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第235章 万民铺路送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大的授勋阅兵典礼,如同一场席卷草原的飓风,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后,终于落下了帷幕。硝烟散尽,荣耀加身,但帝国的车轮依旧需要向前转动。

校场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各部军队开始有序撤回自己的营区,准备后续的休整乃至班师事宜。而朱高晟,也到了必须履行诺言,提前返回京城的时刻。

朱棣虽然没有再催促,但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和之前“事了立刻滚回南京”的严令,犹在耳边。朱高晟知道,父皇能容忍他一次次“得寸进尺”,已是天大的恩宠和信任,自己绝不能恃宠而骄,挑战帝王的底线。更何况,京城之中,还有更多需要他回去布局、推动的事情。

韩固等人早已将行装打理完毕,护送的精锐骑兵也已整装待发。晨光熹微中,朱高晟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曾经浴血奋战、也见证了他播撒下无数变革种子的漠北草原,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空气,翻身上马。

“出发,回京。”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

队伍缓缓启程,向着南方的官道而行。朱高晟以为,这将是一次安静的、甚至可能有些落寞的离别。然而,他远远低估了他在此地所做的一切,在那些看似普通的部落牧民和底层士卒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波澜。

当朱高晟的队伍刚刚驶出明军大营辕门,踏入那片广袤的、连接着各个归附部落的草原时,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和他身后的所有护卫、随从,都瞬间勒住了马缰,震撼得无以复加!

只见前方,那原本只是被车马行人自然踩踏出来的、有些杂乱坎坷的草原道路上,一夜之间,竟然出现了一条由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头精心铺就、蜿蜒向前的新路!

这石路并非官道那般平整宽阔,石块也形状各异,颜色斑驳,但它们被紧密地拼接在一起,清晰地标示出了道路的走向,将坑洼处填平,泥泞处垫硬。阳光洒在那些带着露水的石头上,反射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一条闪烁着星光的银河,坠落在这片绿色的草原上。

而更让人心灵震颤的,是道路的两侧。

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不仅仅是人,还有他们牵着的牛羊,抱着的孩子,扶着的老人。他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虽然依旧朴素,甚至打着补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洗得干干净净,眼神清澈而专注。

朱高晟一眼望去,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有巴尔虎部落的巴图老人,他带着全族的青壮和老弱,静静地站在路边,手中捧着洁白的哈达。

有那些曾经在伤兵营里,被他发放银两、许下承诺而重燃希望的伤残士兵,他们哪怕拄着拐杖,被同袍搀扶着,也坚持站在了这里。

有曾经接受过“赤脚医生”救治,摆脱了病痛折磨的牧民妇女和孩童,她们手中捧着还带着露水的野花,或是自家攒下的、舍不得吃的奶疙瘩。

有那些参与了“团结之路”铺设,手上可能还带着磨破伤痕的普通牧民。

还有更多他叫不出名字,但眼神中充满了同样真挚情感的部落民众和明军底层士卒。

他们从明军大营外,一直沿着这条新铺的石路,蔓延向远方的地平线,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没有人喧哗,没有人拥挤,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支即将南归的队伍,聚焦在队伍最前方那个骑着白色骏马的年轻亲王身上。

当朱高晟的身影出现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晟王殿下!”

“殿下千岁!”

下一刻,如同积蓄了许久的力量猛然爆发,震天动地的呼喊声,如同海啸般从道路两侧汹涌而起!

“恭送殿下!”

“殿下保重!”

“长生天保佑殿下!”

“大明万胜!殿下千岁!”

呼喊声中,夹杂着哽咽,夹杂着最朴素的祝福。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跪拜下去,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崇敬。他们用这种最原始、最真诚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给予他们新生、尊严和希望的王爷的无比爱戴。

随行的明军将领和官员们,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万民自发相送,甚至一夜之间为其铺就一条石路!这需要何等巨大的感召力和民心所向?!他们看着道路两侧那无边无际的人潮,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发自肺腑的呼喊,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眶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他们为大明的强盛而自豪,更为能有这样一位深得民心的亲王而激动!

韩固等贴身护卫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与有荣焉!

