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第31章 谜底出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一天天过去,对卜士仁、于谦、钱谷三人的监视与试探从未停止。然而,结果却让朱高晟和孙百户、王瑾都感到愈发困惑。

这三个人,太“干净”了,能力也太突出了。 于谦将工坊管理得井井有条,效率显着提升,且对孙百户安排的“利诱”毫不动心,一切按规矩办事。 钱谷很快理清了王府混乱的账目,制定了清晰的收支制度,甚至开辟了几个新的小额税源,对“难题”处理得又快又妥帖,毫无破绽。 卜士仁则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提供的几条关于如何应对朝廷、如何处理与周边卫所关系的建议,都极高明且看似完全站在天津卫的利益角度。

他们勤勉办公,私下交往简单,几乎不与外界联系,对朱高晟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恭敬与辅佐之心。

完美的下属,却让朱高晟寝食难安。他绝不相信世上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和如此巧合的“雪中送炭”。越是完美,他越是怀疑这是父皇或者其他对手布下的、更高明的棋子,其目的或许是为了在自己真正放松警惕时,给予致命一击。

就在他几乎要按捺不住,考虑是否要用更激烈的手段(比如说把他们全部严刑逼供,然后再把他们杀掉)来揭开谜底时,孙百户在一个深夜,神色无比凝重地带来了一件东西——一封没有署名、火漆封印却带着一个奇特莲花纹路的信函。

“殿下,此信是通过四海商行最高等级的密线送来的,送信人放下信便消失无踪。线报称,对方身手极高,似宫中高手。”孙百户低声道。

朱高晟心中一动,接过信函。那莲花纹路的火漆,他隐约觉得有些眼熟。他小心地拆开,里面只有薄薄一页纸,字迹苍劲而飘逸,用的是一种罕见的隐语和典故。

信的内容不长,却如同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闻津门之地,有潜龙蛰伏,晒白盐于海隅,种嘉禾于荒坡,铸利刃于九地,纳百工于麾下。甚善。” “然龙潜于渊,非无爪牙之利,需有腾云之谋。今赠三士,一者善谋全局,明察秋毫;一者精于工械,固本培元;一者长于理财,充盈府库。此皆干才,可助殿下成就非常之功。” “彼等皆乃心系苍生、厌弃朝堂倾轧之贤达,慕殿下之志而来,勿疑勿虑,善用之即可。” “世事如棋,落子无悔。望殿下勿忘初心,善保其身,以待天时。”

没有署名。但信纸的右下角,用一个极淡的墨迹,画着一个简略的“橐”字图案!

看到这个图案的瞬间,朱高晟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呼吸都为之停滞!

这个图案,他小时候见过!在母亲徐皇后的宫中,有一次母亲与一位前来探望的黑衣僧人对弈,那僧人的袖口内侧,便绣着这个独特的“橐”字纹!母亲私下告诉他,这是姚广孝大师的自喻,“橐龠”之意,喻指其如风箱般鼓动风云,却自身虚静!

姚广孝! 竟然是姚广孝!

这位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传说是纵横家最后的传人,当今父皇最信任的谋士和好友,深居简出、如同帝国阴影般的黑衣宰相,竟然是他一直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无数疑惑的豁然开朗! 是了!只有姚广孝,才有如此能量和眼光,能精准地找到这些不得志的大才,并能说服他们甘冒奇险来投靠自己这个“落魄”藩王! 也只有姚广孝,才能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天津卫的一举一动!他的暗卫或许能查到表面,但绝不可能如此精准地点出“晒白盐”、“种嘉禾”、“铸利刃”这些核心机密!

朱高晟缓缓坐回椅子上,手中信纸微微颤抖。他不是没想过姚广孝,但一直觉得这位大师超然物外,与自己并无交集。为何他要如此相助?

信中的话语在他脑中回荡:“心系苍生”、“厌弃朝堂倾轧”、“慕殿下之志”……姚广孝看到了自己的“志”?是什么志?是自保之志,还是……他看到了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某种潜力?

“殿下?”孙百户见朱高晟神色变幻不定,担忧地问道。

朱高晟深吸一口气,将信纸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传令下去,解除对卜、于、钱三位先生的一切监视和试探。从今日起,他们是我天津卫真正的核心支柱,享有与你们同等的信任和权限。”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

孙百户虽不明所以,但毫不犹豫地领命:“是!”

虽然最大的疑惑得以解开,但朱高晟的心中却涌起了更深的波澜。姚广孝的插手,将他和整个天津卫,都纳入了一个更大、更深的棋局之中。

这位黑衣宰相,究竟在下怎样的一盘大棋?而他朱高晟,在这盘棋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