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章:伤兵营的温情

帮源深处,有一片相对干燥、通风的区域,用简陋的布幔和草席隔出了十几个空间。这里没有议事厅的紧张肃杀,也没有练兵场的喊杀震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和隐约的血腥气,间或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呻吟。这里,是天策府的伤兵营。

虽然夜袭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但在此之前的突围、遭遇战,以及平日里的操练意外,仍让营中躺着数十名伤员。他们的存在,是这场抗争残酷一面的真实写照,也是天策府这个新生集体必须直面和担当的责任。

邵仙英在核对完物资账目、安排好夜宵后,并未直接休息。她习惯性地提起一个装满干净布条、清水和一小罐珍贵金疮药的藤篮,对值守的侍女轻声吩咐了几句,便朝着伤兵营走去。这是她每日必行的功课,风雨无阻。

掀开作为门帘的粗布,伤兵营内的景象映入眼帘。光线昏暗,只有几盏油灯提供着微弱照明。伤员们或躺或坐,有的昏睡,有的睁着眼望着洞顶发呆,有的则因疼痛而眉头紧锁。几位懂些草药、自愿前来帮忙的妇人,正轻手轻脚地为伤员换药、擦拭身体。

邵仙英的到来,如同一阵暖风,让原本有些沉闷压抑的气氛悄然松动。

“夫人来了。”一位正在给年轻伤兵喂水的老妇人抬起头,露出淳朴的笑容。

“夫人……”

“邵夫人……”

伤员们纷纷挣扎着想坐起来行礼,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和尊敬。在这些浴血奋战的汉子心中,这位端庄娴静、不辞辛劳的主母,是如同菩萨般的存在。

“快躺好,不必多礼。”邵仙英连忙快步上前,声音温柔而坚定,伸手虚按,示意大家安心休养。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得过分沉重而增加伤员的心理负担,也不显得轻慢,那笑容里有真诚的关怀,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

她首先走向最里面一个床位。那里躺着一个伤势最重的汉子,名叫李铁柱,是在之前一次阻击官军的战斗中,为保护同伴,胸口中了一箭,箭头虽已取出,但伤口反复化脓,高烧不退,时常陷入昏迷。

邵仙英在李铁柱床边坐下,仔细查看他的脸色。那汉子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呼吸微弱。她轻轻探了探他的额头,依旧烫得吓人。她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铁柱今天怎么样?”她轻声问旁边负责照料的一位大嫂。

“回夫人,还是老样子,时醒时睡,喂进去的药汤,又吐出来大半。”大嫂叹了口气,“这烧再不退,怕是……”

邵仙英沉默片刻,从藤篮里取出干净布条,蘸了清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李铁柱干裂的嘴唇和额头的虚汗。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然后,她打开那罐金疮药,这药所剩不多,气味辛辣,却是目前最有效的消炎生肌之药。她用竹片剜出少许,准备为他换药。

就在这时,李铁柱似乎被惊动,眼皮颤动了几下,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模糊的视线中,他看到了一张温柔而关切的脸庞。

“圣……圣公……”他神志不清地喃喃道,声音细若游丝。

邵仙英心中一酸,知道他是将自己错认成了方腊,或许在他濒危的意识里,最记挂的依旧是那位带领他们奋战的领袖。她没有纠正,只是将声音放得更柔,俯身在他耳边轻声却清晰地说:“铁柱兄弟,圣公知道你立了大功,让我来看你。你好生养着,天策府需要你这样的好汉子,大家都盼着你快点好起来。”

她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李铁柱浑浊的眼神似乎清明了一瞬,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最终又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但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些许。

邵仙英仔细地为他清洗伤口,换上新的草药。那伤口狰狞可怖,脓血混合,但她没有丝毫嫌弃和畏惧,动作稳定而专注。周围几个伤势较轻的伤员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眼眶都有些发红。在这个缺医少药、命如草芥的乱世,一位身份尊贵的主母亲自为普通士卒清洗脓疮、换药安慰,这份温情,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更能打动人心。

为李铁柱处理完,邵仙英又走向下一个伤员。这是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后生,名叫狗娃,是在操练时不小心被同伴的木枪刺中了胳膊,伤口不深,但有些发炎。

“夫人……”狗娃见到邵仙英,有些腼腆和紧张。

“别动,我看看伤口。”邵仙英温和地笑着,检查了他的伤势,见已开始结痂,满意地点点头,“恢复得不错,年轻人就是底子好。不过还是要小心,别碰水,按时换药。”

她从藤篮里拿出一个用干净树叶包着的东西,递给狗娃:“给,这是今天分粮时剩下的一点饴糖,吃了甜甜嘴,伤口好得快。”

狗娃受宠若惊地接过,黑黝黝的脸上泛起红晕,笨拙地连声道谢:“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邵仙英摸摸他的头,像对待自己的子侄:“好好养伤,养好了身子,才能继续跟着圣公杀敌,保护咱们天策府。”

她又走向一位因腿伤无法动弹的老兵,听他絮絮叨叨地讲述家乡的往事和对方腊的敬佩;为一位伤口疼痛难忍的汉子,轻声哼唱起一首不知名的、旋律舒缓的江南小调;将最后一点干净的布条分给需要的人……

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最朴素的行动,传递着一种信念:在这里,在天策府,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会被铭记。伤兵营不再是等死的角落,而是充满希望和温情的港湾。

当她终于处理完所有伤员,准备离开时,伤兵营里的气氛已然不同。呻吟声似乎轻了,人们的脸上多了几分生气和光彩。那位照料李铁柱的大嫂送她到门口,抹着眼泪说:“夫人,您真是活菩萨……有您在,兄弟们心里踏实。”

邵仙英摇摇头,认真地说:“嫂子言重了,真正辛苦的是你们这些日夜照料的姐妹,还有这些为国流血的弟兄。我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

她走出伤兵营,深深吸了一口洞内微凉的空气,虽然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一种踏实的力量。她知道,这些温情或许无法立刻转化为战斗力,但它所凝聚的人心,所铸就的归属感,将是天策府面对未来狂风暴雨时,最坚韧的铠甲。

这份弥漫在伤兵营的温情,如同黑暗中的烛火,虽不耀眼,却足以照亮人心,温暖这乱世中的一片小小天地。它无声地诉说着,方腊所追求的霸业,并非只有冰冷的杀伐,更有着对生命的尊重与人性的光辉。而这,正是天策府区别于其他割据势力的根本所在。