝顺,曾孙绕膝,事业后继有人,人生圆满,莫过于此。

就在这时,宴会厅的角落里,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悄悄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出去,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短信内容很简单:“苏念桃强调坚守传统,数字化转型恐成空谈,可伺机而动。”

发送完毕后,男人收起手机,若无其事地融入人群,目光却始终紧盯着舞台上的苏念桃一家,眼神中闪过一丝算计。

舞台上,苏念桃抱着曾孙,陆沉渊站在身旁,苏卫东和其他子女、孙辈也纷纷走上台,一家人站在一起,对着台下的宾客深深鞠躬。聚光灯下,这一大家子的身影格外温暖,构成了一幅“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的美好画卷。

“念桃食品”的五十年庆典圆满落幕,但它的百年品牌之路,才刚刚开启。坚守传统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命题,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都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苏念桃知道,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守住品质的根,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走不通的路。

她低头看着怀里的苏承泽,小家伙正好奇地张望着台下,小脸上满是懵懂与好奇。苏念桃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心中默念:“孩子,未来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记住,守住品质,就是守住‘念桃’的根,守住我们一家人的初心。”

陆沉渊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思,轻轻握紧了她的手。苏念桃转头看向他,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坚定。

百年序章,已然开启。属于“念桃食品”的传奇,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