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第7章 明察暗访商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那夜朱高燧神秘现身之后,朱高晟的心头仿佛压上了一块无形的巨石。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处怎样的旋涡之中,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畏缩不前,反而将这份压力转化为更深的谋划。他深知,要想在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暴中立足,甚至反击,钱和粮是重中之重,而商业,则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最佳途径(在系统工业革命见效之前)。

于是,在北上的路上,他多了一项“爱好”——逛市集。

每当车队经过稍大一些的州府县城,需要进城补给时,朱高晟便会显得“兴奋”起来,吵嚷着要下去“透透气”、“见识见识北地风光”、“买些南京没有的新奇玩意”。

这一日,车队进入了济南府。作为山东首府,济南城颇为繁华,人流如织。

“小柱子!快,跟本王去逛逛这济南府的大街!”朱高晟一下马车,就迫不及待地喊道,脸上写满了“好奇”与“败家”的欲望。

长史一脸无奈,连忙劝阻:“殿下,此地人多眼杂,龙蛇混杂,安全为重啊!您需要什么,吩咐下人去采买便是……”

“那多没意思!”朱高晟一甩袖子,不满道,“自己逛才有乐趣!王锐!带你的人跟着,保护好本王!要是让本王扫了兴,回头扣你们饷银!”他故意对王锐呼来喝去。

王锐面无表情地拱手:“卑职遵命。”心中却鄙夷更甚:果然是纨绔子弟,死到临头还不忘享乐。他挥手示意,一队锦衣卫高手立刻散开,隐隐将朱高晟护在中间,同时也将他的行踪完全纳入监控。

朱高晟仿佛毫无察觉,兴致勃勃地扎进了济南城最繁华的市集。

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表现得就像一个对什么都好奇的土包子王爷。 “咦?这辽东来的老山参怎么卖?” “这皮毛不错啊,是塞外的吧?” “这陶瓷看着粗糙,为何价格不菲?哦?是钧窑的?有什么讲究?” “这粗布多少钱一匹?细布呢?南边的丝绸运到这里差价多少?”

他问的问题天马行空,时而显得极其外行(问人参年份),时而又似乎切中要害(问物流差价)。他有时会大手大脚地买下一堆看似无用的“破烂”(比如一些奇特的矿石样本、手工拙劣的农具),有时又会为了几个铜板跟小贩斤斤计较,演技逼真,毫无破绽。

跟在他身后的小柱子负责付钱和拿东西,累得满头大汗,心中却隐隐觉得,殿下问的这些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

王锐和他的手下则忠实地记录着:“晟王于济南市集,流连于珠宝、皮货、药材摊位,挥金如土,购得无用之物若干……曾与布商交谈,询问江南丝绸价格,似有奢侈之意……为三文钱与一老农争执良久,吝啬可见一斑……”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荒唐、奢侈又吝啬、行为矛盾的王爷。

但他们看不到的是,朱高晟那看似漫无目的的闲逛和询问背后,一个现代cEo的商业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 信息流:他通过询问价格,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一条从南到北的物资价格曲线,清晰地看到了物流成本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运河!未来必须充分利用运河!他发现北方市集上销售的商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为主,高附加值的精美手工业品大多来自南方,且价格昂贵。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交易多以铜钱和白银为主,笨重且不便。银票业务似乎只在少数大商号间流通。金融!这是一个空白领域!他还注意到许多手工业者技艺精湛,但却局限于家庭作坊模式,效率低下。他看到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的潜力。特意打听各地矿产、特产,默默记下那些目前未被重视却极具战略价值的资源点(如煤矿、高品质石灰石等)。

在一家铁匠铺前,他停留的时间格外长。他看着铁匠挥汗如雨地锻造一把农具,效率低下,且铁质看起来相当普通。

“老板,你这铁料从哪里进的?价格如何?”朱高晟状似随意地问道。 铁匠见他是贵人,不敢怠慢,叹了口气道:“回贵人,都是从官营的铁矿场买的,价格不便宜,而且好铁料难求啊,都被官府和军队优先调走了。”

朱高晟点了点头,心中了然。钢铁是工业的骨骼,目前的生产能力和质量都远远不够。他的优质钢铁冶炼法,将是打破这一瓶颈的利器。

他又“随手”买了几件看起来制作精良的铁器(实则是样本),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一趟市集逛下来,朱高晟花出去的银子不多,但脑海中未来的商业帝国蓝图却又清晰了几分。他已经初步摸清了这个时代经济的脉搏,找到了数个可以快速切入的利润点和发展方向还好之前有看一些番茄小网红的文章,小破站没有白刷!

回到驿馆,他立刻躲进房间,拿出纸笔(毛笔用不惯,他用自制的炭笔),凭借记忆将今日所见所闻的关键信息、价格数据、资源点快速记录下来。这些,都将是他未来制定政策的宝贵依据。

王锐将今日的监视报告封存,准备发出。他坚信,这位王爷的荒唐行为,足以让京中的陛下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