朱高晟骑在马上,看着眼前这浩瀚如海的真情,看着那条由万千民众亲手、用一颗颗朴实无华的石子为他铺就的道路,听着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不带任何杂质的美好祝愿,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酸涩、感动、还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如同火山般在胸中喷发,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心理防线。

他的视线再次模糊了。

他缓缓抬起手,向着道路两侧那无数张真诚的面孔,用力地挥舞着。他没有说什么“平身”、“免礼”之类的话,因为此刻,任何官方的辞令都显得如此苍白和不合时宜。他只是用这种方式,回应着这份沉甸甸的情谊。

【多么可爱的人啊……多么可爱的部落,多么可爱的中华民族的百姓们!】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泪水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马鞍上,【他们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口饱饭,一件暖衣,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一个能讲道理、能给条活路的官府,一份作为“人”最基本的尊严和安全!】

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飞向了历史的纵深处。【可偏偏……历朝历代,有多少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贪婪无度的商人、盘踞地方的既得利益集团,像吸血的水蛭一样,不断地压榨着他们,剥夺着他们这最基本的需求!让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卖儿鬻女,甚至揭竿而起!中原如此,草原亦如此!那些部落头人、瓦剌贵族,何尝不也是趴在底层牧民身上吸血的蛀虫?!】

看着眼前这些因为他推行了“草原承包”、分发了牛羊铁器、派来了医生教师、承诺了公平税赋,就对他感恩戴德、恨不得掏心掏肺的淳朴牧民,朱高晟的心中,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定下来!

【我要改变这一切!】他在灵魂深处发出誓言,【不仅要改变草原,更要改变整个大明!我要对抗的,就是那些未来可能出现的、试图垄断利益、阻碍进步、继续压榨百姓的所谓“经商集团”、“士绅集团”乃至朝堂上的保守势力!】

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大胆的政治蓝图,在他脑海中疯狂勾勒、完善。

【君主立宪……对!就是君主立宪!】他想起了之前萌生的念头,此刻变得更加坚定和具体。【除了军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其他的权力,行政权、立法权(参议权)、司法权……都可以,也应该缓慢地、有步骤地放下!交给专业的文官集团,交给能够代表民意的机构去运作!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和军队的最高统帅,超脱于日常政务之外,更能保证公正,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但是,这一切有一个绝对的前提!一个他必须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点,大明的商税,必须超过农税! 国库的收入,不能再依赖于从农民那本就干瘪的口袋里抠出来的那点粮食!】他的眼神锐利起来,【我要像后世那个伟大的国家、那群可爱的领导者所做的那样, eventually, 彻底免除农业税!让天下的农民,不再背负沉重的赋税枷锁!让耕者有其田,食者有其饱!】

他知道,这条路布满荆棘,会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甚至会面临难以想象的反扑。但看着眼前这万民铺路相送的场景,感受着那如同实质般的赤诚之心,他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民心可用!民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他擦去脸上的泪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草原的百姓能以赤诚待我,待大明,我朱高晟,又岂能辜负这片赤诚?!这改革的刀,不仅要挥向敌人,更要挥向帝国肌体内部的顽疾!为了这些可爱的人,为了华夏的未来,我愿做这个执刀人,哪怕……万劫不复!】

队伍在万千民众的簇拥和注视下,缓缓行驶在那条特殊的石路上。速度很慢,因为不断有牧民捧着哈达、奶食、甚至是他们认为最珍贵的物品,想要献给朱高晟。他都一一含笑接过,交给身后的随从,并温言抚慰。

他看到了那个曾经想为哥哥报仇、最终却选择效忠大明的少年巴特,他穿着自己最好的皮袍,用力地向朱高晟挥舞着手臂,眼中充满了崇拜与不舍。

他看到了那位其木格老妇,她拉着小孙子,颤巍巍地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挂在了朱高晟的马鞍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长生天的保佑。

他看到了那些伤兵,他们努力挺直残缺的身躯,向他行着蹩脚却无比郑重的军礼。

每前进一段,朱高晟都忍不住回头望去。那条由民心铺就的石路,那些久久不愿散去、依旧在奋力挥手的身影,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他知道,这条石路,不仅仅是一条方便通行的道路,更是连接大明与草原、连接他与北疆万民的心路。它象征着归附,象征着认同,更象征着他朱高晟在此地播下的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并开始发芽。

他也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不再仅仅是个人的野心或皇室的荣耀,更是这万千黎民百姓的期盼与未来!

“走吧。”他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承载了太多记忆和情感的草原,轻声对韩固说道。

队伍终于加速,沿着那条星光闪烁的石路,向着南方,向着帝国的中心,疾驰而去。

身后,是无数依旧在眺望、在祝福的目光,以及那条横亘在草原上、象征着团结与希望的崭新道路。

身前,是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却也注定更加艰难的改革之路。

朱高晟的心中,没有了离愁别绪,只剩下无比的坚定与一往无前的决心。他将带着北疆万民的赤诚,返回那座权力的中心,去践行他的承诺,去开创一个他理想中的、能够让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永乐新章!

而这片草原,这座即将竖起的巨大丰碑,这条由民心铺就的道路,以及那些被唤醒的军魂与民心,都将成为他未来道路上,最坚实、最温暖的后盾,与最明亮的指路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